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華
散文詩的形式、內容和美學特征決定了它更適合現代人閱讀的本質屬性。散文詩是文學體裁中一種特殊的雅俗共賞的文學形式,是一種最能體現人的情感世界和內心追求的文本,是一種能把生活感受與藝術審美結合起來的精神食糧。我們應該怎樣去繼承和發展呢?
一、散文詩要理性地繼承。
我認為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沒有好的繼承,就不可能有好的發展。在繼承中,我們要擇優擇精擇善,要懷著謙卑、虔誠、敬仰之心來完成。
①是我們要繼承散文詩的理論精華。先賢們傳遞并提煉的散文詩理論精華我們必須要傳承下去。我們應該將散文詩的跳躍、詩性、自由、音樂性,加以繼承和發揚,并且做到光大。②是我們要繼承散文詩的命脈和根本。散文詩的創作人應該樹立“大詩歌觀”,散文詩作品應該有詩的精神,有詩的神韻,有詩的骨骼和血脈,只要把握住“詩意、詩韻、詩情”這個血脈,才能使我們在散文詩創作中不丟掉“散文詩”的靈魂。③是我們要繼承前人為散文詩奮斗終生、執著不懈的奮勇精神和崇高情懷。散文詩人要向理論和名家學習、求教、探討,解決認識問題,培養一種“高潔”精神和“血勇”氣概,擔當起散文詩探索者、開拓者、攀登者的角色!
二、散文詩要和諧科學地發展。
有發展才有未來,有發展才有活力。散文詩的未來。將如何發展,到底能發展成什么樣?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認為只有擺脫了不應有的束縛和糾纏,散文詩才會有希望,散文詩才能有大發展。
①是導向正確。散文詩要以小草般的情懷生長出參天般的大樹。在不斷的突圍和探索中,逐步做到豪邁與空靈、高亢與哲思并重,引領人們走向思想和精神的大智大慧。②是古今結合。把中國古典神韻滲透到現代散文詩創作中。也就是說,讓古典與現代撞擊,迸射出散文詩特有的神、形、韻、聲璀璨的光芒。③是把根留住。無論發展到什么地步,我們必須要記住,散文詩的根是詩而非散文。因此,首先要有“散文詩責任”,把住散文詩的脈絡,把握散文詩的根。
創作隊伍的年輕化是散文詩創作并發展的重要因素,散文詩作者的梯隊建設是散文詩發展的后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我認為,散文詩的持續、科學、蓬勃發展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①是加強散文詩創作的民族性、當代性、本土性和世界性。這“四性”是優質散文詩創作的必備要素,也是散文詩人創作的必備責任。②是做好散文詩的傳播和宣傳。散文詩的發展離不開平面媒體、立體媒體,以及網絡媒體。我們要做散文詩的探索者,耕耘者,更要做散文詩的傳播者、宣傳者。③是豐盈散文詩創作的類型。哲理型、社會型、豪放型是當前和今后散文詩不可或缺的創作類型。我們應在大同和主脈的傳承基礎上創作出個性鮮明、神形兼備、深邃幽遠的各種類型的散文詩。
三、不是尾聲的尾聲。
“當代中國散文詩的創作與發展,具有在未來文學史上成為一場新的文學運動的可能性”。我想,這正是靈焚先生對散文詩未來發展的預言。無論散文詩發展到哪一地步,擁有強大的有創作力和其哲思敏捷的創作靈魂。以及吃苦耐勞、鍥而不舍的創作精神,這些都是散文詩隊伍、散文詩人應當具備的前提條件,是一種對散文詩摯愛的高度和境界。
我相信,這種高度的抵達需要生命與審美的極致飛翔。并且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們自身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在中國這個詩的國度里,完成散文詩這種文體的世界性意義的確立、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