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雅雯
完整的中職教學活動,首先應對教材進行分析,以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同時應結合學生情況分析,認真設計教學方案,恰當處理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使教法、學法、學情融合統一,并結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采取合理措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然后將以上設計在教學中有效實施;最后通過課后的教學反思,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設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實施效果。本文以物流管理專業“庫存管理ABC分析法”的教學為例,以說課的方式,展示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及該設計的實施過程和教學效果。
ABC分析法;教材分析;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
“庫存管理ABC分析法”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倉儲管理實務》第四章第三節的內容,是該課程及本章中的重點之一。我先對教材進行了一些加工處理,調整了部分內容順序,使之更加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習慣。另外,我增補了一些案例習題,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突出了職業教育的特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如下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即:掌握ABC分類的方法,掌握ABC類庫存的差別化管理,并能夠結合不同的行業領域,靈活變通地應用ABC分析法。在此基礎上,我明確了本節課的重點是ABC分類的方法和ABC類庫存的差別化管理,難點是ABC分類的方法。
2.學生分析
備課的時候,我很重視對學生的了解。我這個班的學生雖然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不濃,但他們有很多的優點,如性格外向,參與意識強,自我表現欲強。
3.教法學法的確定
由于這節課的內容看似簡單,往屆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往往掉以輕心,課堂上理論知識似乎掌握,課后操作練習時卻錯誤不斷。吸取以往的教訓,結合這個班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這節課的教法和學法。教法:設疑誘導法;暴露問題法。學法:案例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4.教學過程
巧妙設置問題,激趣式導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以這樣的一個問題作為本節課的導入:“生活中,我們常用‘抓了芝麻,漏了西瓜來形容什么呢?”在同學們踴躍的發言中,我順利地導入了本節課。一個倉庫里存的商品成千上萬種,往往只有少數的品種銷售速度快,銷售額高,構成總利潤的主要部分,而其他大多數品種只能構成總利潤的極小部分??梢?,對所有品種給予相同程度的重視和管理是不經濟不合理的。我們對商品中“少數的關鍵和多數的次要”實行差別化管理,能使企業有限的時間、資金、人力、物力等資源更有效地利用。這就是ABC分析法的實質和意義所在。但如何正確分類就是關鍵了,否則我們也會犯“抓了芝麻,漏了西瓜”的錯誤。
基本理論的講解:本節課的第一個重點,是ABC分類的方法。我先向學生講解了ABC分類的標準,主要是按照金額占總金額的百分比和品種占總品種的百分比這兩個指標劃分。A類重要物資金額占70%左右,品種僅占15%左右,體現為關鍵的少數;C類不重要物資金額僅占10%左右,品種卻占到了65%左右,體現為多數的次要;其余為B類一般物資。接著我講解了進行ABC分類的三個步驟,并特別強調了填寫ABC分析表時,要按金額大小降序排列。對于本節課的第二個重點,ABC各類庫存的差別化管理,我以表格匯總的方式,將ABC類物資在各個管理項上對照講解。比如保管位置,A類物資存放在出入口附近易于存取的地方,B類物資放在庫房的中間,C類物資放在庫房的最里面不易存取的地方,等等。
案例操作,暴露問題,分析糾錯: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本節課中的難點,針對本班學生實際,我摒棄了傳統的“灌”知識法,專門安排了這個環節。就是在講解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后,及時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完成一定的任務。目的就是讓處于似懂非懂狀態的學生,在操作中充分暴露各種問題,我再分析糾錯。我認為學生在碰壁和跌跤中對錯誤和正確會有更深刻的體會。于是,我給出了一個案例企業的相關數據,并給出了商品ABC分析樣表,讓學生試著進行ABC分類。幾分鐘后,各種問題出現了。第一種錯誤,誤以銷售量大小降序排列;第二種錯誤,誤以單價大小降序排列,第三種錯誤,沒有對商品進行任何排序。帶著問題,我與學生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和后果,并向學生再次演示了正確的操作過程,強調了細節。
小組競賽,鞏固練習:為了檢驗教學效果,并鞏固學生對重點難點的掌握,我組織了另一個課堂練習,這次采取的方式是小組競賽,把學生每6人分成一組,要求組內每人做出分類結果,規定最早實現全部成員正確完成的小組獲勝。于是大體出現了兩種情況:交流合作,同步完成。他們的做法是小組成員先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爭論、補充,達成一致意見后,再分頭獨立操作,基本上可以達到同步完成,小組整體較快。各自完成,組內互助。他們中完成較早的學生出于團隊速度的考慮,積極主動地輔導幫助其他同學,但是小組整體速度較慢??傊?,這兩種情況都達到了我期望的效果,就是生生溝通,使每個學生都真正掌握重點難點,彌補了我在短暫的課堂上無法一一輔導的缺憾。我對競賽的結果作了簡單的評析,對學生的不同表現進行了針對性的激勵。
課堂小結:在這個環節,我再次拋開了傳統的做法,沒有采取教師向學生提問,而是鼓勵學生大膽向老師提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大膽質疑的精神。其中有一個學生提出的問題非常好:“如果僅按所占金額大小來分類,某個物資被歸為C類,但它卻是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一旦缺貨,會造成生產的停頓,這怎么辦呢?”我就勢向學生作了ABC分類的細分策略引申。并且引導學生進行ABC分析法的拓展應用探討,思考其他領域里“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現象及其管理。
5.教學收獲與不足
本節課,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適當講授、強化實踐、調動興趣、交流互動”的方式實施教學,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不足之處是:沒有估計到個別學生借不到計算器,筆算太慢,影響完成速度。
[1]陸超.倉儲管理實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譚剛,姚振美.倉儲與配送管理.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