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琴 王剛
【摘 要】 文章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2012年版)有關不銹鋼的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發現當前我國不銹鋼關稅體系在原料稅率和產品稅目等方面的設置存在著一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降低不銹鋼生產使用的主要原料鎳鐵、鉻鐵的進口暫定稅率,以及在不銹鋼產品稅目方面進一步推廣“按重量計含錳≥5.5%”試點細分方法等建議。
【關鍵詞】 不銹鋼; 關稅; 原料; 產品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特鋼作為鋼鐵“精品”在滿足下游行業需求、促進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不銹鋼行業作為特鋼行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鋼鐵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起著“風向標”作用。從2006年以來,中國已連續六年在全球不銹鋼生產國中產量排名第一,在不銹鋼出口方面,直至2010年,我國才首次實現不銹鋼材凈出口。但2012年以來,不銹鋼出口大幅下滑,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出口不銹鋼41萬噸,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8.7%,不銹鋼出口形勢嚴峻。此外,由于國內鎳、鉻資源匱乏,導致不銹鋼生產主要原料鐵礦石、鎳等產品對外依存度高。近期,隨著我國最大的鎳礦進口國印尼5月6日宣布,對包括鎳礦、鉻礦、鐵礦石等21種金屬原礦平均征收20%的出口稅率,以及俄羅斯宣布從6月5日起鎳出口關稅提高16%等政策的出臺和實施,我國不銹鋼行業面臨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與此同時,不銹鋼關稅對行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但當前我國不銹鋼關稅體系的設置在原料及產品方面均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引導不銹鋼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推動不銹鋼行業進行“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等工作。筆者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議。
一、當前我國不銹鋼關稅體系存在的問題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2012年版)中有關不銹鋼原料及產品的稅目和稅率設置內容分析看,主要存在著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一)不銹鋼生產使用的主要原料鎳鐵、鉻鐵與其對應使用的原料鎳礦、鉻礦進口暫定稅率倒掛,既不利于緩解國內資源環境瓶頸壓力,也不利于推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工作
通常將含鉻量為10.5%以上的鐵基合金稱為不銹鋼,鎳、鉻是不銹鋼中含有的最主要合金元素,鎳、鉻等原料占不銹鋼生產成本的近80%,但國內鎳、鉻資源匱乏,供需嚴重不平衡。據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金屬鎳需求缺口達15.3萬噸,鉻鐵需求缺口達169.5萬噸,具體情況見表1。
目前我國的鎳礦(稅則號列26.04)、鉻礦(稅則號列26.10)進口暫定稅率均為0,而鎳鐵、鉻鐵進口暫定稅率均為1%,不利于國內在鐵合金行業實施和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及節能減排等工作;特別是不利于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工作的開展,如2011年發生的珠江源鉻污染事件。此外,鎳鐵、鉻鐵進口關稅與鎳礦、鉻礦倒掛,也與國務院2012年4月30日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15號)文件提出的統籌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緩解國內資源環境瓶頸壓力精神不符。
(二)當前不銹鋼產品關稅稅目劃分方法既存在著與不銹鋼產品最常用的分類方法不匹配的問題,又存在著按物理形狀劃分不細的問題,導致不銹鋼關稅稅目對引導不銹鋼行業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政策效應不能充分發揮
目前不銹鋼產品最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鋼的組織結構特點或按鋼的化學成分特點以及兩者相結合的分類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2012年版)將不銹鋼產品關稅稅目按物理形狀劃分為六大類,即72.18、72.19、72.20、72.21、72.22和2.23,在此基礎上共劃分出39個稅則號列,其中72.19項下從2007年以來按化學成分劃分——即“按重量計含錳≥5.5%,且不論是否含有其他元素的低Cr、低Ni鉻錳奧氏體不銹鋼商品”(所謂“200系”)為標準劃分試點新增了5個稅則號列(7219.1312、7219.1322、7219.1412、7219.1422和7219.3310),不銹鋼產品關稅稅目劃分方法既存在著與不銹鋼產品目前最常用的分類方法不匹配,導致不能有效區分出不銹鋼產品“200系”、非“200系”(按化學成分劃分方法)在產品價格、性能及社會效益等方面的差異。以“200系”產品的應用利弊為例看,盡管“200系”不銹鋼擁有價格低廉、在用途上可以冒充“300系”不銹鋼等特點,但在性能上,“200系”耐蝕性明顯弱于“300系”不銹鋼,國內某機構試驗結果顯示,市場上流通的“201”不銹鋼在15小時出現嚴重生銹,而“304”不銹鋼在48小時周期無銹;此外,由于“200系”經常被不法商販假冒“300系”使用,不僅造成用戶經濟利益受損,并可能對人身健康造成危害,如2011年10月初工商部門曝光的蘇泊爾不銹鋼鍋“質量門”事件。“200系”含有的錳元素一旦進入人體,可對神經、免疫、內分泌、生殖等多個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200系”廢鋼中含有的磷、銅等元素較高,也不利于不銹鋼廢鋼的回收利用,對社會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
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實施,特別是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推動影響,近年來,七大新興產業領域“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得到了快速發展。2012年2月份下發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將不銹鋼高端產品(如核電用不銹鋼、高品質不銹鋼等品種)列入《新材料產業“十二五”重點產品目錄》之中。不銹鋼產品作為新材料重點產品之一,在自身迅速發展的同時,為滿足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需求,不銹鋼產品系列也朝著“高強度、高精度、超薄、超寬”方向快速發展,如代表不銹鋼高端產品的精密帶鋼(厚度0.02—0.5mm寬度3—610mm)、寬幅不銹鋼(厚度規格0.4—8.0mm,寬度規格1 500—2 100mm)等;但當前不銹鋼產品平板軋材稅目(72.19,72.20)設置在寬度上僅按600mm為界進行了劃分,在厚度上也僅僅最薄劃分至0.35mm,未進行進一步細分,不能有效體現出超薄、超寬不銹鋼產品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特點,導致超薄、超寬不銹鋼產品在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用戶加工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不能充分發揮,也不利于促進不銹鋼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
二、建議
針對上述不銹鋼關稅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從更好地發揮關稅的宏觀調控作用,促進節能減排、資源保護角度出發,以優化關稅結構,建立更加科學化、精細化的關稅稅目體系為目的,對當前我國的不銹鋼關稅體系提出以下建議:
(一)不銹鋼原料方面,建議將鉻鐵(72024100)、鎳鐵(72026000)進口暫定稅率由目前的1%修訂為0,以起到促進節能減排、緩解資源壓力的作用,并通過優化關稅結構,更好地發揮關稅的宏觀調控作用
從表1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的鎳、鉻資源均處于絕對短缺狀態,鉻鐵、鎳鐵進口暫定稅率降低后,能夠促進國內不銹鋼企業積極擴大鉻鐵、鎳鐵進口,滿足需求的同時也能緩解國內鎳、鉻資源需求壓力;從鉻鐵、鎳鐵生產工藝上看,目前鉻鐵生產主要是采用電爐(礦熱爐)法對鉻礦進行還原生產,鎳鐵生產主要是將紅土鎳礦利用高爐或電爐進行還原生產,其生產工藝特點決定了鉻鐵、鎳鐵在生產中,一方面會消耗大量的電、焦炭等能源;另一方面又會產生CO2和冶煉廢渣等污染物排放。因此,降低鉻鐵、鎳鐵進口關稅,增加進口量,將促進國內的節能減排;將鉻鐵、鎳鐵進口暫定稅率調為0后,消除當前鉻礦、鎳礦與鉻鐵、鎳鐵進口關稅倒掛現象,可以達到通過優化關稅結構,更好地發揮關稅的宏觀調控作用的目的。
(二)不銹鋼產品方面,建議以“按重量計含錳≥5.5%”(所謂“200系”)為標準全面劃分72.19和72.20項下稅則號列,將實現不銹鋼關稅稅目設置更加科學化和精細化,并發揮不銹鋼稅目促進不銹鋼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和引導不銹鋼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以“按重量計含錳≥5.5%”(所謂“200系”)為標準全面劃分72.19和72.20項下稅則號列,既可以為海關、不銹鋼行業提供加強監控、統計“200系”產品的手段,又可以避免“200系”產品“魚目混珠”,損害不銹鋼制品及消費者利益的問題;而且,通過將72.19和72.20項下稅則號列進一步區分“200系”,在不銹鋼稅則號的劃分上,實現了與目前行業常用分類方法一致的目的,使不銹鋼關稅稅目設置更加科學化和精細化。從2007年新增的5個“200系”稅則號列近幾年進出口量(見表2)大幅下降情況來看,新增“200系”不銹鋼稅目,一方面可以促進不銹鋼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另一方面也能引導不銹鋼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顧問吳茂清在2011年中國不銹鋼行業年會上的講話[Z].2011-05-20.
[2] 印尼出口征稅金屬礦擴至21種[EB/OL].上海有色網,2012-05-17.
[3] 俄羅斯鎳出口關稅將增長16.2%[EB/OL].中國有色網,2012-05-31.
[4] 2011年全球鎳市場回顧及2012年展望[EB/OL].
[5] 2011年鉻鐵市場回顧與2012年展望[EB/OL].
[6]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不銹鋼分類[S].2012-08-09.
[7]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材料產業“十二五”重點產品目錄[S].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