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亮
摘 要: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現代林業建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農村建設中,要統籌規劃現代林業建設,大力提高廣大農民建設發展現代林業的知識和技能水平,現代林業建設要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以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新農村建設中的現代林業建設。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現代林業發展 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203-01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偉大的系統工程,在這一系統工程中,現代林業的建設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要充分認識現代林業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新農村建設中的現代林業建設,積極探索發展現代林業的新途徑新方法,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生態和諧共進。
1 建設新農村要統籌規劃林業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惠及億萬農民的偉大系統工程,也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全面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工程,在新農村建設所涉及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方方面的建設和發展中,現代林業建設是重要的內容。因此,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盤規劃中,要統籌規劃現代林業建設,把現代林業建設納入鄉村規劃和城鄉統籌規劃建設中來。現代林業的規劃和發展對于不同地區來說,可能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有的地方需要重點恢復或建設生態系統;有些地方需要重點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有些地方需要重點改善生活環境等。盡管發展建設的重點不盡相同,但都必須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起進行統籌規劃。發展林業要視當地的具體情況和發展前景,科學地統籌規劃,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要有利于現代林業體系的建立和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廣大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通過規劃達到:(1)保護和優化適地適樹的各種生產潛能;(2)結構多樣性,充分利用土地與空間;(3)生物多樣性,注重生態系統功能的建立或恢復;(4)物種保護與生產相結合;(5)環境治理與文化建設相結合。
調查表明,發展現代林業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是思想觀念的問題。要通過宣傳教育學習培訓參觀考察親身體驗等切實有效的方式方法,改變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從改變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提高生活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讓廣大干部和群眾充分認識發展現代林業的重要作用,增強發展現代林業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同時要有制度保障,在林業發展規劃上進行強力介入。對資源、信息等進行統一整合,嚴格按照規劃目標推進建設進程,避免管理上的條塊分割各管一攤、各搞一套。在產業林發展中,樹木幼林期要注意合理高效利用林間土地,進行立體種植。在建設以生態林為主的林業發展規劃中,還要考慮本地的規劃尺度,景觀格局是否能符合當地自然條件要求,是否需要和鄰近的鄉鎮統籌規劃連片建設等。只有科學規劃,認真組織實施,堅持數年撫育發展,才可能產生效益,特別是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 提高農民發展林業的知識與技能
在現代林業建設過程中,要自始至終以實現生態功能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把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意識、林業生產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目前,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已經進入現代農業前期的二元結構發展階段,先進的農業裝備、先進的耕作手段、先進的農技技術和知識的推廣使用,提高了農業生產力。農民已不再是單純的農民,種植養殖、綜合經營、鄉鎮企業、外出務工等多種勞務形式,已經使農民的經營方式發生了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建設發展現代林業,就要轉變傳統的生產方式,摒棄陳舊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提高對現代林業建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確立尊重多樣性和以生態為中心的價值觀。整體提高農民自身素質,與時俱進地進一步學習有關農林專業技術知識,成為懂技術、會經營、能服務具有時代精神的新農民,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時代需要。這是科教興農科教興林的重要內容。向農業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發展,向生態化轉型,不僅是農業發展的方向,也是現代林業發展的方向。林業職能部門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其他社會力量也要共同參與,加快科技推廣和普及的力度。讓廣大農民了解和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和技能,林業的栽培撫育知識、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專業化生產知識、生物技術知識等科技知識和科技手段,農民都要掌握,只有這樣,發展現代林業才有保證,才有有生力量的保證,才能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際需要,才能使新農村林業建設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3 林業建設要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林業建設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現代林業建設有不同的層面和視角,如何在不同的層面和視角發揮科技支撐的重要作用,這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對于農民和鄉村組織來說,需要有發展現代林業的培育、開發、保護、經營等科技知識的支撐,林業專業戶還要有科技成果推廣和應用的能力。對于一個鄉、一個縣或者更大的區域來說,就要從生態系統的構建、生態功能的完善、經濟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的視野和角度,依靠現代科技的支撐進行宏觀研究和把握。這就需要戰略思維,而戰略思維是科技知識、科學技術、科學規律、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提升。因此,我們要研究在現代林業建設和發展中,如何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和視野,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角度,加快現代林業建設和發展的步伐。在宏觀決策層面,相關人員要運用林業高科技知識,用現代科技手段,對現代林業的建設和發展,對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和諧共進,進行宏觀決策和全面規劃,引領林業的建設和發展,運用林業科技知識和科技手段以及相關政策分區域、分環境、分特色指導林業建設和發展。在微觀實施層面,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現代林業生產、生態保護、生物防治、科學育林、科技成果轉化、多種經營等林業生產的過程和環節進行科學管理,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實現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林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科學技術科技成果的加工、利用和轉化,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
總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現代林業建設,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個實踐問題。需要認真加以研究,需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從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高度,進行科學實踐。
參考文獻
[1] 黃桂平,李素若.新農村建設中生態環境問題與工作思路[J].湖北農業科學.
[2] 姬君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規劃[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