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長期任教高年級,2012年秋學期,根據(jù)學校工作需要任教三年級,面對諸多落差很不適應,特別是糾結(jié)于三年級的起步作文該如何教。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來說,作文是一道關鍵的門檻。如何指導學生起步作文,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打好學生的寫作基礎,使學生能夠自由表達,歷來是教師們要重點突破的難題之一。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對策,更好地進行起步作文教學,筆者和年級組的同仁一起邊實踐邊研究,有了一些感悟與心得,不揣淺陋,在這里與大家分享。
一、準確定位,明確目標,給孩子起步的方向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根據(jù)課標要求和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能力準確定位,給孩子明確的習作目標,以免讓學生茫然無措,不知道如何下手。
比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習作2”是《我的自畫像》,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習作訓練,把畫“自畫像”和寫“自我介紹”緊密結(jié)合起來,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習作,從而對作文漸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材內(nèi)容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部分是《我的自畫像》的文與圖。小作者抓住特點,為自己畫了一幅畫,描述了圖畫中的自己,還寫了自己的身材、長相、表情、性格和愛好。第二部分點明了本次習作的內(nèi)容和要求。可是在研讀例文時我發(fā)現(xiàn),這篇例文偏離了此次習作的訓練點——有序有重點地描寫外貌,而是比較散,看似有條理地寫了自己的身材、長相、表情、性格和愛好,但是給人感覺描寫無序,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為了給孩子們明確的方向,根據(jù)教材特點和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我們把這次習作的目標定為以下幾點:①幫助學生了解外貌描寫的意義。②指導學生寫人物的外貌時,要有順序,抓住重點來寫,嘗試練習通過想象和具體的事例由表及里地觀察人和由表及里地描寫人。③培養(yǎng)習作的興趣和自信,讓孩子愿意習作、熱愛習作。根據(jù)這個習作目標,我們毅然摒棄了例文,而選用了孩子們熟悉的三本童書《長襪子皮皮》、《神奇的房子》和《淘氣包馬小跳》中的相關外貌描寫片段,進行有層次的作文指導,從而給孩子明確的寫作方向和目標。
二、豐富活動,激發(fā)興趣,給孩子起步的興趣
讓學生喜歡上作文,將寫作當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去做,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認真研究的一項課題。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級的造句、寫話要高出一個層次,學生剛剛接觸總感覺無從下手。此時,培養(yǎng)并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不管是習作還是練筆,我們遵循興趣這個第一原則,開展豐富的活動,引導學生感知具體形象的事物,進而產(chǎn)生表達的興趣和愿望,從而實現(xiàn)在活動中先觀察后動筆,先實踐再作文。
例如,根據(jù)三年級上冊“習作1”的開放作文,我們帶領孩子做了游戲“猜猜看”:教師把一面鏡子放進盒子里帶進教室,先讓學生猜盒子里的東西,接著告訴學生盒子里裝的是自己最喜歡的人,并讓同學們上來看。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和老師的表情,特別是上來看的同學的動作表情,指導學生有順序?qū)懴聛怼:⒆釉诨顒又畜w驗、觀察,“我手寫我心”,很快一篇篇佳作就誕生了。再比如,我們結(jié)合學校“快樂星期三”活動指導學生起步作文,效果很好。“室外夾球跑”時指導學生寫出自己夾球時的動作,“水果拼盤”時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所拼果盤的樣子,“胡蘿卜搭建”時寫出小組合作是怎樣有序搭建的等等,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觀察、體驗、分享……不僅愉悅了身心,而且激發(fā)了習作興趣和愿望!
三、有效指導,扎實訓練,給孩子起步的方法
一直以來,我們都倡導初學寫作應寫“放膽文”,但實際上,對于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的學生來說,若沒有必要的寫作指導,他們會覺得茫然無緒,無從下筆。就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若沒有必要的護持,很難很快學會走路。在起步作文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導“看”、導“想”、導“寫”、導“情”,讓學生在引導、扶持中慢慢學會寫作。
1.導“看”,讓學生用心觀察。學會觀察是三年級學生起步作文的前提,因此在習作指導時,我們要有意識指導學生學會用心觀察。例如,三年級上冊“習作3”就是一篇描寫景物加動物的練筆。在指導習作時,首先讓學生學會看圖,能有序觀察景物,把景物描寫下來;然后再加上小動物,使景物更加生動。在這里,觀察的順序很重要,用心觀察景物的特點也很重要,有了用心的觀察,孩子寫起來就不難了。
2.導“想”,讓學生豐富想象。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之外,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jīng)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激發(fā)想象的情境,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三年級上冊“習作2”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發(fā)揮想象,用新奇的比喻來描寫五官,這樣就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習作3”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課件展示天空、小河、草地的美景,激發(fā)學生形象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會充實而生動。
3.導“情”,讓學生情動于衷。“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有感情的作文才顯充實,才有內(nèi)涵,才能讓心靈飛翔,才能使讀者感動。這里的“導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要善于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情感,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走近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二是要指導學生寫好真情實感,讓學生學會關注自己的內(nèi)心,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我手寫我心,學生的作文就會充滿情感。
4.導“寫”,讓學生學會模仿。學生收集到豐富的素材,還要通過語言表達才能成為文章。三年級學生習作的一大障礙恰恰是不知怎樣寫。面對孩子起步作文表達的困難,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可資借鑒的范文或材料,指導他們在模仿中學會表達。常用的模仿方式有:(1)“連詞造句”式模仿。學生初學習作時,教師除了寫下水文引路外,還可以根據(jù)命題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相關詞句,供學生合理選用。(2)“讀寫遷移”式模仿。教師根據(jù)訓練目標,在課文中尋找讀寫結(jié)合點,并進行系統(tǒng)的遷移式模仿寫作訓練。例如,《北大荒的秋天》“總分”的構(gòu)段方式是寫作的常用結(jié)構(gòu)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模仿。(3)“相互修改”式模仿。在相互修改作文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修改前,他們必須揣摩作者的命題立意、謀篇布局、遣詞造句,因此,批改一篇作文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動態(tài)創(chuàng)作的過程。實踐證明,學生互相修改作文,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習作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四、提供平臺,賞識激勵,給孩子飛翔的翅膀
三年級學生剛接觸到作文,點滴成功都會激起他們巨大的寫作欲望,給予他們充分的寫作信心。一旦有了信心,他們就會知難而進,不斷進步。因此,教師要從激勵的目的出發(fā),對孩子們的習作給予多種形式的賞識鼓勵,并提供展示的平臺。
1.利用評語進行鼓勵。作文評語應盡量多用鼓勵式、商量式、談心式、啟發(fā)式語氣,對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孔之光,都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及時指出并加以表揚。尤其是對后進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肯定和鼓勵,使學生感到作文不難,不再畏懼作文,從而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
2.班內(nèi)范讀進行賞識。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的作文,努力將學生作文中的亮點找出來,用符號標出,然后讀給孩子們聽。哪怕是一個好詞、一個好句、一個精彩的題目、一個漂亮的開頭、一個出色的結(jié)尾、一種獨特的構(gòu)思……都可以當作范文拿出來展示。每次作文從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找出其亮點,給予大力肯定,就樣會使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進而激發(fā)出寫作的興趣。
3.習作發(fā)表體驗成功。學生寫作的最大喜悅莫不是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所以對學生的習作我們經(jīng)常幫助修改,鼓勵他們積極向報刊投稿,幫助學生體驗習作發(fā)表的快樂。此外,為了讓更多孩子有這樣快樂成功的體驗,我們還在班級辦好“習作園地”和“佳作欣賞”專欄,把優(yōu)秀的習作張貼上墻,供全班學生學習欣賞。
(黃健,南京市芳草園小學,2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