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翊

在估值壓力特別是在大非解禁高峰即將來臨的背景下,創業板指數在短短一個月左右從720點跌到600點這一歷史新低附近。由于創業板估值較滬深300仍然高企,而離明年1月大非的解禁高峰越來越近,在現價仍然獲利不少的背景下,部分大股東選擇瘋狂拋售相關股票,而部分前期參與創業板投資的投資者明知道大非解禁后會出現大跌,都愿意先賣出股票,等待大非拋股時逢低再買回,這就會造成可怕的多殺多。同時,創業板股票的下跌又帶領其它指數下跌,成為壓垮滬指2000點的最后一根稻草,2000點恐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壓力區。現在離明年1月還有一個月時間,創業板近期仍有一定的下跌壓力。
從股東逐利邏輯來看,除了包裝上市和高價發行之外,控股股東拋售籌碼也成為讓投資者擔心的事情。從小非解禁之后的走勢來看,創業板原始股股東根本不會考慮股價是否已經遠遠低于發行價格、上市公司業績是否看起來較好,大家都只有一個想法,即賣出股票兌現。甚至上市公司高管不惜辭職也要賣股,這種決心和動力已經超越了任何力量,所以投資者有理由相信,大非一旦能夠減持,選擇的只是減持的節奏和渠道,而減持是肯定的。
從近期的市場統計看,雖有首批上市已屆三年的公司大股東勉為其難地承諾將可以解禁的股份鎖定期延長至年底,11至12月的解禁壓力有所緩和,但明年一月的解禁市值將大幅上升到417億元(見下圖)。市場對這種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并不認可,也就并不認為這是個多大的利好。在大股東暫時鎖定股份,但其他股東卻毫不客氣減持兌現的情況下,創業板指數終于還是創出新低。雖然創業板大股東承諾不減持,但創業板45家公司解禁后迫不急待地大肆減持,甚至大股東的一致行動人也出現減持。筆者統計發現,康得新二股東累計減持582.5萬股,深圳賽格二股東大幅減持僅剩99股,股東與創投資本的出逃有愈演愈烈之勢,對企業前景缺乏信心以及股價的高企都是減持的動力所在。
數額巨大的解禁規模將不可避免地會對創業板市場帶來沖擊,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既要尊重創業板大股東限售股解禁的權益,也需要加強制度約束,進一步完善減持環節,如果按現行的政策執行下去,面臨解禁的大小非將是代表市場最大的空方力量,而創業板和中小板仍有繼續下跌的危險。
很多投資者都想知道到底創業板和中小板要跌倒哪個位置或何時才能止跌,由于未來影響因素很多,要準確預測底部在哪很有難度,但以下兩點可對判斷創業板何時止跌有重要參考意義。一是小盤股市盈率與主板滬深300市盈率的比值和市凈率比值要在歷史均值的1.9倍左右;二是明年一月的市場解禁高峰前后很可能出現創業板的階段性低點,因為市場的恐慌性拋售在這個時點往往到達極致。
從操作上看,短期內創業板和中小板指數超賣嚴重,有技術性反彈的可能,但反彈高度仍有待觀察,謹慎型投資者可繼續控制倉位觀望,部分長線投資者可逢低分批吸納符合國家未來產業轉型方向、而且估值又合理的績優小盤成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