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房
基層央行在有效貫徹落實穩健貨幣政策,充分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作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肩負著重要的職責。當前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實體經濟呈持續下滑的趨勢,信貸資金虛擬化趨勢明顯。 基層央行應加強金融服務和創新,積極引導各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建議如下:
1. 正確認識經濟金融的關系,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政策。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健康的金融發展對實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因此基層央行要積極引導金融機構提高認識, 樹立大局意識和長遠意識,始終堅持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共同發展、 和諧發展的理念,堅持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求發展,堅持在提高服務實體經濟上下功夫,認真落實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
2. 充分利用貨幣政策工具, 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基層央行要根據國家政策和金融機構的實際需求充分利用再貸款、再貼現工具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 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總量和投放結構,確保信貸總量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投放節奏與實體經濟的運行規律相銜接。
3. 調整優化信貸結構,促進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當前基層央行引導金融機構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要突出重點,本著“保民生,促發展”的理念科學合理地投放資金。一是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從節能環保、新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對項目貸款進行分類,積極發展綠色貸款,促進發展低碳經濟。二是積極發展“小微金融”。小微企業是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也是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金融機構要把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作為支持重點,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三是積極發展“涉農金融”。金融機構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金融支持力度,以農業科技創新、中心鄉鎮建設、現代農業園區、農田水利建設、農村住房改造、貧困縣地區扶持為重點,加大信貸支持,保持涉農貸款增長。四是積極發展“民生金融”。引導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重視弱勢群體金融需求,積極開辦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城鎮就業和生活困難群體的小額擔保貸款業務,優先發放國家助學貸款,讓社會各階層享受到優質的金融服務。
4. 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活力。基層央行要積極組織金融機構在開展金融產品創新上下功夫,創新抵押擔保方式,大力推廣存貨抵押、應收賬款抵押、農戶聯保等,積極探索擴大農村可抵押、可流轉、可置換的抵押品范圍,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努力解決企業和農戶貸款難問題。同時基層央行要充分利用金融市場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支持企業通過股票融資、債券融資、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融資等多種債券工具融資,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5. 做好支付結算和國庫服務,提高實體經濟資金使用效益。基層央行要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付結算服務,擴大現有支付清算的參與者范圍和受益人群,進一步加快實體企業資金的流動速度。大力推廣網上銀行、POS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和以銀行卡為主的非現金支付方式, 加速企業資金周轉。同時提高國庫資金服務水平, 加快國庫集中收付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國庫集中核算體系優勢,提高企業退稅、財政撥款處理速度,提高國庫資金運行效率,確保財政資金支持實體經濟資金及時、足額到賬。
6. 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改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環境。基層央行要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依托全國聯網的征信系統,加快征信基礎建設,積極擴大征信系統的應用范圍和覆蓋面,進一步豐富和推廣信用工具、信用產品,降低金融和經濟交易成本,不斷優化信用環境。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實驗區建設,建成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搭建政、銀、企及共享單位信息溝通平臺和銀企網上融資對接的平臺,提高對接效率。并積極應用建設成果,使之成為銀企溝通的“橋梁”,共建單位合作的“紐帶”,政府決策的“智囊”。
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