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叢妍 馬麗娜 葛麗宏
鼻尖圓鈍、鼻尖低平是中國女性常見的鼻部形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愛美人士要求進行鼻尖整形術,以使面部各個器官達到和諧美觀。當前行鼻尖整形的材料很多,如膨體、自體鼻中隔軟骨、肋軟骨、耳廓軟骨等。我院自2008年~2009年應用自體軟骨移植塑形鼻尖共35例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35例鼻尖圓鈍、鼻尖低平的患者初始要求行鼻尖整形術,其中女性30例,男性5例,年齡23~30歲,術前鼻前庭區皮膚均無感染病灶,所有患者近期無感冒、流鼻涕等癥狀,女性手術避開月經期進行。
1.2手術方法:手術在局麻下進行,采用鼻小柱“飛鳥形”切口,切開皮膚后暴露鼻翼大軟骨,切除其間的脂肪、結締組織及鼻翼大軟骨外側腳的上外側端。以5-0絲線水平褥式縫合鼻翼大軟骨內側腳、穹窿部,以縮小鼻小柱寬度及延長鼻小柱,移植軟骨取自肋軟骨者10例,來自耳甲軟骨20例,鼻中隔作為供區5例。將切取的軟骨按照鼻尖低平的不同程度進行塑形、移植。
1.3 結果:術后一周拆除鼻尖縫線,所有患者鼻尖外形良好,經護理干預后沒有出現切口感染現象,兩例患者術后第2日鼻尖部皮膚輕度紅腫,給予對癥處理,紅腫消退。供軟骨區無血腫、穿孔、氣胸等并發癥發生,切口一期愈合。
2護理
2.1術前護理:要求行鼻尖整形的患者大多是身體健康的愛美人士,對手術抱有較大的期待,甚至是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因此,護理人員要通過耐心的術前溝通來了解患者的求美動機,特別對一些要求較高的患者應進行心理疏導,盡量消除其內心深處的明星效應,引導患者以更實際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鼻尖的缺陷,從而避免術后不必要的醫患糾紛。
2.2鼻部切口的護理:切口拆線前囑患者忌辛辣刺激食物,常規給予抗生素靜點5~7天以預防切口感染。術后24h密切觀察,防止鼻部術區敷料被血性滲出物浸透,如發現應及時通知醫師給予換藥,取出鼻孔填塞的紗布,以碘伏消毒切口,重新填塞鼻孔,避免逆行感染。術后3日內應注意觀察患者鼻尖皮膚的血運情況,如出現鼻尖部皮膚發紅,應及時通知醫師,查找原因對癥處理,本組2例患者術后第2日鼻尖部皮膚出現輕度紅腫,給予酒精濕敷2天后紅腫消退。同時要注意保持病室的溫度,防止患者發生感冒,以免流鼻涕等污染切口。
2.3鼻尖形態的護理:移植到鼻尖的軟骨其血運建立要在10~14天,期間移植物和受區的纖維連接并不牢固,所以要叮囑患者避免用力擤鼻涕以使軟骨移植物活動、偏移,導致手術失敗。護理人員在對鼻尖術區進行擦拭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暴力導致移植軟骨移位的發生。如早期出現鼻尖軟骨輕度移位,可協助醫師采用手法復位聯合鼻腔填充物固定來盡量矯正移位。
2.4供軟骨區的護理:依據軟骨來源的不同,采取相應的護理方案
2.4.1肋軟骨移植的供區護理:術后以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切取軟骨的季肋部或者平臥位時,常規放置引流條一枚,術后48h內注意觀察引流量,如出現較多血性滲出,應及時通知醫師給予處置。囑患者在下床活動、用力排便時用手按壓供區,以免切口裂開。術后患者如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應及時打開敷料,仔細檢查創口,預防術中損傷胸膜后導致術后氣胸的發生,必要時行床旁X線攝影來明確診斷。季肋部術區引流條3天后拔出,切口縫線10天左右拆除。
2.4.2鼻中隔供區的護理:術后以無菌紗布填塞雙側鼻孔,保持敷料的清潔干燥,避免較多血性滲出影響切口愈合,在換藥時,應輕柔取出鼻孔敷料,避免暴力拉扯敷料導致鼻粘膜撕裂,從而發生醫源性鼻中隔穿孔。
2.4.3耳甲軟骨供區的護理:從耳廓切取軟骨作為移植物的來源是當前最常應用的方法,切取得當耳廓形態不會發生大的變化。術后要求加壓包扎耳廓術區直至切口拆線,期間如患者主訴切口劇烈疼痛應及時打開敷料,檢查是否有血腫發生。加壓包扎時要將敷料松軟的放置在耳廓前后側,以免耳廓受壓不均造成耳廓軟骨變形甚至壞死的發生。耳廓供區術后一周拆除切口縫線。
2.4.4出院指導:部分患者擔心出院后鼻尖部不能觸碰,擔心移植軟骨發生偏移,護理人員要告之患者,在術后3周內盡量避免用力擤鼻涕等動作,但出院后日常的洗臉等活動完全可以進行,隨著移植軟骨纖維連接的牢固性增加,約在術后1個月可以進行日常動作,減少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
3討論
鼻尖的外形在整個鼻形中占有重要地位,黃色人種的鼻尖高度往往達不到鼻長度的1/2,表現為圓鈍、低平,近年來,以自體耳廓軟骨移植行鼻尖塑形術取得了良好的美學效果。但成功的鼻尖整形術仍離不開護理人員精心的護理,本文35例患者經過術前、術后精心的護理,切口一期愈合,無軟骨感染、移位等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李洪榮,龐 棟.鼻唇溝島狀瓣修復鼻尖及鼻翼缺損患者手術及術前術后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3(3):45-47.
[2]張 召.耳甲軟骨在鼻尖美容術中應用的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2):208-209.
[收稿日期]2011-12-27[修回日期]2012-02-07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