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芬
黃褐斑又稱肝斑,屬于中醫學黧黑斑的范疇。是多見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著性皮膚病。近年來,筆者采用強脈沖光聯合中藥內服外治治療黃褐斑患者,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觀察病例共65例,均為本院門診的已婚女性患者。其中年齡最大54歲,最小27歲;病程最短半年,最長21年。將65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1例,對照組34例。兩組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采用單純中藥內服外治:基礎方黃芪、川芎、當歸、丹參、何首烏、白蒺藜、生甘草,肝氣郁結加柴胡、郁金、芍藥、香附、丹皮;耳鳴、眩暈加旱蓮草、女貞子、山茱萸;月經不調加益母草;脾氣虛加黨參;心悸失眠加酸棗仁、夜交藤;腰膝酸軟加桑寄生。均為每日1劑,水煎分兩次服,1個療程為30天,連用2~3個療程。同時外用中藥面膜(白芷、當歸、白芍、薏苡仁、白茯苓、香附各15g,白芨、細辛各10g,加工為極細末,用時加蛋清適量,調勻糊狀備用)外敷30min,然后用清水清潔,每周 2次,連續3個月。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中藥內服外治的基礎上同時應用波長560nm的強脈沖光治療儀行全面部治療,治療前清潔面部并均勻涂抹薄薄一層冷凍耦合劑,戴好防護眼罩。根據皮損部位、顏色的深淺及膚質,來確定治療參數,波長530~1200nm,應用雙脈沖,脈寬3~6.8ms,脈沖延遲20~30ms,能量18~28J/cm2,治療時以色素部位出輕微發熱為度,治療后以毛巾冰敷皮膚至無燒灼感為止,間隔4~6周治療一次。
2.3 統計學方法:采用χ 2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
3療效判定標準和結果
3.1療效判定標準:采用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制訂的黃褐斑療效標準。基本治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90%,顏色基本消失;顯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60%;好轉: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30%;無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30%,顏色變化不明顯。
3.2 治療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 1。總有效率治療組為83.87% ,對照組為64.70%,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4討論
中醫學認為黃褐斑是祖國醫學“黧黑斑”和“肝斑”范疇。《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載:“原于憂思抑郁,血弱不華,火燥潔滯而生于面上”;《外科正宗》謂其“水虧不能制火,血虛不能華內,以致火燥結成斑黑,色枯不澤”,表明黃褐斑病與血瘀、腎虛、肝郁、氣血失調有密切相關。筆者采用自擬中藥內服,疏肝補腎,化瘀消斑,調和氣血。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2],川芎中含的川芎嗪能有效降低酪氨酸酶活性,從而減少黑素合成[3],當歸、菟絲子、山萸肉、桑椹子、女貞子、郁金等具有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擴張血管、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流狀況、消除氧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等作用。治療黃褐斑在辨證基礎上,選擇均能降低酪氨酸酶活性且能發揮協同作用的中藥組成新的復方,可能會提高療效[4]。
強脈沖光采用選擇性光熱解原理,穿透皮膚讓組織中的色素顆粒優先吸收,并轉化為熱能,色素顆粒擊碎后,部分由表皮脫落,在皮膚表面形成黑色結痂,4~10天脫落,部分被巨噬細胞吞噬后經體內代謝排出,沒有明顯的副作用[5]。當痂皮脫落后以中藥面膜外敷,本中藥面膜方具有祛斑散結、活血化瘀、加速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及加快皮膚組織新陳代謝等作用 ,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補充皮膚水分和微量元素,防止黑素細胞的生成,淡化黑素,達到美白保濕的效果。中藥面膜作用緩和,副作用小,從而有效地消除面部色素斑,并可防止因強脈沖光脫痂可能出現色素沉著等反應。中藥內調外敷以治本,加強脈沖光照射治療黃褐斑內外兼治療效顯著,療程縮短,無瘢痕形成等不良反應,是一種發揮其協同作用、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黃褐斑的臨床診斷及療效標準(2003年修訂稿 ) [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37(7):440.
[2]趙玲玲,張理平.抑制酪氨酸酶藥物研究新進展 [J].海峽藥學,2009,21(12):124-126.
[3]吳艷華,李其林,楊秀文. 中藥配合氦氖激光治療黃褐斑的療效評價及對一氧化氮影響[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7,14(4):253-255.
[4]鄧永輝,苑凱華,李勤.光子嫩膚技術治療黃褐斑臨床療效觀察 [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10,19(5):310-313.
[5]麥 躍,楊慧蘭.黃褐斑的激光治療進展 [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12):1828-1831.
[收稿日期]2011-12-19 [修回日期]2012-02-16
編輯/李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