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仍有無數的人滿懷希望的預測底部的到來,所以底部似乎還沒有來。底部來時,不會有這么多的聲音,應該是死一般的寂靜,要么是因為多數人已經心死,要么是因為還活著的人的恐懼,要么是一小撮勇敢的人偷偷買入,卻也不敢大肆宣揚,因為,他們第二天就可能死去。
又出現個新詞,曰為玫瑰底,比所謂鉆石底少了些直白,多了分浪漫,但又如何,溫柔鄉,或許就是英雄冢。
經濟還看不到底,政策還看不到出路,現在支持底部最多的理由便是低估值,而在分析之后,能發現這也是站不住腳的。
一是莫尼塔的分析。摘要如下:
傳統市盈率估值可能受到盈利周期性波動的干擾,而從盈利的角度也很難去解釋市盈率出現的趨勢性的大幅波動。Robert J. Shiller 教授以10年為周期的盈利均值為基礎計算長期市盈率變化,由于去除掉了盈利周期性波動額的影響,該指標可以更好的衡量股市估值在長周期的波動情況。將此市盈率計算方法應用到A 股,計算結果顯示:當前全部A 股/去除銀行板塊市盈率分別為21.1/25.8倍;A 股2001年以來歷史最低估值水平分別為19.7/19.9倍;當前標普500指數市盈率為21.4倍。盡管A 股估值確實已經處于歷史上非常低的水平,但是去除銀行的A 股估值仍顯著高于歷史低點和美股水平,因此長周期內,判斷A 股估值見底仍缺乏可靠依據。
另一分析是,將交易軟件按PE和PB分別排序,簡單統計后發現,目前A 股PE 低于30倍的還不到1000個,PB低于2.5倍只有1000個,這說明在目前的點位下,半數以上的個股仍不便宜,A 股結構性問題嚴重。從A 股整體估值看,現在確實處于歷史底部,但是,目前近2400只A 股里邊,PE在20倍以下的,竟然只有450只;30倍以下PE的也只有850只,40倍PE以下都還占不到全部A 股的一半,很明顯,大部分A 股的估值仍然很高。從PB 的角度來看,1.5倍PB以下的只有450只,2PB以下的不到一半,這同樣表明大部分A 股估值不低。
看看,還有何話說?
僅從直觀的盤面觀察看,中小板和創業板迄今尚未有像樣的調整出現,而大盤卻在銀行股的帶領下不斷創出新低,甚至現在,還能在不良貸款悲觀預期下再下一城,此番情景,還有哪個領域能有維持高估值的理由呢?
調整到目前,市場對于實體經濟下滑及實體企業盈利下降的預期逐漸得到修正,雖說不一定預估充分,但也差距不大,這似乎是今年以來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而在殺盈利之后,殺估值卻遲遲不來,莫非要等到四季度大小非集中解禁不可?難以理解戴維斯雙殺,那一刀何時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