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江蘇新遠程電纜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遠程電纜)正積極謀求登陸資本市場,并于日前確定了15元/股的發行價,對應23.08倍市盈率。
以15元/股的發行價計算,遠程電纜的上市又將催生一批億萬富豪,而在這一批新晉富豪中,一個名為“朱菁”的人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由于持有遠程電纜700萬股,在遠程電纜上市后,朱菁的持股市值有望超過億元。
有公開資料顯示,朱菁一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任職,職務為“上市總監”。但在遠程電纜的招股說明書中,對股東朱菁的介紹部分竟然對這一重要經歷只字不提。這一操作究竟是“疏漏”還是有意為之?更多的數據則顯示,遠程電纜的財務狀況乏善可陳,甚至存在種種外界難以理解的疑點。這也使得朱菁的低價入股看起來并不簡單。
蹊蹺的股權轉讓
朱菁在遠程電纜的700萬股持股是在2010年的9月份獲得,系從遠程電纜的自然人股東“薛元洪”手中受讓而來,受讓價格為2590萬元,相當于3.7元/股。記者查閱遠程電纜2010年的財務數據發現,遠程電纜2010年末的每股凈資產為1.82元,這意味著朱菁與薛元洪的股權轉讓約相當于2倍的PB。
值得注意的是,遠程電纜在該次股權轉讓后的3個月,即2010年12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有接近遠程電纜的人士透露,在2010年公司已在緊密安排推進上市進程,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那么,為何在遠程電纜推進上市的關鍵時期,老股東薛元洪要匆忙大量轉讓持股,而朱菁則順勢介入?
招股說明書顯示,遠程電纜早在2001年最初成立時,薛元洪即為發起人股東,以現金出資占公司9.2%的股份。在從2001—2010年的9年多時間里,薛元洪參與了遠程電纜的歷次增資,從未出現過轉讓持股的現象。
對于該次股權轉讓,遠程電纜方面的解釋頗為牽強:“朱菁為專業投資人士,具有多年的私募股權投資經驗,為了分享本公司未來發展帶來的豐厚收益,通過受讓股權投資本公司……受讓股權的價格參考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行情,轉讓價格確定為3.7元。”
僅僅將股權轉讓定義為讓朱菁“分享未來發展帶來的豐厚收益”顯然難以解釋前述的種種現象。事實上,薛元洪在向朱菁轉讓股權后,仍然繼續持有遠程電纜133萬股,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薛元洪此番股權轉讓并非想要徹底退出遠程電纜。
或涉利益輸送
持股9年并在期間不斷增資后,薛元洪在遠程電纜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前夕突如其來的股權轉讓難以給出合理的解釋。但這一股權轉讓的結果則無疑是使得朱菁獲得了一次短期內晉身億萬富豪的機會。
遠程電纜在2012年2月份披露招股書,此時距朱菁受讓遠程電纜股權還不到1年半的時間。按照遠程電纜最終確定的發行價15元/股,朱菁對遠程電纜的持股市值將超過億元,短期獲取的股權增值收益驚人。
結合股權轉讓的前前后后,這樣的增值收益無疑來自于薛元洪在公司上市前夕的“慷慨讓渡”,也使得蹊蹺股權轉讓背后的促成因素更耐人尋味。
記者在有關公開資料中查閱到,朱菁一度在公開場合以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曾任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總監的身份進行演講。
但在遠程電纜招股書中,對朱菁的個人介紹則是:朱菁,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博士,高級經濟師,1999年至今擔任深圳市哈史坦福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1999年至今擔任上海財經大學兼職教授,2007年—2008 年期間擔任日月光(上海)電子有限公司獨立董事,2008年至今擔任深圳市富坤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不難看出,招股書中對朱菁曾任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總監一事只字未提。
記者在富坤投資的官方網站也看到,富坤投資的公司成員在證券業內有著廣泛的人脈關系與資源,實力與背景不容小視。但這些是否是遠程電纜股東薛元洪匆匆將持股大部分轉讓給朱菁的深層次促成因素?由于遠程電纜方面一直沒有正面回答業界的這一質疑,外界尚難以獲得明晰的答案。
不過,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遠程電纜招股書列示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現金流異常緊張,資產負債率高企,經營情況并不樂觀,企業管理上則是亂象頻出,關聯交易難以杜絕,公司的投資價值或許并不那么“美好”,本刊后續將對此作進一步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