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物價從2009年末直至今日一直處于上漲過程。本文主要運用凱恩斯主義學說及其他學派觀點,包括貨幣數量論、需求拉動說、成本推動說等,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就此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
【關鍵詞】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原因分析
從2009年末一直到今天,我國的物價一直處于上漲過程。生活中各方面的物價水平,包括食品、交通、衣著等,都有明顯增長。一直到2011年8月,物價水平的增速才有所放緩。物價上漲給公眾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那么,引起我國當前物價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對于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觀點。這里,我們就幾種主要學說,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國情,對物價上漲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貨幣數量論
近代貨幣數量論認為,在貨幣的流通速度與商品交易量不變的條件下,物價水平隨流通貨幣量的變動成正比例變動。從費雪提出的交易方程式可以看出:MV=PQ(M代表貨幣供應規模,V代表貨幣流通速度,P代表物價水平,Q代表交易總量)。等式左邊為貨幣總值,右邊為交易總值,可看做是貨幣需求。當貨幣供給量上升,而社會總產出不變的時候,貨幣供給的增長速度便超過了貨幣需求的增長速度,物價水平便會上升。
根據貨幣數量理論,若要防止通貨膨脹,一個國家貨幣供給的增長速度應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同步。然而根據資料顯示,我國的M2/GDP在過去的十年中逐年升高,甚至已經到達了一個相當的高位。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隨著近年來貿易順差規模的不斷攀升,國家外匯儲備一直在大幅增加,從而形成外匯占款,因此人民幣外匯占款也隨之大幅增加,導致貨幣供應量增加;其二,由于我國居民儲蓄率過高,利率、匯率機制又缺乏有效彈性,導致貨幣被動性超量發行以拉動投資、維持市場秩序。而超量發行的貨幣投放市場流通后,在銀行體系形成的貨幣乘數作用下,又會令國內實際的貨幣供給量成倍數地增加。于是物價水平自然也會跟著上漲。
二、需求拉動說
根據凱恩斯主義的觀點,在社會沒有大量閑置資源的情況下,如果社會總需求超過社會總供給,那么將引起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供給表現為市場上的商品和勞務,而需求表現為購買支付所用的貨幣,因此,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又被稱為“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
根據資料顯示,近兩年能源價格和食品價格的上漲對CPI增長的貢獻很大,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近幾年,在歐美市場出現萎縮時,中國對大宗商品一直需求旺盛,一度被國際市場稱為“中國需求”。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煤、電、石油等能源價格上漲,帶動居住類和交通類價格漲幅擴大。與此同時,在食品方面,也有數據表明我國農產品的進口量正不斷攀升,這說明,我國對糧食的需求在增加。而在又受到全球糧區干旱、國際糧食庫存下降的影響的情況下,農產品的價格自然上升,進而引起食品價格上升。另外,從大的方面說,在近幾年內,城鄉居民的收入都有了大幅提高,收入提高意味著消費能力提高,消費能力提高,那么消費需求自然就會增長。此外,高速增長的投資也必然會釋放出巨大的消費能力。這些因素累積起來,共同促進著消費的增長,消費的增長又為物價上漲提供了動力。
三、成本推動說
需求拉動說主要是從需求著眼,而成本推動說則主要分析供給。在需求一定的情況下,如果供給的成本提高,供給量減少,則價格上升。
如上文所說,近年來,從沿海地區出現“民工荒”開始,城鄉各地區從事各個行業的居民工資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這也就意味著,企業的勞動力成本提高了。工資成本的增長是推動企業生產成本增長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同時,隨著我國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大,企業的環境資源成本也在上升。除此之外,由于土地租金價格的上漲,產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能源價格的上漲等一系列基礎性產品的漲價,都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成本升高后,又自然會推動產品價格進一步上漲,于是物價上漲的推力便會一直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物價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漲,生產成本上漲又進一步推動物價上漲,這似乎成了一個死循環,在這個循環體系中,物價呈螺旋式地上漲。我國當前的物價上漲就跟資源性產品以及勞動力、土地、資金等要素價格上漲累積效應的不斷釋放有關。要想停止物價上漲,必須找到突破點,打破這個死循環。這也就為決策者出了一個難題,增加了治理的難度。
事實上,引起我國物價上漲的各個因素其實是相互之間緊密相連的。如需求和貨幣發行量:需求是指有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實際上指的是購買力。既然需求是有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那么需求上漲過快,一定是與貨幣發行量過多連在一起的。又如需求和成本:需求的增加引起價格的上升,物價上升必然會推動成本的增加,兩者再一起作用于物價。因此,物價上漲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以上分析的原因之外,我國物價上漲的原因還有國際價格的拉動、貨幣流動性充裕、國際游資的影響等。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藍皮書,2011.12.
[2]程純.傳統貨幣數量論下通脹研究-以中國為例[J].商,2011(03).
[3]高勁,陳明麗.通貨膨脹:需求拉動還是成本推動?[J].中國物價,2012(01).
作者簡介:熊晞雯(1992-),女,四川成都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