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斗,與地斗,與姚靜斗,其樂無窮啊!”提起這句經典
臺詞,人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
旦的搞怪婆婆曹心梅。她的扮演者,中國國家話劇院的一級演員柏寒運用自己豐富的表演經驗,將曹心梅這個角色演繹得栩栩如生。不車的是,這樣一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卻在今年2月英年早逝。關于柏寒的去世原因,坊間一直流傳胰腺癌的說法,不禁讓人聯想起201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和蘋果公司的前CEO喬布斯,媒體在報道他們的去世原因時,都用上了“胰腺癌”三個字。一時間,人們對于原本比較陌生的胰腺癌多了幾分恐懼,那么,這種可怕的癌癥究竟離我們有多遠?為此,《健康管理》雜志記者專訪了腫瘤病理專家,武警總醫院病理科主任紀小龍。
《健康管理》:從2011年到2012年,接連有不少名人的英年早逝和“胰腺癌”聯系在了一起,胰腺癌又被稱作“癌中之王”,這種癌癥的可怕之處到底在哪里?
紀小龍:胰腺長腫瘤大家都統稱為胰腺癌,事實上胰腺腫瘤有十多種,簡單地來說:胰腺分內分泌和外分泌。胰腺外分泌部產生胰液,胰液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不可缺少的。正常人胰腺每天約分泌1000毫升胰液。胰腺是強堿性的,能中和胃酸,使由胃進入小腸的食物迅速由酸性變為堿性,以利于脂肪的分解消化,使它們變為人體可以吸收和利用的物質。如果一個人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就會減退,胰液分泌減少,人體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癥的表現。
胰腺內分泌部的功能,就是分泌胰島素了。在胰腺內散布著大大小小的許多細胞團,尤其以胰尾和胰體部最多,頭部最少。從胰腺的切面來看,這些細胞團就像是在水面上的許多島嶼,所以人們通俗地將它們稱為胰島,胰島素就是由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是人體糖代謝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大家都知道,如果胰島素不足,人就有可能患糖尿病。
從外分泌的導管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是真正的胰腺癌。得諾貝爾獎的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得的就是這種癌,而從胰島內分泌細胞來的腫瘤叫做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喬布斯得的應該是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根據媒體的報道,柏寒所患的腫瘤應該也屬于這種。
《健康管理》:也就是說這種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和真正的胰腺癌區別還是很大的。
紀小龍:從生物學行為上來說,這種腫瘤要比真正的胰腺癌“善良”一些,存活時間多為3~5年。從外分泌的導管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就是我們說的真正的胰腺癌,惡性程度很高,一般只有一年左右的生存期。內分泌的腫瘤如果發現的早的話還不至于死人的。
《健康管理》:這幾年接二連三有名人的逝世是和胰腺方面的腫瘤和病變聯系在一起的,不禁讓人們對胰腺這個看起來比較“低調”的器官重視了起來,但是,胰腺出問題常常容易被人們忽視,這是為什么呢?
紀小龍:胰腺確實是一個比較“低調”的器官,它所處的位置很隱蔽,前面有胃遮蓋,右邊是十二指腸的“C”形環繞,左邊是脾。后面是腹后壁。如果從身體的背面來看,胰腺位于內臟器官的最后部,它直接和身體的脊柱貼著。胰腺出了毛病,人會首先感到背部和左肩膀不舒服,容易誤認為是肩周炎,腰痛,背痛,還容易被當成胃病和腸炎治療。胰腺處在腹腔深部,它的早期癥狀不明顯,等到癥狀明顯時,已經到了晚期,通常難以治療了。
《健康管理》:您前面說到,處于胰腺內分泌的腫瘤如果發現的早的話還不至于死人的。喬布斯和柏寒得的這個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不是因為延誤了治療而使病情惡化?
紀小龍:我搜集到的喬布斯的病史中顯示他是2003年10月做CT檢查時,發現胰腺上有一個東西。胰腺的腫瘤絕大多數都是這種,它都是開始有一點線索,有警惕性地去做C了,現在好的CT機能發現5毫米的腫瘤。我想喬布斯不會平白無故地去做CT檢查,應該有一些消瘦、體重降低,或者有一些不舒服然后才去檢查。2003年10月發現,然后拖到了2004年8月才手術,長達10個月之久。要知道,10個月時間里胰腺腫瘤可以翻兩番,對于胰腺的內分泌腫瘤來說,2厘米以下多數為良性,長到4厘米以上多數就是惡性了。發現得越早越偏良性,發現得越晚越偏惡性。如果能發現5毫米的,1厘米以下的胰腺內分泌細胞的腫瘤,做手術及時把它切掉就可以治愈。
《健康管理》:看樣子說到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早發現,早警惕,早治療是非常關鍵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連喬布斯這樣富可敵國的名人都沒有治好自己的癌癥,作為普通人,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徹底預防呢?
紀小龍:我每天都和腫瘤打交道,必須告訴大家的是,沒有哪一種方法可以徹底預防癌癥,或者說得了癌癥后有某一種方法一定可以怎樣,在這個問題上不能存在僥幸心理。醫學發展到了今天,我們面對癌癥,依然感到很迷茫,能做的只有及時發現腫瘤的出現,為患者制訂切實可行的個體化治療策略,盡可能以最小的痛苦和最少的費用,換取最長的生存時間和最佳的生活質量。普通人可以做的有一點:有條件的話定期去做檢查,有腫瘤能及時地發現,能找到一個合理的方法對待它。
《健康管理》:再回到從外分泌的導管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也就是您所說的真正的胰腺癌,前面說到它是癌王,死亡率幾乎是百分之百,且早期不容易發現,那么,什么情況下我們要警惕可能是胰腺癌,平時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嗎?
紀小龍:前面說了,因為胰腺的特殊位置,早期沒有明顯癥狀,檢查也不容易被發現。有這么幾點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如果背部、肩部不舒服,有沉重感、牽扯感,感覺總是很緊,這種不舒服長期不能得到緩解,一點點在加重,而且最明顯的是晚上癥狀加重,白天就會好一些,出現這種情況要格外警惕。另外,胰腺疼的特點是隱隱的,持續的,錐刺一樣的。還可以抽血去檢查一個血液蛋白抗原CAl9-9,胰腺癌有三分之一或者稍多的情況血液里會產生這種蛋白。不過還是有三分之二的情況下血液里不會有這種蛋白,因此用特殊的方法去發現胰腺癌還是比較困難。
說到胰腺癌的預防,因為胰腺是除肝臟外我們身體里最大的消化腺,每天的王作量很大,如果你還愛吃大肥肉,總是持續大量地攝人很多脂肪,油膩的東西,就很容易讓胰腺過度工作,進而出現問題。所以飲食上一定要注意,要保護好胰腺。飲食習慣不好,患有慢性胰腺炎、情緒壓抑,胰腺導管原本就有異常等都是誘發胰腺癌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