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

在中國的韓式燒烤興起于2000年前后的韓國潮。這個不以廚師、菜品來衡量的特色美食,首先是因為用餐方式得到迅速傳播。權金城的老板是一位中國人,在“這位外國人的眼中與手中”,韓國燒烤的味道更適應了中國本土的口味。
除了餐廳特色裝修與韓式服務外,吃韓國燒烤更多地是講究肉品的新鮮與口感。在權金城的總部,專門的冷藏、腌制與物流中心,將各店所需集中配送。據董事長葉瑞慈介紹,盡可能的標準化是做好烤肉的要點,肉的質感與料的味道是可以品出來的,讓各家店的口味一致,需要細致的廚房管理,每道菜的分量、擺盤、湯、醬料都需標準化操作。
權金城韓國燒烤、權金城mini風尚烤肉、權味石鍋拌飯,這些以韓國菜為中心不斷變化形式的餐飲店很受年輕人喜歡,與其他中國菜不同的是,相比于好廚師不易得,標準化讓權金城更易于復制推廣。葉瑞慈還在此基礎上,推廣松本樓日式燒肉,與權金城燒烤不同的是,松本樓主要以燒肉、VIP鐵板燒為主,主要面向商務客戶,采用的原料均為刺身、生魚片等價位更高的食材。
烤爐中300度左右高溫的環保無煙機制炭,放上篦子,將腌制的肉品放在篦子上烤制,最初將這種方式引進到北京時,葉瑞慈并沒有想到其會在短期內發展如此快,“最初是在哈爾濱出差時,發現一個做韓國燒烤的小店,生意特別火,還特香特好吃。”他說。那時正是身為國營餐飲企業領導的葉瑞慈思考自身創業的時機。不久后,權金城正式啟動。“第一年,每天下午從5點排隊到8點,全北京四九城的人都開車來吃。我不知道那一年到底掙了多少錢,但肯定很快就收回了投資。接下去的幾年,權金城加快了開店的步伐。”金城國際餐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涌評價。現在,權金城在全國有60多家門店,因為易復制的特點,權金城是少數幾個從京城走向全國的餐飲品牌店。
葉瑞慈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顯年輕,他說,因為餐飲,他在京城有很多圈子里的朋友,做餐飲與其說是一種事業目標,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方式,讓他愛好美食,愛好交友,愛好踏遍全國找尋合適的開店時機,甚至偶爾關店時的沮喪也會帶來前進的希望,這大概也是他總顯得年輕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