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永
在《詩經·邶風·擊鼓》里有這樣一句詩:“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意思是說:無論生死我們都要在一起,這是我們當初早已說好的約定。今生拉著你的手永結同心,與你永不分離白頭到老。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是以下4對百歲夫妻生活的真實寫照。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不變的是他們相依相守的愛情。在光陰流轉中,他們延年益壽的法寶,也值得我們借鑒。
▲今年102歲的張木成和103歲的徐東英是上海市婚齡最長的一對夫妻。
在攜手度過的81個春秋中,他們延年益壽的要訣就是:作息極有規律,生活態度樂觀,夫妻關系融洽以及子女孝順。
平日,夫妻倆形影不離,當朝霞升起,夕陽落下時,他們總會到河塘邊、老街上散步,張木成習慣性地拉著徐東英的手,握得緊緊的,彼此相依相扶,成了當地最美的風景。
每天早上,老太太總會陪著老先生先聽天氣預報再看新聞,而老先生也都會陪著老伴聽一會兒評彈。
夫妻倆的作息很有規律:早上六七點鐘起床,中午11點半吃午飯,下午5點30分吃晚飯,晚上看完新聞,8點便熄燈睡覺了。起床時間會隨著季節的不同而略有差別,但稍一深究,竟發現這樣的作息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養生法則完全契合。
“養生貴在堅持。”這是張木成老先生一直以來的生活信條。每天起床,老先生會先喝下一杯香濃的綠茶,然后服下鈣片、維生素B各一片,閑暇之余嘴里還會含上幾片人參。老兩口都不挑食,葷素都吃,以喝粥為主,最愛吃肉和豆制品。吃過飯要漱口,白天多喝水,晚飯后不喝水,多吃水果……這些點點滴滴就是他們幸福長壽的秘方。
▲在南京鼓樓區寧海路街道古林社區生活著南京唯一一對百歲夫妻,今年101歲的湯楚璞和100歲的陸盤珍。
兩位老人每天早晨6:30起床,晚上9:00睡覺,生活非常有規律,而且在飲食上也從不挑剔,只要煮爛了,什么菜都吃。至于長壽秘訣,他們總結出了以下“健康十則”:①早睡早起;②鍛煉身體;③不吸煙不喝酒;④多吃蔬菜,少吃油膩食物;⑤室內活動,增強體質;⑥閱讀書報,增加新知識;⑦腦宜常用,思維敏捷;⑧胸襟開闊,精神愉快;⑨生活規律,有益健康;⑩晚上睡前熱水泡腳不可無。
▲在武漢市有一對年齡雙雙過百的老夫妻,攜手走過82年,丈夫賀元亨今年100歲,妻子胡小青101歲。
老夫妻倆飲食很有規律,按時吃三餐,不沾煙酒,也不挑食。早餐有牛奶、雞蛋、饅頭或面條。午餐和晚餐都有普通的蔬菜,煮得較爛。兩位老人還特別愛吃肥肉。人生易老情難老,恩愛也是他們長壽的秘訣。平日,二老非常恩愛,出門手牽手,相互間的照料無微不至。吃點什么東西,一個覺得好吃就一定要留給對方吃。
兩位老人也都樂觀開朗,為人友善,對人很熱情,很關心人。
晚上兩位老人都看電視,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都會看,還喜歡看言情劇,經常一邊看,一邊討論劇情。
▲在臺州市黃巖區高橋街道下浦鄭村,也住著一對百歲夫妻,丈夫鄭學礎今年101歲,妻子張雅琴102歲。
兩人自1928年結婚以來。已攜手走過了84個春秋。盡管都已超過百歲,老夫妻卻依然身體健朗、言語清晰、行動自如,尤其是鄭學礎老人,至今還能下地種菜,干起活來挺利索,至于平時的買菜、做飯、洗衣等家務更是不在話下。
兩位老人如此健康長壽、婚姻美滿,主要得益于良好心態和長期鍛煉。相濡以沫的兩位老人,至今相當恩愛,對生活的態度是隨遇而安,平和不奢求。除了勞動,從30多年前開始,鄭學礎老人還堅持每天外出步行3000步,妻子則在家來回行走,同時每天堅持按摩全身,從不偷懶。
鄭學礎老人十分關心外面的世界,每天保持讀報的習慣,并把一些有趣的消息念給老伴聽。老人說,堅持讀報不僅有利于保持頭腦靈活,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國內外發生的事情。平和的心態和堅持鍛煉讓兩位老人看上去遠比實際年齡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