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彬 楊玲
摘要:2009年5月15日,國際海事組織(IMO)以決議形式通過《香港國際安全與環境無害化拆船公約》。本文是基于此背景下,就公約的基本內容以及公約生效后對船舶配套產品企業可能產生的影響作簡要介紹和分析;并以船用柴油機為例,探索與研究建立適用于船舶配套產品企業的以MD&SDoC管理程序、供應鏈有害物質管理程序、檢測與認證管理程序為主的有害物質風險管理體系。
關鍵詞:公約;船舶配套產品;有害物質;風險管理體系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Hazardous Materials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Marine Equipment
CHEN Zebin, YANG Ling
( Guangzhou Diesel Engine Factory Co., Ltd. Guangzhou 510371 )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adopted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Recycling of Ships on May 15, 2009. Based on i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and analyse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onvention an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n marine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By taking marine diesel engine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study and the establish the hazardous materials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ble to marine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mainly including MD&SDoC management program, hazardous materials management program for supply chain and detection and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Key words: Convention;Marine equipment;Hazardous materials;Risk management system
3.1有害物質管理體系項目組或管理規范
有害物質管理體系項目組或管理規范是實現船舶配套產品有害物質風險管理的執行者或執行標準。
我公司為做好船用柴油機產品履約的準備,已專門組織成立了有害物質管理體系項目組,負責對產品有害物質的管理工作進行研究和落實,并以作好船用柴油機產品無含石棉確認和通過相關船級社產品無石棉認證工作為實踐契機,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制定《船用產品無有害物質符合性控制程序》。
待條件成熟后,將改由《船用產品無有害物質符合性控制程序》來指導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工作,實現對船用產品有害物質的持續有效管控。
3.2產品有害物質的風險判斷
我公司6G32船用柴油機部件大約有1500個,若將其細化到均質物質后數量將增加2-3倍。假如,對所有均質物質進行有害物質檢測、監控、管理,由此帶來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對于企業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因此,實現對產品有害物質的有效管控,必須先根據對不同種類有害物質的特性、用途的了解認識,對產品可能出現有害物質的風險進行判斷。
以石棉為例,根據石棉材料的特性,一般認為石棉材料僅存在于非金屬原材料/部件中,故可將產品零部件分為:純金屬零部件、含非金屬零部件、純非金屬零部件,再分別進行風險判斷(如表3所示)。
根據判斷結果:對存在高、中風險的零部件必須進行后續處理;對低風險或無風險的零部件可在后續整機檢測時進行檢測或不予以處理,企業則需為此承擔一定的違規風險。
因此,為了確保產品有害物質信息的可靠性以降低供應鏈違規所帶來的風險,以及滿足產品供應鏈動態性的要求,企業必須強化對配套部件有害物質的管控程序,并最終與現有的采購及外包程序進行整合。
3.4MD&SDoC的管理程序
通過實現對供應鏈有效管理后,企業必將面對大量的配套部件有害物質反饋信息,即配套商所提供的MD、SDoC和檢測報告等相關資料文件,此時需要對收集來的供應鏈數據加以模塊化的數據管理,以實現對才構建有害物質信息的可追溯性。
另外,MD&SDoC的管理程序需同時對自身產品MD&SDoC的編制輸出作出規定。
3.5產品接受檢測與認證的管理程序
船配產品接受檢測是有害物質風險管理體系必不可少的環節,企業可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產品進行內部抽檢和認證檢測。
此過程包括制定產品有害物質的檢測取樣計劃(即:檢測方式、時間和選擇檢測機構)。最終,企業將根據檢測結果和上一級供應商的MDs來輸出自己的MD&SDoC,并制定對違規產品的處理措施。
3.6其它
為提高船舶配套產品有害物質風險管理體系的實效性和向顧客、主管機關證明具備完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有害物質的能力。企業至少還應對內部、供應鏈進行必要的專業培訓和宣導。
另外,鑒于公約尚未生效部分導則(指南)也處于制定階段,加強對國際安全與環境無害化拆船管理體系的研究和技術交流,有助于持續提高有害物質管控能力。
器,關好閘閥,以避免換能器污染或損壞, 船舶下水前要裝好換能器。
[1]《船舶通信與導航》 李海鳳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7.07.
[2]《航海儀器》 楊在金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 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