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隆
經過綿綿的陰跌,大盤已經跌到了1850點至2050點之間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區域,這個支撐帶必然會對大盤形成支撐,但如何將疲弱的大盤托住,確實是撲朔迷離。但一般情況下,大盤會有三種方式在強力支撐帶企穩。我們分別討論,靜觀大盤動向。
由于大盤遇到的是一個成交密集的支撐帶,這個支撐帶大約有200點的空間,也就是1850至2050點之間。因此,大盤最常見的獲得支撐的方式,就是在這個支撐帶的上沿企穩。這就是筆者要講的第一種方式。從投資心理上來看,當指數即將遇到強力支撐時,會有大量的投資者會選擇在支撐的上沿入場,期待能夠抄在指數的底部,這樣就會出現指數在2050點左右遇到較為有力支撐的現象,最近上證指數圍繞2050點上下波動就正是投資者這一心態的體現。但目前唯一不足的就是,成交量目前沒有出現大的增長,投資者的分歧較大,很多的投資者在2050點一線沒有大膽的高倉位進入,可能以輕倉試探為主。未來,如果在2050點一線出現一致的大量的買盤,大盤才有可能在這一點位企穩。
第二種大盤企穩的方式就是大盤指數下跌深入進了1850點至2050點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指數會尋找究竟到什么點位會獲得支撐。這是最難測的一種方式,按常規方式和投資心理在支撐區域的下沿會是最強的支撐點位,也是投資者最期盼入場的點位。但這樣明顯的利好的點位,在大盤的實際運行中,是很難能夠讓投資者把握到的。市場中的主力或提前抄底的投資者往往在支撐區域的下沿沒有到達之前就已經逆轉了大盤的趨勢。這種模式就是區域支撐帶的固有特點。
第三種大盤企穩的方式,也是空頭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大盤指數將瘋狂地跌穿支撐區域,引發市場高度恐慌,導致拋盤涌現,大盤出現放量破位下跌的態勢。而當整個市場一片悲觀的時候,大盤卻奇跡般地反轉回升,迅速回到支撐區域內。這是一種假破位,真支撐的模式,這種模式無論是對于大盤還是對于個股,都會經常出現。雖然投資者往往能夠想到這種走勢可能是假破位,但面對放量大跌的局面,敢押賭假破位的投資者還是極少,這種心理瓶頸還是很難突破的。因此,破位后反轉出現真正企穩的局面是最富有戲劇性,也是最具有真實性的。真正的底部往往無法預測,逆市場大眾心理而思考或是行動,是最難的。
根據以上三種筆者分析的大盤企穩的模式,筆者認為大盤目前進入了最復雜的階段,最糾結的時期,一部分個股紛紛創出新低;一部分個股剛剛開始下跌;一部分個股卻開始上漲,各種亂象的存在,投資者的投資標的及投資策略極難確定。如果投資者在這個時期進行操作,選股將是一大難關,選股后的買賣操作時機,又是一大難關。但是不操作,眼見形形色色的上漲股,對投資者又是莫大的誘惑。因此,這個時期,對于投資者的分析及操作,以及心理的成熟,都是很好的提升和鍛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