王志球


本周二,衛士通(002268)發布公告稱,因三十所根據國家政策要求,將對安全保密產品的技術體制進行升級換代,決定暫停現有部分安全保密產品的研制和生產。與此同時,公司對2012年全年的業績向下修正,預計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50%-90%。本周前后四個交易日,股價暴跌19.15%,投資者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然而,自去年底以來,公司高管陸續辭職、二股東多次在高位精準減持,讓背后的一切看起來迷霧重重。
高管頻繁離職
記者發現,自去年底以來,公司的高管團隊大換血,頻率之高令人咋舌(參見表1)。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高管這么頻繁的辭職顯然是不正常的表現,在上市公司中也較為罕見。為此,記者采訪了公司的董秘兼副總經理胡凱春,其表示,“這是公司與集團的正常人事變動。”顯然,這個解釋很難讓投資者信服。一位深圳本地的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公司高管辭職大致有三個原因:一是出于業務調整、二是業績考核不過關、三是為了拋售股票套現。特別的是,董事長黃月江上任不到一年時間就匆匆離任,讓人實在看不懂。
那背后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也許只有當事人最清楚。
二股東多次精準減持
成都新興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興創投”)成立于2000年,早在2001年即通過受讓公司若干自然人的股份入公司,后經分紅擴股,在上市前,持有衛士通1.77億股,占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35.31%,居第二大股東之位。限售股解禁后,新興創投開始不斷減持,至今只剩下888.30萬股,幾乎將衛士通當成了提款機。
誠然,PE在上市后退出是正常事情,但綜觀新興創投的減持,手段之高明讓人嘆為觀止。
公告顯示,新興創投在2009年8月11日至2010年10月份27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545.8萬股,幾乎是在衛士通股價歷史新高附近。
2011年11月4日、16日新興創投通過大宗交易再次減持1500多萬股;2012年2月16日,趕在年報披露前再次減持863萬股,兩次均有當年業績預增的利好消息作背景。
2012年2月-10月,新興創投通過集中競價減持了237.7萬股,減持均價為15.76元。從減持價可以看到,其減持時間點應該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完全避開了10月23日以來的斷崖式下跌,時間點拿捏得非常精準。
胡凱春表示,“這是成都新興創投的事,與我們毫無關系。”但新興創投這么多次都能夠減持得恰到好處,恐怕難以用“運氣”來解釋了。
風險提示不到位
衛士通11月24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近期三十所相關產品重大調整,涉密集成業務因部分客戶對信息安全的特殊要求,將導這一塊業務中部分產品無法提供。由于衛士通該部分業務在2011實現凈利潤占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的45%左右,對衛士通當年業績影響比較大。
然而,盡管公司對這一業務依賴度很高,但記者卻發現,從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到近期各年度的年報、季報,衛士通從未提示過這方面的風險。胡凱春告訴記者,“業務調整是集團公司經過討論決定的。”話雖如此,但突如期來的變更令投資者措手不及,股價短期內斷崖式跳水所帶來的損失更是無法挽回的。
魏先生是一位價值投資者,今年初買入了衛士通,理由是產品獨特、過去兩年業績不錯。然而,由于公司業務調整致業績突然變臉,股價暴跌,被深度套牢,其憤憤不平地對本刊表示:“公司也許早有準備,管理層走人、成都新興創業投資好早就在跑路了,只是我們可憐的散戶被蒙在鼓里。”
除了魏先生等一干散戶要蒙受巨大損失以外,置身其中的機構也在劫難逃。三季報數據顯示,泰康人壽、中國人民財產保險、中國人壽保險、長信銀利精選選證券投資基金、普利宏銘1號(私募)分別持有791.08萬股、392.84萬股、293.00萬股、236.99萬股,上述機構如果沒有在11月24日減持的話,將會面臨30%左右的虧損。
未來何去何從
衛士通號稱“中國信息安全第一股”,專業從事信息安全產品研制、生產及銷售,產品線覆蓋數據安全、網絡安全、應用安全、安全平臺等類別,提供包括認證、授權、加密、證書及密鑰管理、防火墻、VPN、UTM、統一安管平臺(SOC)、安全存儲、綜合安全防擴系統等。從2011年公司年報來看,安全集成與服務收入占主營業務總收入的比例高達30.49%(參見表2):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
現在,安全集成與服務業務沒有了,如同斷了一條胳膊。有什么辦法彌補這個空缺呢?公司表示未來將積極開拓市場,加大自主新產品研發投入,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但對于具體有什么補救措施,公司方面卻不能給出一個明確說法,讓市場感到十分困惑。
以上幾個方面表明,公司產品結構突然調整從而引起業績變臉也許并不像公司所表述的那么簡單,這從高管頻繁離職以及成都新興創投的精準減持可見一斑。這到底是不是衛士通走向衰落的轉折點呢?也許需要時間來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