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清


投資、出口、消費一直是中國GDP的排序,2012年以后,這一排序或將改成消費、投資、出口。
“啟動內需”已說了很多年,在出口和投資迅猛增長的經濟發展階段,彼時的這一提法更多只是停留在較為務虛的戰略前瞻的探討層面。時至今日,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在世界經濟“滯漲”、中國出口銳減、投資拉動不再是兩位數字增長的情形下,2012年中國經濟已開始真正步入“依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元年”。
對這一戰略轉移,目前,有專家提出疑慮,認為現階段消費還無法擔此重任,他們認為,目前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養老、醫療)還沒有充分建立完善、支柱產業——房地產、汽車已出現拐點、替代的朝陽產業還未形成,這些不利因素都將制約中國的消費。為此,本刊記者獨家采訪了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祁京梅。
模糊的誤區
2011年,在消費領域出現了許多“模糊的誤區”,這些“誤區”發生在去年,但它不僅僅屬于去年,它會伴隨消費的變化而長期存在。
中國經濟信息:2011年全年CPI漲幅達到5.4%,高于政府年初制定的4%的預期目標,您怎樣評價這其中的差距?
祁京梅:歸結起來,2011年通貨膨脹的主要因素是豬肉價格的上漲。2011年二三月份商務部要求增加豬肉的投放欄數以抑制豬肉價格上漲,但到了九十月份,據統計的數字顯示,生豬存欄數和新繁殖母豬的數量沒有明顯增長。究其背后原因,主要是農民對國家政策心存疑慮,在得不到政策支持的情況下,大量養豬,賠本風險很大。因此,2011年,農民對豬肉短缺沒有“理會”。
中國經濟信息:您怎么評價2011年的消費,消費的指標能真實的反應市場嗎?
祁京梅:最近,發改委統計的數據顯示,2011年前三季度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兩個方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101%,這個數字我是認同的。因為去年出口是銳減的,所以消費貢獻率就上去了。實際上,消費貢獻的統計還是偏低了,因為統計中主要包括商品消費,并沒有包括服務類消費,也就是服務價格,它主要包括通訊、燃氣、水、電、煤,而這一類“常項消費”最能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目前的統計方法還不是很客觀和全面。
中國經濟信息:去年,房地產銷售出現拐點,價格開始走低,您認為這對消費有影響嗎?
祁京梅:2011年房地產調控非常嚴厲,一輪接著一輪,今年的政策會有延續性,但不會那么緊。今年的問題是土地供應很有效,市場供應的房源在減少,所以2012年房價應呈現“膠著”狀態。
目前房價出現下滑,很多人就此認為,中國房地產將告別快速發展的時代。但我不這樣認為,目前來看,房價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城鎮化在中國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歷史發展階段,伴隨著這一步伐的加快,轉變成城鎮身份的農民將加入購房大軍,這一動能的釋放又將拉動房地產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房地產仍是未來拉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產業,而且這一周期將是三十年。
消費的理由
據國家信息中心三季度居民未來收入信心調查顯示,由于對消費信心不足,43.1%的居民仍偏好“儲蓄存款”,只有17.2%的居民傾向于“更多消費”。這說明,充分釋放消費動能的時機還不成熟。
中國經濟信息:您對今年1月份CPI是4.5%如何評價?據IMF預測,2012年中國的CPI將達到3.5%,您認為這一預測合理嗎?
祁京梅:1月份CPI達到4.5%,市場認為比較高,我認為比較合理。4.5%受翹尾因素和春節因素影響比較大??鄢@一客觀因素,1月份物價實際上是回落。
IMF的預測全年的CPI是3.5%和我們的預測基本一致。一季度物價將會比較穩定,比較敏感的動蕩期在第二季度(4月到6月),主要來自翹尾因素,還有各地方的正常生產活動開始,投資開始啟動。三季度物價將回歸平穩??傊?,2012年在世界經濟不出現大的動蕩的情況下,物價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中國經濟信息:中央工作會議已將“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確立為2012年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您認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是什么?
祁京梅:提高收入是消費最核心的保障。2011年,各地均提高最低工資標準20%左右、調高退休人員補助標準待遇和個稅起征點提高。據測算,由于去年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老百姓每人均增加500元收入,這對消費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此外,就是就業。截止2011年9月末,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同比增加555萬人,全國跨鄉鎮以外外出農民工的總量是1.64億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6萬人。就業人員增加是中國經濟好于西方經濟的重要標志,也是擴大消費的資金物質基礎。
中國經濟信息:近日,有專家撰文,過去三年中國政府推進的一系列消費刺激政策,比如汽車購置稅減免、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已形成了透支消費,它的負作用也將在2012年體現,對此,您怎樣看?
祁京梅:我認為,家電下鄉起到示范性引導作用。據我了解,家電下鄉的四年,農民了解了家電品牌,如海爾、TCL、長虹等,這種普及是進一步消費的基礎,要想讓農村和城市一樣消費,品牌消費的理念需要長期培養。再有,家電下鄉已在農村和二三線城市進行了布點布局,打通和建立了銷售渠道,這些將對接下來的消費升級起到基礎作用。
中國經濟信息:現在有這樣的說法,“調整消費稅范圍和稅率結構”,您能具體談談應怎樣調整嗎?
祁京梅: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降低奢侈品進口關稅的政策措施沒有如期出臺。但我認為,2012年還是應盡快出臺,讓高收入群體的高端消費需求留在國內,以達到逐步擴大國內消費總量的目的。此外,適時降低部分商品的消費稅,引導商品價格合理回歸,有助于刺激普通群體的消費潛能。
農村消費的預期
中國經濟信息:“農村消費”是當前的重點,您認為啟動“農村消費”的難點是什么?
祁京梅:農民就業應該是農村消費的最大難點。大部分務工農民受文化程度因素的制約,選擇從事比較低端的重體力工作,而且就業不穩定。但對于這一點也不必太悲觀。前幾年,社科院出臺的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的報告預測,中國勞動人口16歲到60歲所占比例在今后幾年將大幅下降。今年已出現“劉易斯拐點”,目前,勞動力短缺已從結構性、區域性短缺變成總體性短缺,這對農民就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中國經濟信息: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提出“大幅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您認為2012年農民會從中受益嗎?
祁京梅:中央的這一提法會隨著時間逐步落實,我相信這一塊的收入也將逐步落實到農民手里。對于這一點,我想說的是關于城鎮化問題,城鎮化是把農民吸引到大城市,還是本地城鎮化?我認為后者更符合我國農村現狀,應該發展鄉鎮企業,讓農民離土不離鄉的,就地變成城鎮居民,然后逐步讓他們的消費習慣居民化,這樣才是比較理想的城鎮化模式。
中國經濟信息:最近,商務部提出,在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經驗后,將研究制定替代“接續政策”,研究節能環保產品消費扶持政策,請您評價一下這一政策。
祁京梅:實際上,農民收入是關鍵。這些年,政府不斷提高對農副產品的收購價,去年提高的是小麥,今年是稻米,都翻一番,由5毛到1塊多,這些對提高務農農民的收入作用很大;其次,不拖欠農民工收入,隨著勞動力短缺的現象,用工單位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收入;最后關鍵的一點就是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農民合作醫療,特別是提高農民看病報銷的比例,這些都為農村消費打下堅實的基礎。據2011年的統計,城鄉消費已十分接近,也就是說,農村消費的前景頗為樂觀。
雖然農民收入提高了,但我認為,農民目前的消費還是最基本的、最傳統的。“建材下鄉”還是比較符合農民需求,現在他們對住房改善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民的觀念也以住房為主,這一塊如果被撬動,農村消費又會出現可喜局面。至于節能產品的消費,這個消費階段可能還維持尚早,農村消費還沒有發展到節能消費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