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華
摘 要:圖書館少兒部是學生們的第三個家,為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快樂的家的氛圍,開展一系列知識性、趣味性、益智性、鼓勵性的少兒讀者活動,讓孩子健康、向上的成長,從中得到最大的收獲。
關鍵詞:知識性 趣味性 益智性 鼓勵性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253-01
圖書館少兒部是學生們的第三個家,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快樂的家的氛圍,對我們館員來說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勢在必行。如何開展好,讓孩子從中得到最大的收獲,在工作中,我深有感觸,并將體會一一寫了下來,謹與各位同行共勉。
1 開展知識性的活動
書是知識的海洋,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它不僅能帶給我們豐富的知識,而且還能將我們帶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受新的人生,體會不一樣的感動,雖然少了電視電腦那多彩的畫面,但也多了一份思索和遐想,讓人回味無窮。為此,讓更多的學生來讀書,培養其讀書興趣,我思考了許久,想出了一些辦法,并充分落實到實踐中。一是在節假日學生休息時,引導學生分類讀書,如動植物類,偉人傳記類,世界童話故事類,等等,帶領大家一同去讀書,創造出濃濃的讀書氛圍,就聽有的孩子說,“啊,世界上怎么有這么大的蜘蛛呀?”“原來地震是這么一回事呀!”“愛迪生真太了不起了!”……看著一張張渴求知識的臉,這讓我再次體會到書的魅力。二是在全市各小學開展“征集讀后感活動”。學生從上一年級起,有的就開始寫讀后感了,隨著年級的升高,寫出的讀后感可能有幾百篇了,但無人欣賞,無人問津,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兩篇,整理并展出,這既是一件快事,也是對學生習作的認可。學生在共同分享的同時,又獲取到了大量課外知識,進而,使學生再次感受到書的價值,比起網絡,書依舊毫不遜色,一樣有著它強大的吸引力。
2 開展趣味性的活動
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童年,快樂的童年往往會帶給人美好的回憶,會讓人眼前充滿光明,充滿希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快樂的、積極向上的氛圍,是對我們的一個挑戰,因為圖書館是肅靜的,對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就有了一定的約束,為此,在中間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活動,活躍氣氛,從中還能學到別樣的知識,不是一舉兩得嘛!說行動就行動,今年年初,利用學生寒假休息時間,我們特邀請全市各學校內優秀老師來圖書館為小讀者們進行一系列趣味性講座:1月12日,在圖書館六樓乒乓球室舉辦乒乓球講座,孩子們在學到有關乒乓球知識的同時,親身實踐,感受國球的魅力,并體會到打乒乓球的樂趣;2月29日,在多媒體室,舉辦了歷史講座。原本枯燥的歷史,在崔老師詼諧幽默的講說下卻變得生動有趣,讓人聽的是津津有味,博得大家陣陣掌聲,結束時真的是意猶未盡;根雕講座更是錦上添花,一個個廢棄的樹根在劉老師精心雕琢下,竟成了有生命的藝術品,學生們看了稱贊不已,劉老師還當場演示了一回廢棄的樹根如何變成一個半成品的過程,學生看的手都有些癢癢了,總有種躍躍欲試的架勢。除此之外,畫畫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拿起筆隨手勾一勾,畫一畫,雖有的不成話,但孩子自己清楚畫的是什么,這是孩子內心的寫照,不能被埋沒,應鼓勵他們。為此,組織學生開展創意繪畫活動,通過一個實物,讓孩子大膽想象,想什么畫什么,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內容來,極大的留給孩子創作的空間,因為是首次開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很多學生感到不知從何下手,想象力受限制,發揮不出來,但我有信心,只要堅持搞下去,孩子們一定會有非凡的表現力的,我們共同來期待吧!
3 開展益智性的活動
開發智力是現在學校、幼兒園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師、家長也對其十分關注,但學校班級學生多,家長對教育可以說是一知半解,對學生智力開發不能做到全面正確的判斷。而我們作為社會服務窗口,對那些不被關注的弱勢群體有責任有義務為其做些什么,包括智力開發。本人來圖書館之前,曾有過15年的小學教學經驗,開展此項活動對我是件快樂又十分有意義的事。在領導的支持下,我學習了來自韓國的BRENOS創意英才教育,此教育對孩子們想象力的開發,集中力、思考力及記憶力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學要有所用,我把學生分成3大組,小學1~3年級,小學4~6年級,中學1~2年級,抓住“拼圖棋盤、漢諾移塔”兩種教具,依次對其開展益智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由先前的不屑一顧到認真鉆研,由一片茫然到豁然開朗,由雙眉緊鎖到眉開眼笑,每次活動下來,學生們的好奇心被強烈的帶動出來,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且不說別的,有一個學生在移動3個圓盤時,起初不知從何下手,經過自己慢慢的琢磨,有了思路,一遍一遍試過后,終于成功了,他告訴我,最少移動7次圓盤,我點點頭,他竟興奮起來,“太有意思了,我要把他們都移過去。”緊接著,又進入了下一個挑戰……其實,移動圓盤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移動時,學生集中力強,邏輯力提高,記憶力得到加強,學生的基本能力提升了,這就是益智活動帶給我們的。
4 開展鼓勵性的活動
一句鼓勵的話,一個鼓勵的眼神,對于孩子來說都可能是一個成功的開始,它所帶出來的效應是無法估量的。當前教育,處處提倡賞識教育,多去關注,多去稱贊,多去鼓勵每一個孩子。是的,只要我們教師、家長、社會都能將其認識到并付之于實踐的話,孩子一定是健康的、向上的,哪怕孩子的學習很差,也不應遭到諷刺、挖苦、指責,學習很差,但其身上一定有閃光點,能抓住它并鼓勵他(她),也許有一天他(她)會成為對社會最有用的人,因為在他們心里有著愛,有著感恩的心。為此,開展鼓勵性活動是給那些看似不起眼,或被別人瞧不起的孩子的一個自我充分展示的空間,從中樹立自信。去年10月份,我們少兒部就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妙筆之星”文章征集活動,此活動就是意在挖掘孩子們內心的世界,給每個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不受課本限制,不受考試限制,題材不拘一格,文章只需實實在在即可,讓孩子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通過此活動,把孩子真實的一面展露出來,讓孩子知道“我能行”,使其更加自信,更加積極參與到寫作當中去,讓此活動在圖書館開花結果,讓更多的好文章從這里展現出來,讓更多的孩子在鼓勵中戰勝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圖書館開展各種形式的小讀者活動,給圖書館賦予了更多的生命力,就讓這股力量伴隨讀者們在飽讀群書之后,為家鄉、為祖國創造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