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林
烏蘭察布電視事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跨越。同時,堅持宣傳工作為主線,強化主題,把握導向,凝聚力量,創新方法,注重實效,呈現出宣傳水平不斷創新、事業建設長足發展、電視熒屏異彩紛呈、媒體影響力逐漸提升的良好格局。
一、強化精品意識,提升新聞宣傳質量,促進電視媒體影響力
新聞宣傳質量直接決定電視臺的品味與媒體競爭力。近年來,烏蘭察布電視臺新聞宣傳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堅持對內增強凝聚力、對外提高知名度的宗旨,以提高新聞宣傳工作的質量為切入點,努力推動電視節目品牌化建設,實現了媒體全面發展。
1.突出特色,創新方式,不斷提升輿論引導力。媒體的輿論引導力就是用新聞輿論改造和同化公眾輿論的能力。為此,烏蘭察布電視臺努力創新宣傳報道方法和手段,特別是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報道方式,在內容上更多地反映廣大群眾的意愿,形式上充分利用現場感作為新聞傳播手段,拉近電視與觀眾的距離,將新聞真正做到老百姓想看、愛看的程度。在近幾年自治區“兩會”的宣傳報道工作中,烏蘭察布電視臺組織報道組在呼和浩特設立異地演播室進行報道,并采取了網絡回傳新聞的方式,在《烏蘭察布新聞》中及時播出,實現新聞宣傳方式的創新,電視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進一步提升。
2.自辦節目體現本土特色,努力實現“三貼近”。2009年電視臺人事制度改革后,對自辦節目、創收等進行了全方位界定,并以“定位更準、欄目更精、影響更大、創收更多”為目標,對頻道和欄目進行了改革。新聞綜合頻道、經濟生活頻道、影視娛樂頻道重新定位,強化欄目特色,紛紛推出《百姓關注》、《健康1+1》、《身邊》、《科普大篷車》等7檔關注民生、輿論監督、新聞時政、生活類新欄目,這些自辦欄目的設置定位準確,貼近百姓,充分體現頻道特色和地域特色,強化了本土欄目的建設。
3.對外宣傳穩步提升,精品工程成效突出。近年來,烏蘭察布電視臺著力于提高中央和內蒙古臺的上稿率,努力擴大烏蘭察布的對外影響力。積極采取駐站、加大獎懲力度和頻道參與外宣工作的辦法,實現提升外宣工作的目的。通過不懈努力,每年在內蒙古電視臺播發的漢語新聞300多條,在中央電視臺播發新聞十幾條,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明顯提升。同時,通過嚴格管理和各種激勵機制,堅定不移地實施“精品”戰略,嚴格把關,鼓勵創新,實現了產品和精品雙豐收。近3年來,共獲得全國、自治區各類評獎中文藝晚會類、技術類、新聞類、播音主持類獎項80多項,創歷史新高。
4.文藝宣傳深挖潛力,市場運作效益初顯。曾幾何時,受市場和文藝演出、錄播軟硬件等條件限制,烏蘭察布電視臺文藝宣傳幾乎是空白。2008年,電視臺擁有了價值1400多萬元的6訊道進口電視轉播車、1000平方米演播廳及LED大屏幕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燈光、音響等基礎設施,并成立文藝中心。通過采取自主策劃晚會、與各旗縣及行業單位合作晚會、外聯進行晚會的錄制等辦法,主動出擊,深入挖掘、培育文藝演出市場,強化文藝活動宣傳力度,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3年來,全臺累計策劃、錄播晚會和文藝節目近100場,數量是建臺前30年的3倍。烏蘭察布春節聯歡晚會、《全國阿斯爾音樂大獎賽》、“激情廣場”晚會等文藝節目影響廣泛,屢獲國家、自治區獎項,成為烏蘭察布品牌電視節目。
二、硬件投入日益增強,事業建設大有改觀
烏蘭察布電視臺根據地區經濟的發展狀況,把有限的資金科學合理使用,逐步改善設備檔次低、數量少、匹配難、效果差等多方面的格局。
1.夯實基礎,強化硬件投入,為事業發展提供保障。基礎設施薄弱、運行經費不足,一直是制約烏蘭察布電視臺發展的重要原因。針對以上狀況,電視臺近年來累計投入500多萬元資金,用于設備的更新和改善。先后購置了小型數字攝像機、非線性編輯系統和電視媒體資產管理系統、購置了數字播出系統輔助設備和LED大屏幕,裝修提升了新聞演播室、虛擬演播室檔次,安裝了電視監視控制系統和安全監控系統。特別是近3年來,全臺固定資產投入實現了較建臺30年前的翻一番,事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增強。
2.借船出海,開展頻道合作,提升核心競爭力。受地區經濟和觀念的影響,烏蘭察布電視臺的發展多年來僅停留在區域封閉發展和低層次運營,離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電視運營發展趨勢相差甚遠。2009年,按照中央文化體制改革關于鼓勵電視媒體跨地區聯合合作的精神,烏蘭察布電視臺與內蒙古電視臺就所屬影視娛樂頻道進行合作經營。合作后的生活頻道實現了節目全區覆蓋,頻道品味和節目質量及受眾群體大大提高。同時,通過與內蒙古電視臺的合作經營,推動了烏蘭察布電視臺宣傳、事業、人才隊伍等方面的創新和發展,提高了烏蘭察布電視媒體競爭力和影響力。
3.借雞下蛋,產業化經營日趨完善,經濟效益逐步提升。近幾年,為了將廣告經營實現市場化運作,拓展合作空間,烏蘭察布電視臺積極尋求跨省、跨地區有實力的企業合作。于2009年底通過公開競標,成功實現廣告公開代理的市場化運作模式,這是烏蘭察布電視臺廣告經營一次真正市場化的運行。通過2年多的運作,廣告創收實現了穩步增長的態勢。烏蘭察布春節文藝晚會、《全國阿斯爾音樂大獎賽》等大型活動,也成功實現了廣告贊助的市場化運作,效益明顯。
按照制播分離的電視欄目發展趨勢,烏蘭察布電視臺把新聞節目之外的電視節目制作逐漸嘗試與市場接軌。2010年開始,新聞綜合頻道、經濟生活頻道及7檔自辦欄目實現了獨立核算,實行節目質量和經費掛鉤制度形式,節目質量經臺總編委員會評審,按節目質量發放經費,實質性地嘗試了制播分離的模式。
三、開展技術創新,改革用人機制,增強媒體競爭力
2009年6月,烏蘭察布電視臺在全市宣傳系統率先進行了內部人事制度改革。實行環節干部競爭上崗、普通職工崗位雙向選擇制度。此次改革不但引入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也改革了人才配置機制,實現電視臺資源、資產、人才的最佳配置組合。改革后,烏蘭察布電視臺在新聞宣傳、事業建設、經營創收、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較明顯的改觀,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人事制度改革后,強化了內部管理,建立完善了目標管理量化考核責任制,制定了科學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分配制度、獎懲制度、培訓制度,有力地實現了科學高效管理模式。
2011年,為了盡快實現電視信號數字化播出,完成國家廣電總局“十一?五”規劃關于2010年底前完成數字化播出改造任務要求,烏蘭察布電視臺積極實施技術創新,由臺技術委員會組織部分技術骨干組成立數字化播出改造小組,本著實用、高效、高性價比的原則,投入50余萬元購置了相關配套設備,實現了傳輸、播出系統數字化改造,電視節目質量顯著改善。
四、兩臺合一,為筑牢發展基礎、實現事業騰飛再添動力
2012年2月20日,按照中央、自治區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精神,烏蘭察布人民廣播電臺、烏蘭察布電視臺合并組建烏蘭察布廣播電視臺。兩臺合一,不僅僅是業務、人員、資產的整合,也為廣播電視事業實現業務拓展、資源優化、加快轉型提供了有利契機。
站在新的起點,烏蘭察布廣播電視人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與責任,廣播電視事業面臨著大好機遇與嚴峻挑戰。在今后的工作中,烏蘭察布廣播電視臺將進一步提高輿論引導能力,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和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傳播力建設,為烏蘭察布市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責任編輯: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