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魯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2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投融資監測報告》,對2012年上半年的電商投資情況做了細致的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整體投資熱度相比去年同比有所減弱,而相對來講,細分行業更受投行青睞。
2012年上半年監測到的已披露的中國電子商務融資事件共有25起,其中風險投資24起,總額逾59.6億人民幣;IPO 1起,募資總額7.6億元。
資本熱度整體下降 電商仍有進步空間
互聯網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在全球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網絡經濟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電子商務企業則成為這次全球經濟發展大潮的主角。在經濟運行中,資金問題一直是電子商務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2012年上半年,資本對電子商務的追逐相對保守。在2011年電子商務融資規模瘋狂增長之后、中國電子商務企業估值已偏高,再加上國際融資環境的趨緊,整體融資熱度有所下降。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2012年上半年監測到的已披露的中國電子商務融資事件共有25起,其中風險投資24起,總額逾59.6億人民幣;IPO 1起,募資總額7.6億元。
上半年融資在3月在達到峰值,融資總額達到22.63億元,大幅超過其他幾個月份的融資額度。在第3月,以優購網為代表的鞋類B2C獲得百麗集團投資2億美元,標志著電商細分領域受到資本關注。而唯品會的成功上市,則表明風險投資機構對于奢侈品電商具有良好前景的判斷是正確的,成功發行IPO后,唯品會可迎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對此,周翔分析認為,金融危機使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提高,因此電子商務所具有的價格優勢能夠吸引一定的客戶群,搶占商場的市場份額,中國電子商務還有進一步成長的空間。
在細分行業方面,鞋類B2C的融資金額占全行業(25.8%),位列全行業第一位,手機B2C網站占全行業(23.4%),排在第二位,之后則是電商服務商(12.8%)、奢侈品(11.2%)等。
細分領域估值較低 存較高投資空間
2012年上半年,細分電子商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立,各類細分領域均有領頭羊,可以預見,未來中小垂直自營類電商精耕細作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電商企業在融資金額及數量方面均刷新同期記錄,同時,融資金額方面同比大幅擴大,電子商務中心發布的檢測報告顯示,在細分行業方面,鞋類B2C的融資金額占全行業(25.8%),位列全行業第一位,手機B2C網站占全行業(23.4%),排在第二位,之后則是電商服務商(12.8%)、奢侈品(11.2%)等。
數據顯示,鞋類B2C和手機B2C的融資金額位列全行業第一位和第二位。原因是中小垂直自營類電商是未來B2C市場發展的主流方向。B2C細分市場中壟斷性企業還很少,通過對細分市場的開發,企業能獲得較好的發展空間,估值的上升空間也較大。作為電商細分行業的代表,鞋類B2C和手機B2C顯然受到了資本的追捧。
周翔表示,隨著行業內大型B2C網站的融資完成,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中國B2C在資本的運作下紛紛走向IPO,從側面也體現出投資B2C的熱潮已經開始下滑,但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細分領域中,仍存在投資機會。并且由于這些細分領域的電商企業目前估值仍然較低,有較高的投資安全邊際。
2012年第一季度,投融資金額較去年同期上漲24%。2012年第二季度,投融資金額較去年同期下降71.3%,下降幅度較大。
同比數額大幅下降期待回暖后機會再臨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Q1中國電子商務融資事件共有13起。其中風險投資12起,總額逾21.07億人民幣;IPO 1起,募資總額7.5億元。2012年Q2中國電子商務融資事件共有12起。其中風險投資12起,總額逾29.18億人民幣。
從數據可以看出,2012年第一季度,資本對電子商務的追逐依舊升溫。投資金額較去年同期上漲24%。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電子商務融資市場投資熱度仍保持一定熱度。但投資金額較去年同期下降71.3%,下降幅度較大。
第一季度,以唯品會為代表的奢侈品B2C的成功上市,標志著二級市場仍然對電子商務企業保持一定熱度。但從第二季度開始,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的資金鏈開始有趨緊趨向。主要原因是風險投資的后繼不足與自身盈利能力較弱引起的。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網盛生意寶總裁孫德良認為,造成互聯網企業泡沫的根本原因在于實體經濟的悲觀預期。中國互聯網恐怕有泡沫破裂的風險。
而周翔也表示,歐美市場中似乎立馬重現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時場景——股市停止了交易、互聯網公司崩盤,整個硅谷陷入了一片失控和訴訟中。但隨著風險的釋放,經過行業洗牌后,優質的企業會存活下來。隨著2012全球經濟的轉暖,大消費概念下的電子商務企業仍然有可能得到不錯的投資機會。
2012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投資主要以外幣為主,已經披露的外幣投資金額占全部融資的51.4%,相比于外幣投資而言,已經披露的人民幣投資金額占總額的30.7%。
外幣融資占多數 回報空間是吸引力
一直以來,海外融資都是中國電子商務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之一。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企業獲得了來自海外投資公司的投資。海外融資不僅能為處于成長期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獲得寶貴的運作資金,也能加強中國電子商務企業與國外機構的合作。
據悉,如今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海外上市,普遍采用“VIE”結構,從2000年開始,通過VIE結構實現海外上市的國內企業約為250家,其中在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市場上市的中國企業,幾乎全部采用了VIE模式。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投資主要以外幣為主,已經披露的外幣投資金額占全部融資的51.4%,相比于外幣投資而言,已經披露的人民幣投資金額占總額的30.7%,與中國互聯網行業相同,中國互聯網投資仍以外幣為主。
周翔分析,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相比于國外成熟的企業來說,整體上還處于初升階段,整體估值還偏低,投資回報的空間較大,這也是持續吸引國外風險投資進駐的原因之一。
從地域分布情況來看,電子商務企業融資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其中,北京排名第一,上海緊隨其后。
一線城市高度活躍 經濟發達是主因
經濟形勢的向好也是電商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大城市的電子商務企業順應居民消費能力上升的潮流,便也受到越來越多資本的追捧。
報告顯示:從地域分布情況來看,電子商務企業融資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其中,北京發生10起電子商務融資案例排名第一,上海發生6起融資案例緊隨其后。
調查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多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省市,且電子商務配套產業環境良好,主要與其這些地方環境承載能力較強、政府扶持力度較大、經濟和人口聚集條件較好有關。周翔表示,經濟的發達使這些地方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交易、金融、物流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也較為活躍。
在2012年上半年電子商務企業的單筆投資中,單筆投資金額主要集中在1億元至5億元這個區間。
風投不再盲目
中小網站或將面臨淘汰、并購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上半年電子商務企業的單筆投資中,單筆投資金額主要集中在1億元至5億元這個區間,這也代表了2012年風險投資投資電子商務行業不再追求盲目估值的提升,而更重視價值發現,投資具有潛力的細分行業公司。
2012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投融資是市場仍屬于活躍期,上市是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的最終目標之一,對于底蘊不深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來說,上市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如果上市獲得很大成功,該企業也會擁有極強的行業競爭力,對此,風險投資在企業上市的道路上必不可少。
在新增網站融資的同時,原有網站也有部分關閉。另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顯示,2012年上半年相當一部分的電子商務網站以改版、調整、維護或其他理由暫時停止營業。盡管停業網站多以地方小型團購網站為主,但是大型電子商務網站的地方站點也有相繼關閉的情況。
對此,周翔表示,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電子商務的融資額度將大幅縮減,部分中小型電子商務網站將面臨淘汰或被并購。團購的相互并購,融資緊張將是2012年的主流趨勢之一。
●鏈接
部分企業融資案例
唯品會
奢侈品電商唯品會于3月23日登陸紐交所,交易代碼為“VIPS”。高盛和德銀將擔任此次IPO的主承銷商。
IPO(首次公開募股)發行價為6.5美元,該發行價比之前宣布的8.5至10.5美元的定價區間下限下調了23.5%。唯品會表示,本次計劃發行1100萬股,附加15%的超額配售權,融資規模達7150萬美元。
小米科技
6月26日,小米創始人兼CEO雷軍宣布,小米已經完成第三輪融資,總額2.16億美元,公司整體估值達到40億美元。加上此前兩輪小米融資的1.31億美金,小米公司短短兩年,已經融了3.47億美金。
新的融資將被用于改善手機硬件生產的資金鏈。小米今年Q2(二季度)有了正常的商業利潤,利潤率百分之十幾左右。
隨著蘋果為代表的智能手機的優異市場表現來看,風險投資機構有理由相信,在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的今天,小米科技的成長空間十分廣闊。
拍鞋網
3月26日,鞋類B2C網站拍鞋網宣布獲得高盛(Goldman Sachs)和海納亞洲(SIG)千萬美元級A輪融資。拍鞋網A輪融資去年年底已接近Close,本輪融資金額為3000萬美元。拍鞋網在2011年與經緯、紅杉、KPCB等資本都有接洽,最終選擇了高盛集團和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兩大美元基金為機構投資者。
據悉,拍鞋網的母公司為2002年成立的鞋類B2B平臺中國鞋網,而中國鞋網則有效整合了從鞋機、鞋材、生產輔料、成品鞋制造等產業鏈資源,鞋服類企業大部份都是中國鞋網的會員,這種同供應商的深度合作關系是競爭對手短時內無法復制的。
風險投資機構表示,拍鞋網的商業模式很獨特,并且公司運營富有成效,未來前景較好,拍鞋網的后端鏈條完善。電子商務細分行業擁有較優秀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