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科技:凈利潤同比增長七成
南洋科技(D02389)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3.97億元,同比增長57.63%;營業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80.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73.67%,每股收益0.76元。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轉增5股,并派發現金股利2元。
(1)新項目給力,管理成本降低。2011年公司年產2500噸電容器用超薄型耐高溫金屬化薄膜項目投入生產,銷售形勢良好,釋放產能約65%左右,產品價格約為4.5萬/噸,毛利率超過45%,此外,同期公司的財務費用減少530.65萬,同比降低9.7%。
(2)毛利率維持高水平。公司主要產品金屬化膜和基膜毛利率高達46.41%和46.08%,同比上升2.78%和6.94%,綜合毛利率達到40.86%。與銅峰電子相比,公司毛利率有明顯優勢,這主要來源于公司產品立足高端和成本控制水平都較強。
(3)2012年業績主要看鋰電池隔膜項目和太陽能電池背膜項目。公司利用超募資金投資的這兩個項目中,預計鋰電池隔膜2012年一季度投產,目前國內產品市場售價8元/平方米左右,毛利率35%以上;太陽能背膜預計三季度將投產,目前國內產品市場售價2.6萬/噸左右,毛利率35%左右;該兩種產品均為進口替代產品。此外,光學膜項目將在2013年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級市場上,南洋科技走勢不盡如人意,投資者可把握超跌反彈的操作空間。
捷成股份:廣電數字化推動業績提升
捷成股份(300182)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4.71億元,同比增長59.39%;實現營業利潤9973.9萬元,同比增長4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54.07%,每股收益0.92元。分配方案為每10股轉增5股派4元。
(1)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成功上市,利用募集資金實施募投項目并大力拓展公司業務,受益于廣電行業數字化、高清化和三網融合等政策推動,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其中收入占比較大的高標清非編制作網解決方案業務實現收入1.97億元,同比增長62.44%;媒資管理系統業務實現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43.60%:產品銷售與集成服務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現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142.38%。
(2)綜合毛利率提升顯著。公司綜合毛利率為44.60%,同比減少0.64個百分點。毛利率減少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報告期內產品銷售與集成服務業務占比提升較快,從14.61%提升至22.22%,而該業務毛利率相對較低。報告期內該業務毛利率為10.93%,較去年降低0.73個百分點,拉低了公司的整體毛利水平。
(3)公司預計隨著技術實力與實施能力的提升,資金瓶頸得以疏通,一季度凈利潤將增長30-50%,將延續2011年的快速增長。公司力爭2012年營收增長35-65%,費用成本增長小于收入,確保凈利潤同步增長。
根據多家券商對公司2012-2013年每股收益的預計,基本在1.26元和1.73元左右,對應動態市盈率分別為25倍和18倍,給予公司“增持”的投資評級。
永新股份:毛利回升業績符合預期
永新股份(002014)201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13億元,同比增長18.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21.85%:每股收益0.81元。分配預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元。
(1)業績符合此前分析人士的預期。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公司延續了一貫穩定增長的風格,防御特征顯露無疑。
(2)毛利率穩中有升,期間費用控制出色。2011年公司毛利率為20%,同比提升了0.3個百分點。其中彩印復合包裝材料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略微提升0.06個百分點;真空鍍鋁包裝材料的毛利率同比下降1.53個百分點;塑料軟包裝薄膜的毛利率上升5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來自彩印復合包裝材料的收入占比提升,2011年此項業務的占比為93.6%,較2010年增加1.8個百分點。由于塑料包裝行業準入門檻不高,市場競爭激烈,公司能保持毛利率穩中有升主要依賴其突出的研發實力。
(3)子公司河北永新業績大幅改善。2011年河北永新實現凈利潤872萬元,同比增長109.77%。廣州永新因大運會廠房搬遷,業績受到影響,全年虧損15.19萬元。但搬遷及產能升級已于2011年7月份完成,明年生產將步入正規,預計業績將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永新股份第六和第八大流通股股東分別為平安和國壽。公司也成為首家披露年報的險資重倉股。在年報披露后,有多家機構推薦“買入”該股。
興民鋼圈:結構調整支撐業績增長
興民鋼圈(002355)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15.08億元,同比增長12.57%;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18億元,同比增長23.37%:每股收益0.56元。分配方案為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50元。
(1)受經濟下滑、需求透支等負面因素影響,2011年汽車行業增速明顯放緩,商用車與交叉乘用車甚至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在此背景下,公司產品銷量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業績的增長主要依賴于產品結構的調整。
(2)分產品來看,2011年公司無內胎鋼制車輪實現銷售收入6.13億元,同比增長26.44%,主營收入占比較2010年提升8.07個百分點,達46.31%;平均單價96.61元,同比上漲30.36%,故公司無內胎產品收入增長主要受產品均價提高推動,而非銷量增長。由于2011年主要原材料鋼材卷板采購價格上漲幅度在6.4%左右,未超出公司與主機廠協定的10%價格波動區間,因此,公司同型號產品價格并未得到及時調整,均價上漲主要受規格型號較大的產品銷量占比提升所拉動。由于部分大型號產品毛利相對較低,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轉移不及時等原因,公司無內胎產品毛利率下滑2.46個百分點。至24.55%。
在重卡等商用車下游需求短期內難見拐點的背景下,公司的基本面并不被業內人士所看好,而二級市場上,資金已在公司年報披露前爆炒了股票,短期機會不大,投資者觀望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