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皮層是人體內最為復雜和重要的神經活動場所。雖然僅有兩三毫米的厚度,大腦皮層卻通過其表面上百億個神經細胞實現視覺、聽覺信息處理以及情感、決策、抽象思維等高級認知功能。最近,英國劍橋大學首次通過對成人皮膚細胞進行重組,在實驗室里制造出了大腦皮層細胞。這項研究為神經性疾病和大腦損傷病人找到了新的療法,通過病人自身提取的皮膚樣本在實驗室中培育成大腦細胞,來取代那些受損的大腦細胞。它還有助于人們破解大腦皮層的發育密碼,對種種復雜的認知、意識過程進行深入研究。
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打印設備早已不再只是辦公用品,不久的將來,外科醫生將在手術中現場利用打印設備打印出各種病人需要的骨骼或軟組織。世界上首例由3D打印技術制作的鈦材料下頜骨移植手術細節近日公布,接受移植的病人術后恢復很好,比一般病人提前出院。這項新的人造骨骼3D打印技術由比利時科研人員開發研制,可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來設計骨骼,利用高精度鐳射槍熔解鈦粉將之層層疊加,最終形成立體的人造骨骼,整個過程不需要任何膠水或粘結劑。 通過3D打印技術制作出復雜精細的骨骼或軟組織,大大提高了移植手術的速度和成功率。可以想見,3D打印技術將在更多領域為人們帶來驚喜。
西班牙科學家最新設計出了一款創新性小型電動汽車,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驚艷亮相。這款名為“Hiriko”的電動車造價低廉,一次充電可行駛120公里,為方便輪椅使用者上下車,車門從正前方向上開啟,殘疾人可借助電腦程序駕車。最神奇的是汽車具有折疊功能,它的發動機位于車輪中,車體可以像折疊童車一樣隨意地折疊,易于泊車,有助于解決城市交通運輸、污染等問題。“Hiriko”預計在明年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