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和公路行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公路專項資金量的大量增加,資金安全使用的風險加大,公路行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審計風險及其控制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研究行業內部審計風險的出發點和歸宿是為了防范和控制審計風險,從而使公路資金能發揮最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好地服務于公路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審計風險內部審計檢查風險控制措施
一、審計風險的含義及其特征
正如絕大多數職業一樣,審計是一項需要依據經驗和專業知識進行判斷的經濟活動,當然就存在著判斷不準確并引起嚴重后果的風險。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的觀點是:審計風險是審計程序未能覺察出重大錯誤的風險。國際審計準則第25號《重要性和審計風險》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對實質上誤報的財務資料可能提供不適當意見的風險”。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2007年公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01號——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一般原則》,第十七條中對“審計風險”的定義: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正確地認識審計風險的特性,有助于對審計風險施以有效控制。在審計實踐中,盡管審計人員實施了合乎規范的審計程序和審計方法,獲得了相應的審計證據,但仍然存在對審計證據作出錯誤判斷的可能性。正確認識審計風險的可控性有著重要意義,我們可以通過必要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努力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從而達到提高審計質量的目的。
二、審計風險的構成要素及成因分析
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審計人員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因此除受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水平影響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外,還有和審計人員水平息息相關的檢查風險。檢查風險指審計人員通過預定的審計程度未能發現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上存在的某項重大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檢查風險是審計風險要素中唯一可以通過審計人員進行控制和管理的風險要素。
審計風險的形成受其如所處大的法律環境、現代審計對象的復雜性加大審計難度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有其主觀原因。一是審計人員自身素質的制約。審計人員素質的高低是決定審計風險大小的主要因素。目前審計人員隊伍水平參差不齊,綜合素質、識別風險、判斷正誤的能力還相對較弱,而審計經驗是審計人員應有的一種重要技能,它需要實踐的積累。但是審計經驗又是有限的,面對復雜多變的審計內容,審計經驗也會有失誤的時候。同時,光有審計經驗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在識別復雜的審計內容時也是不夠的。二是審計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和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審計是一種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的職業,人的因素至關重要,審計人員不能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審計工作,不能保持其應有的獨立性,審計人員缺乏審計工作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不遵守保密原則,對于某些重要問題過于忽視,單憑自己的經驗推斷和用以少量的審計證據為依靠發表審計意見,缺少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這些都將導致審計風險的提高。因此,增強審計人員的責任心,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是控制審計風險的關鍵。三是審計方法存在缺陷。審計職業發展到今天,行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審計職業界為了獲得更多的項目而開始打起價格戰或者有些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干脆鋌而走險,發表不符合實際的審計意見。除此之外,甚至放棄一些自己認為不必要的審計程序,抽取全部業務的一部分來進行審查,因而審查的結果必然存有一定的誤差,審計風險由此產生。
三、我市公路行業內審工作現狀
近年來,我市普通公路加快發展,地方重點項目、國省道改造、農村公路建設大規模實施,養護管理進一步規范,公路通行狀況明顯改善,行業社會形象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十二五”期間建設投資規模進一步加大,資金量大量增加,資金安全使用壓力也大幅增加,這對行業內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內部審計機構力量薄弱
近年來,伴隨公路交通的大發展,公路建養資金從縱向看大量增加,審計監督點多面廣,量大、種類繁多。而專業審計人員相對較少,極大地限制了審計工作的開展。
(二)內審權限有限及手段單一
內部審計是為加強和改善單位內部管理設立的機構,與國家審計相比,無論審計方式、審計手段、審計處理處罰、審計力量、審計組織管理、審計結果利用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內部審計的監督對象是有管轄權以及直接使用公路交通資金的單位,由于內部審計缺乏查詢的權限和手段,不能像國家審計一樣延伸到底,對有些問題會查不清楚問題的實質,不好定性,只能反映為“不規范”的表面現象,造成審計報告揭示的問題不深、用詞中性、定性模糊。審計內容僅停留在資金管理使用的合規性審計,注重于審查財務賬面資料,而未將財務審計與工程審計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認真分析,抓住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審計。
(三)內審處理處罰力度及結果的運用不夠
《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中第十二條規定:“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權力機構在管理權限范圍內,授予內部審計機構必要的處理、處罰權”。我們目前運用的處理處罰權手段主要有:責令停止違法違規行為,收回資金;清理收回投資及資產;停撥資金;調整賬務等。其他的如通報、罰款、建議對責任人的處理處罰、移送相關部門處理等方式運用較少,另外也沒有相關的處理處罰辦法。目前雖對限期整改也做出了要求,但由于審計報告揭示的問題不夠深入,處理處罰力度不夠,或處理處罰不夠逗硬,一些區縣和單位對此覺得無關痛癢,審計發現的違規資金比例雖逐年降低但相關問題未得到徹底根治。同時審計結果的運用不高,致使審計報告中反映的問題,沒有與相關部門的日常管理結合起來。
四、公路行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控制對策
(一)建立健全行業內審規范及標準,改進審計組織方式
建立健全行業內審規范及標準,強化內部審計崗位責任制、審計工作制度和審計管理制度,不斷提高內部審計的法制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改進改變以前基本依靠委托審計的組織方式,更多采取直接審計或直接審計與委托審計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審計工作,充分運用現代審計技術和工具。審計人員要從思想上、觀念上深入理解審計風險,改進審計方法,規范審計程序,監督評價并重,寓監督于服務之中。必須從被動性審計向主動性審計轉變,審計工作的重點必須從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控制轉變,審計內容必須由單一的項目審計向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轉變。樹立“防范重于糾正、制度促進管理、監督寓于服務”的審計理念。
(二)強化對委托審計的管理,建立審計風險責任追究制度
內部審計力量畢竟有限,除依靠國家審計和增強自身實力外,還要充分借助社會審計的力量,通過加強管理,加大監督面。要進一步完善中介審計機構備選庫和委托審計管理辦法。建立對中介審計機構審計報告質量的考核機制,將審計報告質量與審計經費及誠信度管理掛鉤。同時加強對委托項目的跟蹤管理,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實行審計終身責任制、審計項目終身負責制,并將審計風險與審計人員的懲罰結合起來,增強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
(三)完善內審機構建設,提高內審隊伍整體素質
從根本上說,防范審計風險關鍵要提高審計工作質量。而高質量的審計工作來自高素質的審計隊伍。審計能否真正發揮作用,不僅要有完善的審計行業標準來規范審計機構和人員的行為,更重要的是要建設一支合格的、高素質的審計專業隊伍。經濟社會與行業的發展對內審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業內審人才成為推動行業審計事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防范審計風險的有效措施。一是要改善內部審計人員結構。由于內審領域的擴展和審計層次的提升,原來單純的財會人員結構已不能適應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需要配備工程技術、行業管理、法律以及計算機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二是實行審計人員從業準入制度。凡是進入內部審計隊伍的人員必須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和從業資格,確保審計隊伍成為一支高素質的隊伍。三是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和交流。一方面行業要為內審人員知識結構多元化發展提供條件,促使內審人員不僅要精通財會、審計,還要具有行業管理、工程技術、法律和計算機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內審人員要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危機感,增強競爭意識,以適應現代行業內部審計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
總之,內部審計是強化公路行業管理,規范公路行業行為,實現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發展機制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們一定要強化內審的服務與監督職能,更好地服務公路行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簡介:譚曉忠(1981-),女,重慶人,就職于重慶巿公路局,財務處副處長,會計師。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