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昆蘭
隨著城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官渡區所轄城市區域日益擴大,城市的發展空間大大突破原來的界限。經國務院批準,2004年8月1日,昆明市正式啟動了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四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官渡區正式成為昆明市四個城區之一。這是官渡區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也是實施現代新昆明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城市化發展也隨之步入了快車道。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昆明官渡農村合作銀行(以下簡稱“官渡合行”)在一片鞭炮聲中掛牌成立,接下來的2006年至2011年迎來了其50多年發展史上突飛猛進的黃金期。
作為云南省農信社首家改革試點單位,官渡合行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從“農信社”改制為“農合行”,在體制、人員、機構發生巨變和各種利益矛盾交織的情況下,面對市場拓展業務的重任,該行在強有力班子的帶動下,全行職工堅信改革發展的信念,奮發工作,經歷了付出、陣痛之后,共同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合行形象和驕人業績:截止2012年6月30日,官渡合行各項存款余額148.94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00.05億元,成為云南省首屈一指的“存貸款雙百”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各項經營指標在全省農信系統也名列前茅:資本充足率12.98%,高于監管指標4.98個百分點;核心資本充足率10.06%,高于監管指標6.06個百分點;貸款損失準備3.56億元,比年初增加3,737萬元,增幅11.74%;不良貸款余額8,032萬元,占比0.80%,資產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
一、改革成效
自成立以來,官渡合行建立和實行“三會一層”的組織架構。“三會一層”能夠正常履行職責,建立了授權經營制度,完善了逐級授權體系,逐步完善并制定了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層成員的績效考核辦法,建立、健全了以監事會為核心的監督機制。
在內部建設上,官渡合行健全內控制度,加強了內部管理,在遵照執行上級聯社41個內控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分專業、按崗位修訂、完善各項管理制度83個。構建了覆蓋工作每一環節、每一流程、每一崗位和每一個風險點的內部控制體系,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能力明顯得到加強,確保了風險的可控性和經營管理的合規性。
在用人機制上,官渡合行作為全省推行以人事制度、勞動用工和薪酬分配為主要內容的“三項制度”改革(以下簡稱“三項制度”改革)試點單位,率先打破了傳統的用人機制、規范勞動用工、實施績效考核,推行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獎勵工資三部分組成的結構工資制,體現責任與效益、付出與收入掛鉤,適應市場競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一個適合現代金融企業發展的正向激勵機制。“三項制度”改革后,官渡合行建立了董(理)事長、行長(主任)、監事長的績效考核制度,各項考核按制度執行。
在貸款管理上,官渡合行先后制定完善了35個信貸制度辦法,完善了貸款定價制度和貸款責任追究制度。一是為保證能徹底執行審貸分離制度,各支行成立貸款審貸組,將貸款調查、貸款審查進行分離,嚴格執行調查、審查、審批程序;在信貸部下設信貸一部、二部和三部,一部負責貸前調查、貸款檢查及司法訴訟,二部負責進行合規性審核及監督,三部負責信貸業務的拓展;貸款審查委員會審批制度采取“一票否決制”,貸款審查委員會的每位成員都有權對每筆貸款獨立行使否決權;貸款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的貸款,還需報董事長審批,董事長同樣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利。通過層層把關,真正做到審貸分離,明確工作職責,控制貸款風險,從源頭上有效抑制新增不良貸款,經營效益逐步提高,信貸管理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二是加強貸后管理,及時化解信貸風險隱患,不僅嚴格貸款的“三查”制度,從源頭上控制貸款風險,而且由信貸部一部負責全行貸款金額1,000萬元以上的貸款貸后檢查,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新的不良貸款形成;信貸部二部負責對各支行權限內發放的貸款和貸款金額1,000萬元以下的貸款,采取定期每月抽查貸款檔案和不定期現場檢查支行貸后檢查情況的方式,監控和督促嚴防不良貸款前清后增,有效控制不良貸款的新增。三是多方舉措,大力清收盤活不良貸款,在不良貸款管理工作中認真遵循“真實反映、防化并重、分級負責、績效考核、嚴格獎懲”的不良貸款管理原則,建立和嚴格執行不良貸款管理獎勵和處罰機制;年初將清收盤活任務納入各支行年度經營目標考核,作為衡量各支行班子工作業績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措施;信貸部成立風險資產管理小組,專人負責對全行不良貸款進行管理,集中辦理不良貸款的依法清收工作;對10萬元以上的建立動態監測臺賬,適時監測不良貸款情況;在實際清收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清收辦法,按照“一戶一辦法,一筆一策略,一戶多方案”的方針制定處置方案,多方努力化解不良貸款。
在財務管理上,本著合理配置財務資源、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原則,官渡合行先后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設立“財務管理委員會”,嚴格執行費用審批制度,從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努力增收節支,增強盈利能力。
通過深化改革,增強了業務創新能力,合理壓縮非生息資金占用,嚴格控制非營業性費用開支,盈利水平和經濟效益得到逐年提升,存貸款規模不斷擴大,各項業務得到較快發展:
(一)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增加,資本充足率提高,抗風險能力得到增強
官渡合行成立以來,其資產總額逐年提高。2012年二季度末資產總額達163.55億元,比2005年末的64.19億元增長154.79%。負債總額達153.21億元,比2005年末的61.47億元增長149.24%。資本凈額逐年提高,2012年二季度末資本凈額13.32億元,比2005年末的3.04億元提高10.28億元,增幅高達338.16%。資本充足率從2004年末的9.55%提高到2005年的13.45%,再提高到2007年末的15.5%。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資本充足率保持在12.98%。資產總額和資本充足率的提高,提升了官渡合行的實力,增強其抗風險的能力。
(二)存貸款增長,盈利水平提高,綜合實力增強
截止到2012年二季度末,官渡合行各項存款余額148.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29萬元,增幅16.68%,比2005年末的47.01萬元,增加101.93億元,增幅高達216.83%,可貸資金增多,抗風險能力增強。各項貸款余額100.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78億元,增幅14.56%,比2005年末的30.62億元增加69.43億元,增幅226.75%,營運能力顯著增強、經營效益明顯提高。利潤總額由2005年末的1565萬元提高到2011年末的25,653萬元,增長了15.3倍。凈利潤由2005年末的921萬元提高到2011年末的17,114萬元,增長了17.6倍。資產利潤率由2007年末的0.70%提高到2011年末的1.19%,資本利潤率由2007年末的11.65%提高到2011年末的20.01%。
(三)股金相對穩定,法人治理結構完善
官渡合行成立至今,股本金保持了相對穩定,自然人與法人股份占比相對穩定,更有利于銀行的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也有利于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與優化。“三會一層”各司其職,盡職盡責,對官渡合行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發揮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以2011年為例,全年共召開股東代表大會1次,審議議案7項;召開董事會7次,審議議案25項;召開監事會2次,審議議案8項。董事長、監事長均能按要求出席會議,較好地履行了職責。董事會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管理要求,為提高經營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對股東大會和董事會通過的有關決議進行信息披露,并根據要求印制成冊,在轄內49個網點進行披露,保證了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四)不良貸款余額和占比雙降,資產質量提高
按照五級分類,2012年二季度末,官渡合行不良貸款余額0.8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11億元減少了0.30億元,減幅27.36%。比成立后一年的2006年的4.17億元減少3.37億元,減幅為80.82%。不良貸款占比也從2006年末的10.68%下降到2012年二季度末的0.80%,下降了9.88個百分點,資產質量大幅提升。
(五)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官渡農合行始終牢固樹立“以農為本,為農服務”的宗旨,一直堅持服務“三農”的經營方向,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是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和主力軍作用,大力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時解決農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信貸資金需求,積極創新涉農金融服務方式,增加金融服務產品,不斷提高支農服務的水平。近年來,隨著官渡區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面對農業人口和農村地區的不斷縮減,官渡農合行及時調整經營思路,根據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客戶群體的多樣化發展,因勢而變確定了在不斷完善基礎業務的同時,創新品種、改善服務、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經營發展實現突破。
一是電子化程度不斷提高。官渡合行不斷加強網絡建設,建立和完善電子化業務,實現金融電子化經營,全部網點實現電腦聯網辦理業務。先后開辦了活期儲蓄通存通兌業務、儲蓄全儲種通存通兌業務、金碧卡儲蓄業務、銀聯卡“柜面通”業務。到2012年7月,安裝POS機119臺,自助取款機380臺。在網絡建設不斷改善、信息系統不斷優化的情況下,積極發展中間業務,開辦代收電費業務、代扣稅款等業務。電腦網絡新業務的開展,提高了服務水平,增強了競爭實力。
二是貸款結構逐步多元化。官渡合行重點支持支柱產業、高效農業、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結構的有效調整。大力推廣小額農戶貸款、農戶聯保貸款,發放農戶建房貸款,為失地農民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結合昆明市的城市規劃,還積極參加新昆明建設,投入信貸資金,支持“官渡工業園”和“五甲塘”濕地恢復等項目建設。針對城鄉結合部個體、民營、私營經濟發展迅猛的特點,積極參與城區、城郊結合部的市場份額競爭,扶持個體私營、民營企事業發展。采用靈活多樣的信貸方式,創辦了庫存倉質押、收益權質押等新業務品種,為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小、資產實力弱、經營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健全、產權不明晰的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針對城鄉居民購房及購車消費需求,積極拓展住房按揭貸款和汽車消費貸款。
三是積極進行市場開拓,參與城區市場競爭。官渡合行明確提出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建成立足社區、服務社區的社區銀行,服務中小客戶的零售銀行。提出了在確保“三農”支持力度不減的前提下,以官渡區范圍內各專業市場為突破口,加大營銷力度,積極推行“市場商戶貸款”,讓中、小客戶成為官渡合行的主力客戶群。官渡合行制定了《市場商戶貸款管理辦法》《市場商戶創業貸款信用商戶評定辦法》《市場商戶創業貸款箱式信用共同體評定辦法》等規章制度,搭建了該項業務的制度框架,在昆明市率先開辦了該項業務。該項業務開辦以來,由于具備可以放大市場內商品交易額,提高市場內商鋪的價值、銀行介入提升市場的品牌形象、增強商戶的信用意識等優點,得到廣大市場投資方及商戶的認可。目前,官渡合行已經在藍天機電品工業市場、得勝家具城等20多個市場開辦了市場商戶貸款。截止2012年6月末,官渡合行共有存量市場商戶貸款548戶,余額共計4.46億元。
四是立足農村,服務三農。多年來,官渡合行緊緊圍繞“城鄉銀行”的市場定位,繼續堅持支農定位,為轄區內農戶、特別是失地農戶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幫助農戶的種養殖業形成規模化經營,從而增加農民收入;大力支持特色產業和產品的基地建設,因地制宜,區別對待,突出支持重點,主攻優質、高產、綠色農業;積極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兼顧基地和農戶,形成龍頭帶動基地,基地聯結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加大支農資金投放力度,優先安排涉農貸款資金,真正做到“立足農村,服務三農”,力爭提前實現年末涉農貸款“兩個不低于”的任務目標。截至2012年6月末,官渡合行涉農貸款余額為18.77億元,比年初增加2.99億元,增幅18.97%,占各項貸款的18.76%。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量6,027萬元,增速為16.08%,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總之,經過不斷深入的改革,昆明官渡農村合作銀行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增加,資本凈額和資本充足率提高,存貸款大幅增長,盈利水平不斷提高,股金相對穩定,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不良貸款余額和占比雙降,綜合實力和風險防范能力明顯增強。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二、存在的問題
隨著官渡區、空港經濟區的一體化合署管理,城市化進程進入快車道,官渡合行在當前經營和管理中逐步顯現出一些改革問題和發展弊端,其風險防范能力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一)城市化進程加快,支農政策難以落實
由于官渡區近年來立足于走城市化道路,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大,城市化進程加快,轄區農業人口和農村地區逐步縮減,官渡合行農業存款也不斷減少,涉農貸款余額和占比逐年下降。2012年6月末涉農貸款余額為18.77億元,比2005年末23.64億元的農業貸款減少4.78億元,與國家要求的農村信用社支持“三農”發展的總體目標不相一致。
(二)同業競爭激烈,存款穩定性差、客戶維護難度大
由于官渡區地處城市中心區,駐區金融機構眾多,同業競爭十分激烈。官渡農合行作為中小金融機構,是官渡區唯一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無論資產規模還是營銷手段都無法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提并論,僅僅依靠網點優勢,很難長期維持穩定的客戶關系,從而導致存款穩定性較差。
(三)業務收入持續增長難度較大,收入結構不合理
受農村信用社業務系統建設滯后、高端金融人才匱乏、金融創新力度不足等因素影響,官渡合行面向市場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單一,業務收入持續增長難度大,業務收入仍以利差收入為主,收入結構不合理,特別是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較低。貨幣政策轉向穩健以后,信貸規模受宏觀金融調控政策的制約,在信貸規模不增反降的情況下,利差收入有可能隨之下降,不利于可持續發展。
(四)受政策限制,稅收優惠政策無法落實
2004年,國家對進一步擴大改革試點地區的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給予“從2004年1月1日起,對試點地區農村信用社的營業稅按3%稅率征收”的扶持政策。但是,官渡農合行由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合作銀行后,稅務部門以“農村合作銀行不是農村信用社,不享受農村信用社稅收優惠政策”為由,將官渡農合行歸入一般商業銀行進行管理,并按照5%的營業稅稅率進行征收,無形加大了經營成本。
三、政策建議
(一)探索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創新
在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加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找準貸款突破口,結合中小企業“短、頻、快”的資金需求特點,根據實際情況創新信貸產品,為不同行業、不同信貸需要的企業提供差別化服務,增強服務功能,滿足多樣化的融資需求,進一步提升產品應對市場的競爭力。
(二)推動“一行一特色”經營模式的建立
圍繞區政府“城區南擴、重心北移、沿線推進、連片開發”的思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做好官渡區“三區”(面向泛亞地區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門戶核心區、西部最大小商品商貿物流聚集區、現代新昆明跨越發展先行區)建設和“一核(中心城區)、兩極(空港新城和南部新城)、兩軸(官渡中心城區—空港新城的北部發展軸、中心城區—南部新城的南部發展軸)、九片(南窯中央商務區、五里中央商務區、關上中心商務區、巫家壩現代商務區、螺螄灣國際商貿商務區、官渡文化旅游區、方旺工業基地、西沖包裝印刷產業基地、空港臨空產業核心區)”空間布局的關注及跟進工作。要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使經營發展與當地經濟高度吻合。
(三)準確把握節奏和重點,用好用足信貸規模
面對2012年經濟處于下行周期的總體形勢,要著力優化信貸結構,把有限的信貸資金用足、用好、用出效益,用流動資金循環貸款的靈活方式調節好貸款投放力度,繼續落實好“四快”措施,即快速受理、快速調查、快速審批、快速發放,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戶申貸滿足率,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四)強化增值服務,穩定發展客戶
要全方位做好差別化服務和優質客戶的維護工作,及時更新和完善客戶信息檔案,制定切合實際的增值服務計劃,實施重點區域、重點客戶和重點攻關的方略,切實做到識別準確、管理靈活、維護及時、效果明顯。
(五)加快中間業務和新業務拓寬步伐
要重點抓好ATM機、POS機、代收代付、貸記卡、惠農卡以及公務員卡等業務的拓展,努力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比重。努力推行資產結構多元化,進一步拓寬資金運用渠道,合理核定庫存限額,對富余資金適時監控,提高同業存放收入,有效提高資金收益率。
(六)最大限度爭取地方政府扶持措施
要加強對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措施的學習和理解,通過進一步加強與地方政府、財政稅務部門以及人民銀行、銀監局的溝通與聯系,并通過上級聯社及相關部門最大限度地爭取有關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