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杰
摘 要:路基施工在整個公路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路基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公路的安全性、穩固性及其使用壽命,因而公路路基的施工技術值得重視和探討。本文對公路路基施工的主要技術要點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路施工;路基;技術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020-01
路基在公路建設中有基礎性的地位,其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整個公路的施工質量。路面直接承受行車的外力作用,而路基的堅固與否直接關系到路面的堅固程度,沒有穩固的路基,路面將會十分脆弱,公路的使用壽命將大大降低。因此,路基的強度和穩定程度,是保證公路健康持久工作的基礎。所以,施工人員必須高度重視路基建設中壓實、排水、防護等技術要點。本人根據工作經驗及調查研究,現就公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技術問題進行探討。
1 路基填土與壓實
路基填料和壓實過程中的操作和技術掌握對公路路基的安全性、穩固性、持久性有著重要作用。公路路基具有蔓延性,與土地、與空氣接觸時間長,接觸面廣,常年經受氣候、水文、車輛行人等外力作用影響,這些是人力無法改變的。要想提高路基堅實度,還要從技術層面入手。首先要強調的,就是路基的填料強度與壓實程度。
1.1 路基填料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路面層以下0~30 cm路床的填料不應低于8,等級相對較低的公路,施工單位也應盡力按照以上標準。如果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無法達到上面提出的標準,則應通過其他方法解決。主要有以下技術手段:(1)可通過添加石灰來穩定路基土。石灰有改善土質的作用,如果當地的路基土土質不佳或含水量較高,則可以添加石灰的方法解決。(2)可摻進粒料。如果施工現場碰到地下水位較高的情況,則可以摻進粗質的沙礫、爐渣、碎石土等粒料,因為它們的密度對含水量的變化不敏感。
填料時布土方案也十分重要。施工人員應該根據土場位置和地理形態制定合理科學又經濟適用的運土路線。布土應有規則進行,從取土場把土運到施工現場,放土應從一段開始,左右相對堆放,前后規則地排成行,土堆之間距離應平均。這樣精細地規劃布土位置,可以有效提高鋪土效率,有利于對攤鋪厚度進行把握。
1.2 路基壓實
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檢測的指標中,路基壓實度是重要的指數。路基壓實度是指土體被壓實工具碾壓之后的密度。壓實度高,則密度就相對較大,這樣路基的質量就越高。要想使路基壓實工作達到最佳,首先,要重視壓實工具的選擇。一般,重型壓實機能夠幫助我們很好的逐層鋪筑和壓實。相對于輕型壓實機,重型壓實機的壓施工更大,更易達到最大干密度,同時更有助于使含水量達到最小。通過最佳壓實次數和最佳壓實功的雙重保障,有利于保證路基壓實很好的完成。其次,土體的含水量也要按照相關要求,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對壓實效果的影響很大,土體含水量要嚴格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的范圍內。在這一狀態下,土粒間引力較小,水膜可以產生一定厚度,可以起到潤滑作用,一旦外部施力,就容易產生土粒之間的運動。土粒經過充分的摩擦運動,可以最大程度地達到土粒位置的最緊密、最合適狀態,這樣壓實效果就相對較好,土體的穩固性就強。
壓實過程中,土體應達到最佳含水量,尋找土體的硬塑狀態。如果含水量過大,應采取晾曬風干等措施進行風干,待土體中的水分充分蒸發,致合適的含水度時再進行碾壓。當出現過大含水量時,為了能達到最佳含水量.可以采取晾曬風干等措施,然后再進行碾壓。
2 路基排水技術
基排水要從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兩方面入手,路基排水旨在針對不同的水源設置相應的排水設施,把影響路基強度和穩定性的水排到路基范圍以外,將土的濕度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只有這樣才能為路基提供一個干燥的環境,才能保證路基和路面在常年的自然與人為外力作用下保持較好的穩定性和承重能力。
2.1 地面排水
通過設置邊溝、截水溝、排水溝、急流槽、倒虹吸、渡水槽等設施,可以將路面的降水迅速排除,可以有效減少雨水滲透和沖刷。路面排水要做好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兩項工作。集中排水是在公路外側設置攔水袋,每20~50 m設置一個泄水口進行排水。這種攔水袋以水泥混凝土和現澆瀝青混凝土原料為宜。路線縱坡小于0.3%的長路段則適宜分散排水。同時,也要做好排水設施的防護工作,定期清理路邊雜草和垃圾,避免路邊生物過度生長,影響排水功能。
2.2 地下排水
影響路基強度及穩定性的出了看得見的地面水,還有看不見的地下水。要保證路基的地下水被正常排出,可以通過設置盲井、滲井等設施來對路基進行防護。盲溝可以有效防止層間水流向路基,防止路基邊坡坍塌和毛細水上升。滲溝可以使地下水滲透到溝內,然后把匯聚的水排到滲溝外。近年來新的排水材料不斷出現,其中軟式透水管已經被許多施工單位運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 路基的防護技術
3.1 植物防護
在國家綠化、環保工作大力發展的大形勢下,植物防護應得到高度重視。利用植被穩定邊坡可以在防護路基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這種方法就是生態學上所說的邊坡生態防護法,這種方法在坡度較緩或風化較嚴重的巖質邊坡效果明顯。植物防護與傳統的坡面工程防護措施相互配合,可以對邊坡坡面進行長期性的防護,保證坡面的穩定,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少人工工作量,降低維護成本。
植物防護,包括植草、植樹等。在邊坡坡度低于1∶1.25,容許地表水流速0.4~0.6 m/s,坡度在6.0 m一下,適宜植草,植草時將草籽加土攪拌,均勻地播種在表土適當松軟的坡面上,必要時,可以人工鋪墊適當厚度的土層,一般以5~10 cm為宜。早熟禾、兩耳草等草類根系發達,非常適宜坡面防護。在坡度較大的坡面上,或巖層風化較嚴重的地區,則最好通過鋪草皮來養護。
3.2 工程防護
路基防護工程施工采用大型機械化施工,從環保和環境要求出發,首先應做坡面形狀的處理,避免出現刀削似的痕跡,挖方邊坡的坡面與地面的結合部位應采用變化的坡率并盡可能作成弧形。邊坡如果較高,最好通過砌方形、菱形、打仗型、M型的框格石坡,并種上植被加以防護。
在不適宜生長植被的陡坡面上,植物防護無法奏效,工程防護則可以起到強大的保護作用。工程防護的主要技術手段就是建筑坡面護墻、灌漿、勾縫等措施。其中勾縫應保證采用1∶2的水泥漿或1∶0.5∶3的水泥石砂漿。
4 結語
路基施工關鍵技術對于整個公路的承受力、穩定性、使用壽命有著重要作用,為了保證公路工程的質量,必須高度重視路基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和核心技術及方法。近年,我國的公路路基工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同時也有很多技術難題有待解決,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更加注意總結和研究,從而為提高公路工程質量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韓冰.淺談公路路基施工[J].青年文學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