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城市是城市化進程中的主力軍,而中小企業又是中小城市發展的主導力量,對民間金融有著巨大的需求。但同時中小城市在經濟發展程度、金融環境、制度環境等方面和大城市有著較大差別,民間融資發展更不規范。在政府重拳打擊下,非法集資亂象得到整治受“堵”,但正規民間融資進一步發展更需要“疏”,本文從法規、金融創新等方面提出中小城市民間融資發展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小城市民間融資非法集資
一、引言
近十多年來,伴隨著中小企業這一群體的快速壯大,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日漸突出,民間融資這種“非正規金融”風生水起。特別在很多金融體系不完善、金融服務水平較低的中小城市,民間融資形式呈現多樣化、混亂化,這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去年以來各地對民間融資亂象開始大力整治。隨著溫州、鄂爾多斯、安陽諸多地區高利貸鏈條斷裂案件頻出,民間借貸危機四起。何以造就中小城市民間融資問題如此突出,重拳打擊下民間融資該何去何從,本文從中小城市民間融資發展背景入手,對這些問題進行了闡述。
二、中小城市民間融資發展背景
當前背景下,很多中小城市民間融資所處的經濟發展程度、金融環境、制度環境等方面和大城市有著較大差別。
(一)經濟發展程度
一方面,絕大多數中小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專業化程度、產業配套水平服務水平較低,經濟規模較小,中小城市在全國經濟體系中的直接影響力和輻射力較小,獲得的資金有很大的地域性限制。另一方面,規模小也容易發展得快,特別是近幾年及今后一二十年,是我國城市化快速推進的時期,政府政策已明確城市化率的提高要以中小城市小城鎮擴容為主,中小城市有快速發展的需求。中小城市靠國家直接投資的成分較小,大型企業占比重較小,一般以中小型企業、民私營經濟為主。隨著城市化的推進,中小企業越來越成為中小城市發展的主導力量,對民間金融有著巨大的需求。
(二)金融環境
一方面,中小城市是正規金融覆蓋的較薄弱地區。國有大銀行在中小城市的分支行缺乏靈活性、自主性,對中小城市占主導地位的中小企業開展業務有更大的局限性,同時中小城市的企業上市比率又較小,那里對民間融資活動有更迫切更巨大的需求,也容易造就民間融資活動的活躍。另一方面,多層次的金融體系沒建立起來,金融市場不規范,在巨大的融資需求下,高利驅使,投機盛行,各種合法的、非法的機構都試水民間金融。即使合法機構在經營過程中,也有諸多不規范的操作。
(三)制度環境
中小城市創業制度、金融創新制度較薄弱,同時,政府在執行制度過程中,常易出現執行過度或不作為的現象。這都容易導致中小城市民間融資難以有個健康發展的環境。
(四)公眾對金融對民間融資的認知水平和金融意識水平較低
這在中小城市民間融資機構魚龍混雜的情況下,很多人容易受高利貸賺錢效應而介入非法的金融活動中,而當這些非法集資崩盤,他們又容易對民間融資持一概否定的態度。
三、中小城市民間融資特征
第一,中小城市民間融資需求巨大,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中小城市發展對民間融資有著天然的巨大依賴性。第二,建立在一定的親緣、地緣、商緣關系基礎上的親友圈互助性融資和相互推介拉攏介入民間金融的形式較常見。第三,民間金融在經濟環境、制度環境不完善、公眾金融意識水平較低的中小城市難以避免機構的良莠不齊,投機運作、套取資金、圈錢、關聯貸款等道德風險容易滋生。第四,中小城市融資機構有很強的地域性限制,難以做到機構之間或內部資金互助、分散風險。其自有資本實力小,基礎薄弱,也導致抵御風險能力差。第五,民間融資市場處于彼此分割的狀態,資金、信息難以自由流動,致使無公開透明競爭而利率較高,市場無序,同時也使政府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監管。
四、關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的建議
民間融資亂象叢生的一些中小城市在打擊非法融資的重拳下,健康的民間融資秩序并沒建立起來。一些合規的民間融資機構也像在走鋼絲一樣,擔心觸及政策紅線,同時也因危機后公眾在對民間融資的恐懼、不信任,民間融資正常發展受到一定限制,這使資金饑渴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非法集資亂象受“堵”受“殺”是好事,但民間融資更需要“疏”需要“立”。
(一)完善法律法規,界清非法集資界限,確立民間融資合法地位
在當今復雜的經濟形勢下,不應按照原來一刀切的“高于銀行同期4倍利率”或“吸收存款人數”定性非法集資。有些企業是向特定對象直接融資,如在親友圈內或經親友圈推介的,而且投向實業,企業資產負債比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存款人對貸款人了解較透徹,即使人數多,也不宜一概定性為非法??梢赃m當界寬非法集資,根據其投向、利率、資產負債比、人群范圍綜合界定。同時要以清晰明確的法律確立民間融資的合法地位,制定非銀行放貸人立法條例,使民間金融從地下走向地上,陽光化、規范化非常重要,特別對于金融認知度較低的中小城市,以防重力整頓民間融資的情況下民眾從狂熱走向一味排斥另一個極端,以防合規的融資活動受此影響裹足不前。
(二)加強監管
加強公安部、央行、銀監會、工商部門、媒體的合作,有效監管打擊非法融資機構外,也監管合法的金融機構是否有變相融資。同時加強監管正規金融機構的信貸管理,防范銀行信貸資金流入民間借貸市場。另外要加強、激勵公眾監督檢舉。
(三)建立多層次的民間融資市場,多方位引導民間融資
第一,在各種協會互助會基礎上,建立中小企業合作性金融機構,充分利用內部相互監督機制,同時充分發揮閑余資金的更大價值。第二,鼓勵民間資金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財務公司、社區銀行、村鎮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發揮這類機構靈活性、信息獲取優勢。第三,中小城市可引入已成功的、獨具有特色、專為小企業服務的小銀行,如浙江泰隆商業銀行等。在督促本地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加強對中小企業服務同時,也有助于本地銀行向成功者學習。第四,引導民間資金參與地方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的增資擴股。第五,引導和推進金融擔保公司、典當行等機構在規定業務范圍內大力開展業務。第六,建立民間融資中介服務機構,給需錢者和有閑錢者牽線搭橋,提供信貸信息、法律政策咨詢、合規操作與風險防范咨詢。
(四)通過制度創新、業務創新、渠道創新,引導民間資金供需接洽
充分利用和挖掘各方優勢,進行創新。大銀行有資金優勢,在中小城市業務覆蓋面小,有較多的閑余資金,可允許大銀行向小銀行、小額信貸公司等機構“批發”放貸,再由這些小金融機構向小企業分散放貸。銀行同時有自身的資信優勢,在此基礎上創新服務業務,可以搭橋貸款,為民間借貸的雙方牽線搭橋、充當監督與見證。銀行也可以在民間融資中充當中介提供更多的服務,如結算理財、現金管理、擔保見證、風險識別與控制等。各種協會和互助會有聯誼優勢,內部相互之間信息較充分,可在此基礎上建立中小企業合作性金融機構??梢岳谩俺鞘泻献靼l展峰會”及其他跨區的會議等,推動中小城市優秀企業、優秀項目跨越地域限制,在更大范圍內融資??梢砸哉疄橐龑?,組建產業投資基金,吸引社會資金進入。
(五)成立民間借貸平臺
1.可依托市工商聯,與城市商業銀行、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或中小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力搭建“民間借貸”平臺。平臺為資金供需搭橋,并通過自己的金融相關團隊,為雙方做出可信認證,甚至可以為貸款企業做擔保。
2.創立民間金融產業園區。針對民間資金的難監管性,建立一個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金融產業平臺。匯聚于此的民間金融機構在此氛圍下,自身將有動力規范業務、提升自身實力、商業信譽。園區監管將逐漸呈現透明化,對客戶的競爭也趨于透明化、市場化、有序化,有助于民間利率合理化。
3.可通過政府相關部門或授權機構建立“同城貸”網絡平臺。平臺促使民間借貸活動更加透明化。通過平臺可方便地了解各方面的貸款信息,進行信貸咨詢,可以集中比較找到適合自己的融資對象融資方式。
(六)強化信息披露、宣傳普及金融常識
金融、公安、政府、工商等部門可通過單位信息欄公布金融信息,在官方網站開辟民間融資機構信息通報、金融常識、金融咨詢、金融論壇等專欄,并通過媒體宣傳,讓眾多百姓知曉。對于重大的事件,可由公安部門群發短信通告,讓百姓知曉風險,也利于群眾反饋,為進一步規范金融市場提供有利的線索。此外,可組織大型的“民間理財沙龍”的活動,組織陽光化操作的民間借貸機構與市民面對面,宣傳金融常識同時,有利于提高外界對民間借貸行業的信任度。
參考文獻
[1]張?;?我國民間金融發展研究[D],湖南大學,2009.
[2]相玲,張曉霞.規范引導民間集資行為 鼓勵中小企業融資創新[J],浙江金融,2011.3.
作者簡介:孫靜(1977-),女,河南安陽人,2002年畢業于東北財經大學,現供職于安陽師范學院,中級職稱,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投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