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愛茹 費立新
如果黨報不在為黨立言上有強音,不出思想,不出觀念,不出見解,就很難贏得作為黨的言論機關的核心競爭力。
《興安日報》能不能又好又多地抓到生活氣息、時代氣息鮮明的新聞精品?我們的作品能不能出思想?能不能弘揚理想?能不能多一點文化底蘊?能不能有一些深度調查?能不能有一些身心投入的體驗?能不能恰如其分地通過輿論監督推動工作促進和諧?能不能實現從“喉舌”到“頭腦”的提升?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興安日報加大了言論的力度。
2012年新年伊始,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親臨興安盟,主持自治區直屬單位和鄂爾多斯市對口支援興安盟工作座談會。興安日報迅速在會議前后推出2篇評論員文章《向“三、五、十”目標堅實邁進——寫在自治區“對口支援”戰略決策實施一年之際》和《新年開新篇龍年創新績——把自治區“對口支援”工作座談會精神落到實處》。文章鮮明地指出,2012年第一個工作日,自治區黨委就把推進“對口支援”工作當作自治區落實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的第一個動作,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特殊關懷;總結了胡春華書記新年伊始訪興安,是“督戰、鼓勁、高效、務實之舉”,從“抓學習、抓調研、抓規劃、抓信息、抓執行、抓服務”等6個方面,為全盟抓住座談會的機遇,促進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鮮明的思想脈絡。
紅色激情是興安日報系列評論的基礎底色。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在烏蘭浩特成立。當時,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來賀電:“我們相信蒙古民族將與漢族和國內其他民族親密團結,為著掃除民族壓迫與封建壓迫,建設新蒙古與新中國而奮斗!”紅色圣火從興安代代相傳,紅色激情在興安鋪滿河山,作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創建地和實踐地,興安盟與內蒙古一樣,走過了65年的光輝歲月。興安盟作為“內蒙古自治政府紀念地”,在全國4批353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以地區整體命名的只有興安盟和延安市兩家。從這里能看出,興安盟紅色歷史的地位非常重要。
春天贊歌是興安日報系列評論的激昂旋律和評論表現出熱誠的民生關切、豪邁的發展激情和深邃的歷史眼光:“歷史一定會銘記,胡春華書記、巴特爾主席等歷屆自治區領導對興安盟的特殊關愛。從2006年開始,自治區100多個廳局單位干部愛心接力,在興安盟的貧困村灑下辛勤汗水,鑄就愛民豐碑。……歷史一定會銘記,2010年8月24日,自治區黨政聯席會議做出了鄂爾多斯市對口支援興安盟的戰略決策。我們有信心、有勇氣、有能力,在興安大地激情演繹一部跨越發展的雄渾交響,深情同唱一首綠滿興安的春天贊歌!……歷史一定會銘記,2011年的春天,胡春華等領導和40余位億元以上項目業主齊聚興安,為興安盟跨越發展舉行了隆重的奠基禮。我們有理由用放聲喝彩迎接興安盟發展的春天!……歷史一定會銘記,2012年第一個工作日,胡春華親臨興安盟,共商‘對口支援大計。自治區的特殊關懷、鄂爾多斯市的支援摯愛、近鄰盟市的兄弟情誼和興安人民的發展激情把寒冬臘月攪熱了,興安人民感覺到了春天的溫暖?!瓪v史一定會銘記,興安盟2012年的4月,5個旗縣市重大項目陸續集中開工,王程熙書記、鄧月樓盟長等四大班子領導親力親為,靠前指揮,馬不停蹄,剪彩奠基。興安大地春潮浩浩,波推浪涌?!?/p>
緊緊圍繞全盟大局,從研讀、解讀、領讀、詮釋、深化、梳理的角度,興安日報推出10篇認真貫徹盟委(擴大)會議精神系列評論,做到了“會議精神為靈魂,研究問題為追求,引領思想為導向,盟情實際為骨肉”。10篇評論分別是:《把握擴大總量跨越發展的總基調》、《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工業化是實現興安盟跨越發展的金鑰匙》、《追求城鎮化的興安特色是跨越發展的理性選擇》、《城鄉統籌是興安盟跨越發展的重要途徑》、《把服務業培育成為跨越發展的生力軍》、《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是跨越發展的根基和底色》、《開放合作是跨越發展的強勁動力》、《改善民生是目的社會建設是保障》、《黨的建設是興安盟跨越發展的堅強保證》。
圍繞“興園區強工業促開放——旗縣市在行動”主題,本報專訪了各旗縣市主要領導,在一版倒頭條配圖片推出,同期在其他版整版推出各旗縣市專版。通過深入采訪,配發了6篇言論:突泉縣的《開動腦筋辦法多》、科右中旗的《潛力無限看中旗》、科右前旗的《前旗快馬先著鞭》、扎賚特旗的《眉目分明看扎旗》、烏蘭浩特市的《跨越發展看核心》、阿爾山市的《俯瞰林海天地寬》。由于言論的采寫配發,與圖片全景、中景、特寫及綜述、消息、通訊的綜合配備,增加了專版的思想含量。
言論是報紙的旗幟和導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體現著報紙的立場和觀點,彰顯著報紙的引領和提倡。近期,配合6個旗縣市重點工業項目集中開工,興安日報配發的7篇系列評論就起到了這個作用,是一組有血、有肉、有看頭的好評論。
有理有據。數字是枯燥的,但如果用來證明某種觀點,引用恰當,它又是鮮活的、生動的。在談及扎賚特旗發展后勁十足、產業綠色低碳、工業優勢突出時,作者運用了大量數據。它們進入視野后,使人從心底里產生共鳴,覺得理由充分、結論確實。在介紹突泉縣經驗時,作者從他們逆勢而上、獨辟蹊徑切入,很有內涵地說明了一個地區發展得快慢,立地條件是重要的,但人的因素、班子團隊的努力,讓人投資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的環境營造以及親商、扶商、護商、富商的氛圍形成更重要。他們“靠的就是解放思想的闖勁,靠的就是堅忍不拔的意志,靠的就是超越夢想的追求”,結果限制少了, 差距小了,短板長了,獲得了成功。論述讓人接受,事實讓人佩服。
切中時弊。言論的目的在于:通過說理講清問題的癥結,剖透矛盾的關鍵所在。所以它必須觸及一些焦點、熱點,條分縷析后給讀者以啟迪、認知和共識。評論之二在充分肯定烏蘭浩特市“核心增長極”的同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它對全盟帶動、服務、輻射能力不強,中心城市發育不足的薄弱環節,并且認為,“從一定意義上看,科爾沁區、東勝區與烏蘭浩特市的差距,基本上反映了通遼市、鄂爾多斯市與興安盟的差距”。這樣正視問題,實話實說,對于烏蘭浩特市承認不足、找準位置、抓住機遇、奮起趕超無疑大有益處??芍^金玉良言,讓人心服口服。
深入淺出。7篇評論語言流暢,沒有說教感,深入淺出,很有看頭。不少地方還不乏比喻抒情的寫法,能讓人在比較輕松的閱讀中入腦入心。如在展望烏市大項目的前景時,作者用了“仿佛讓我們看到了破土的新綠,聽到了拔節的脆響,聞到了果實的馨香”,很詩意,很激情。還有將鄭板橋的兩句話引入到對突泉工業項目落地快、勢頭好的評價上,說清了道理,洋溢了文采。讓人們確信今日的“二月花”紅,必然迎來明天的“三秋樹”豐。
標題鮮明。作者還很好地提煉了言論的標題,切合各地特色,嚴整簡潔形象——科右前旗的《拔得頭籌再揚鞭》、烏蘭浩特市的《播種核心增長極》、扎賚特旗的《低碳綠色揚優勢》、突泉縣的《“二月花”領“三秋樹”》、科右中旗的《激情澎拜看中旗》、阿爾山市的《杜鵑映紅阿爾山》、結語《興安大地涌春潮》。7篇言論一氣呵成,在新聞事件發生次日見報,對全盟大事要事反應迅捷,配合有力,就連文章標題也給人留下清晰印象。
興安日報認真編辦《每周一談》等言論專欄,由社領導及正副主任輪流值班,人人撰寫。同時要求每個專版根據編輯意圖,經常配發短評、快評,從而逐步實現了黨報從“信息平臺總匯”向“權威觀點陣地”的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陳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