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晶
養生之道重在調適。適,本意為切合、相合、舒服。適養,即為符合自身情況、恰到好處地養生。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度和量,養生同樣不例外。適養,有助于身體健康,幫助人們延年益壽。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適視養血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人為血肉之軀,故應適當重視養血。如果人們在正常的生活當中,適當地看些有益的書、報刊、電視以及山水風景等,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脾胃健運、食欲旺盛,血液生化也就充盛。這就是“適視養血”的道理。然而,物極必反,“久視則傷血”,若不善于養血,就容易引起血虛,出現面色萎黃、唇甲蒼白、膚澀發枯、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等。
適臥養氣人體有三寶——精、氣、神。氣是維持生命的能源。因此,養氣有助于人們延長壽命,提高生命的質量,適當地躺臥休息或睡眠,有利于肢體筋肉官竅之氣以及內在臟腑之氣的恢復充盛。臥姿一般以向右側臥、雙腿微彎為最合理。然而“久臥則傷氣”,可造成機體懶惰,精力不足,健康狀況不佳。
適坐養肉人體是由血、肉、骨等組成的形體,要想形體美,就務必重視養肉,過胖、過瘦的形體對于人來說都不好。適當地靜坐休息,有利于心平氣和,精神爽快,減少顧慮,消除煩悶,增加生活信念,疏通經絡,促使人體毛發光澤,皮膚潤澤,大便通暢,睡眠良好。但是,久坐可以傷肉,造成機體麻木呆板,時間一長,由于缺乏必要的靈活性,機體細胞逐漸萎縮,影響人體健康。坐與行應互相結合,使自身的活動量恰到好處,胖瘦適宜,達到自我防病、保健及延年益壽之目的。
適行養筋俗話說得好:“晨起三百步,不用上藥鋪?!鄙⒉?,是指不拘形式地從容步行,它可以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人如果每天堅持散步,對身體的各個系統及新陳代謝都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人在散步時,血液循環加快,大腦供血量增加,因而思維的效果也比較好。適當地走動或慢跑,有利于機體筋腱和筋膜的柔韌強健。
適立養骨養骨,可使人老當益壯,使弱不禁風者變得健壯挺拔。適立,系養骨之好方法。適當的站立,能使骨骼肌產生短促迅速的縮張運動,可疏通經絡,協調平衡;適當的站立,使各骨骼關節受力適宜,有利于人體骨骼關節的生長發育;適當的站立,可使全身舒適,心情舒暢。站立也必須采取正確的站立姿勢,否則會適得其反,妨礙骨骼的健康生長。
老人當心眼外傷
方錚
眼外傷是指眼球及其附屬器(即眼眶、眼瞼、結膜等)受到外來傷害,眼睛的結構和功能被破壞,嚴重的還會導致失眠。根據外傷的致傷因素,可將其分為機械性和非機械性。機械性眼外傷通常包括挫傷、穿通傷、異物傷等,可引起眼瞼皮下出血或氣腫、角膜上皮剝脫、前房出血甚或眼內容物脫出;非機械性眼外傷包括熱燒傷、化學傷、輻射傷和毒氣傷等,可造成眼瞼、角膜及結膜燙傷,角膜穿孔,眼瞼外翻,電光性眼炎等。
老年人機體靈敏度下降,當有外來傷害時,不能及時反應保,護雙眼,很容易發生眼外傷。特別是老年婦女,平時在照顧孩子時被孩子的手或者玩具擦傷角膜,打掃衛生時化學試劑不慎進入眼睛,做菜時油、湯濺到眼睛里,等等,均會引發眼外傷。因此,老年人應加強保護眼睛的意識,做家務時(特別是要使用化學試劑或一些尖銳物體時)最好戴眼鏡,并盡量讓眼睛遠離這些易致傷物,做完家務應及時洗凈雙手再接觸眼睛,以免手上殘留物質損傷眼睛。此外,照顧孩子時也要注意保持距離,特別是孩子手中拿著玩具或其他東西時。一般來講,老人在家發生的眼外傷大多損傷到角膜上皮(位于角膜最外層),疼痛較明顯,但無須太過緊張。這是因為,角膜上皮受到外傷時雖然可能會立即剝脫(也可看做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可將外來力量水平傳導,減緩深層角膜的損傷),但當外力消失后,角膜上皮立即開始修復(通常一兩天就可復原),且不留任何痕跡和后遺癥,可用干凈的紗布或手絹遮蓋眼睛后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