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面臨的主要挑戰,并從“全”、“量”、“嚴”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成本精細化管理挑戰對策
一、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成本精細化管理既是一種管理文化,也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它是在創新管理理念的基礎上,通過更加精確、細化的分析、定位、管理來達到成本控制的目標。國內外的實踐表明,推動精細化管理對于企業成本節約意義重大。
(一)精細化管理是企業應對運營成本上升的需要
企業運營成本的上升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融資渠道不暢、資本市場不發達以及長期以來的融資體制造成了融資成本上升;不斷上調的最低工資標準、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上繳養老保險等保險)以及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能源資源短缺與環境保護投入、治理成本的增加導致能源環保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進一步增加了成本上升的壓力。這些成本的增長,使得企業的支出不斷增加,一旦增加的幅度超過利潤增長的幅度,則會使得企業陷入發展的困境甚至出現虧損。而精細化管理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更加合理地確定某一時期資金、勞動力、原材料等的需求量,避免形成浪費,同時還能夠更加量化地預測未來的需求量,避免管理混亂帶來的成本上升,從而對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意義重大。
(二)精細化管理是企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北京工商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研究結果顯示,在當前企業轉型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倒閉率高達8%,是平時的2倍左右。企業要轉型成功,必須創新管理手段。精細化管理不僅能幫助企業達到成本節約的目標,而且能夠優化企業內部的組織流程,改變其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促進企業戰略、制度的落實,從而能夠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促進企業轉型發展。
二、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面臨的挑戰
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在實踐過程中,由于不同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內容有所差異,在實施過程中也會遭遇不同的現實問題,從而使得精細化管理面臨諸多挑戰。
(一)精細化管理的內容有待明確
成本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全面的、全過程的管理,不僅包括產品的設計,而且包括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和銷售所產生的成本,不僅包括生產成本,而且包括管理成本等其他成本。在實踐中,部分企業對精細化管理的內容把握不全,定位不準。首先,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和了解有失偏頗,部分企業僅僅重視原材料、勞動力等“看得見”的成本的精細化管理,而對管理成本等“隱性”成本視而不見。其次,難于把握精細化管理的重點內容,部分企業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秉承“一碗水端平”的理念,沒有根據企業成本支出的重點領域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在管理資源有限的條件下降低了精細化管理的可操作性。
(二)精細化管理的技術和手段有待改進
精細化管理需要定量化,需要信息化,然而,部分企業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難以達到上述要求。從定量化來看,部分企業由于會計信息質量不高,難于準確把握企業成本支出情況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使得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不牢。并且,在確定成本管理目標等定量化數據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系統的分析和預測手段,難以客觀把握企業成本變動趨勢,從而給精細化管理帶來了挑戰。從信息化來看,部分企業僅僅在財務、人力資源等方面上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尚未建立企業整體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也沒有完善各種輔助手段,從而無法為精細化管理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
(三)精細化管理的體制機制有待完善
首先,精細化管理的框架體系有待完善,表現在企業雖然強調推進精細化管理,但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沒有細化的、可操作的精細化管理方案,從而在實踐中存在諸多不明確之處。其次,精細化管理的組織結構有待強化,一般而言,企業通過戰略管理部聯合財務部等部門推進精細化管理,但在管理過程中,這些部門缺乏決策權,從而使得精細化管理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各種挑戰。
三、深入推進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對策建議
應對精細化管理可能面臨的挑戰,深入實施精細化管理策略,不僅要全,而且要量,要嚴,這樣才能使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
(一)從“全”著手提高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準確度
首先,要從全員的角度來推動成本精細化管理,要讓所有的職工都參與到精細化管理過程當中,并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從而形成精細化管理濃厚的氛圍,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其次,要從全過程的角度推動成本精細化管理,要從產品、企業生命周期出發,設計、完善成本精細化管理體系,避免形成成本浪費。
(二)從“量”著手提高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清晰度
首先,要明確成本精細化管理的“量”,要通過統計分析來明確精細化管理目標的基本現狀,如原材料采購成本的絕對值和增長速度等,要通過業務預算、財務預算來明確未來成本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其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量”進行動態的管理,通過建立信息化監控體系,將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值和實時數據輸入到這一系統中,并設置自動比較模塊,一旦目標值超過預設的臨界值就自動進行預警,并將相關的信息反饋到具體的責任人和管理者,從而使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
(三)從“嚴”著手提高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執行度
首先,要建立嚴格的責任分解與責任落實制度,要在對企業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進行嚴格分析的基礎上,將精細化管理的目標、任務分解到具體的崗位,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其次,要建立嚴格的量化考核機制,要將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和實踐中精細化管理的實現程度進行比較,明確其完成程度,并得出量化的考核結論。再次,要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對于精細化管理落實好的部門和個人給予薪酬、福利乃至于職稱職務上的獎勵,對未到達考核目標的部門和個人要追究其責任,給予懲罰。
作者簡介:張志樸(1980-),女,河北保定人,就職于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