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豐民
【摘要】自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其中民營企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民營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此,本文在對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及其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民營企業金融創新的有效對策,旨在改進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促進民營企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現狀融資對策金融創新
由于我國金融體系的構建歷史相對較短,金融體系的發展不夠完善,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明顯不夠,這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需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民營企業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在國內外的市場競爭力,以更好地適應日趨復雜的國內外競爭環境。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對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還需要對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深層原因進行分析,加強金融創新對策的研究,為民營企業的融資和創新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分析
(一)融資制度不完善,不重視融資管理
從整體上看,我國的民營企業主要是家族式企業和合伙制企業,在市場營銷、生產經營、財務管理等環節存在很多不規范的行為,在融資方面更是沒有緊密結合國內外金融環境的變化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融資管理制度和規范,忽略了融資管理的重要性,這不僅限制了民營企業融資職能的發揮,也很難實現預期的融資目標。 同時,由于很多民營企業存在著逃避債務、多頭抵押等影響自身信譽等級的行為,在資本市場上缺乏足夠的融資信心以及進行有效融資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嚴重限制了企業自身的融資管理水平。
(二)民營企業與資本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
長期以來,民營企業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判斷金融風險時考慮的角度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導致二者在預測金融風險時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這已經成為影響民營企業及時獲得資本支持的重要因素。因為就市場信息而言,借款者知道更多的信息,使得金融機構處于相對不利的位置,所以金融機構只能根據民營企業過去的信息和信用狀況設定貸款條件,這容易導致借貸市場上的失衡現象,影響到民營企業的融資質量。
(三)民營企業面對的融資環境較差
與國內外成熟的大中型企業相比,我國民營企業面對的融資環境較差,由于企業的技術含量和綜合管理水平相對較低,能夠涉足的行業也相對有限,使得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強,加上民營企業存在大量偷稅漏稅、財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使得民營企業的整體社會形象不是很好,導致社會上的大多數資本機構都對民營企業存在偏見,這就使得民營企業所面對的融資環境不夠理想,加上民營企業在股權融資、債權融資以及融資租賃等業務方面的重視力度不夠,發展速度相當滯后,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
(四)通過銀行機構進行融資的難度較大
受制于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結構和發展程度,銀行貸款無疑是我國民營企業進行融資的最主要途徑,因為我國的資本市場還存在很多缺陷,可供民營企業選擇的融資渠道不是很多,但是由于民營企業長期以來存在很多違法逃脫銀行債務、不講經濟信用的行為,使得各大銀行金融結構對民營企業的整體印象較差,導致銀行及其放貸人員對民營企業存在很大的偏見,不愿意承擔過多的金融風險;此外,由于我國很多民營企業的發展資質有限,有的民營企業不能按期歸還貸款,銀行對于民營企業貸款對于抵押擔保審核條件苛刻,而且貸款風險較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營企業通過銀行機構進行融資的難度。
二、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一)忽視了信用體系建設,遭遇融資信用阻礙
我國的很多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大量破產、兼并等活動,導致大量的債務問題,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債務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營企業的信譽和形象,而民營企業在整體上的信用形象又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變,就使得很多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遭受到融資信用障礙。因此,民營企業對此必須對信用體系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逐漸消除自身在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障礙。
(二)民營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不強
從整體上,我國的民營企業在整體上缺乏核心競爭力,主要是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綜合競爭實力不是很強,生產經營成本較高,財務管理水平較低,抵御各種市場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再加上資產負債率較高等因素,使得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處于相對不利的位置。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對民營機構進行考察時,主要考慮民營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管理狀況、企業的信用風險、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等多方面,但是由于民營企業的規模小,缺少產品創新,銷售利潤有限,并且有些行業存在著惡性競爭,這都限制了我國民營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
(三)企業管理者素質不高,企業管理不夠規范
很多民營企業的管理者都是白手起家,缺乏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意識和管理技能,沒有為企業及時建立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使得企業在生產經營與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規范的行為,例如財務管理環節的大量違規行為,使得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不高,在融資過程中很難為金融機構提供詳實的財務信息,無法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和風險進行準確的表達等。
(四)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風險
我國民營企業多數分布在服務業和制造業,經營規模有限,技術水平不高,缺少自己的技術支撐,而且人員流動性很大,財務水平不高,對于風險的抵抗能力較差,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常常無以應對而存在破產風險,對于民營企業進行融資時,一些金融機構考慮到潛在風險因素,有意抬高貸款門檻,民營企業融資難,運營風險加大,從而陷入惡性循環的狀態。可以說我國民營企業的經營風險高,自身存在的不利局面造成了融資門檻高和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民營企業只有加強自身的經營和管理,降低自身風險,才能緩解融資困境。
三、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現狀的金融創新對策
(一)更新融資觀念,加強民營企業融資信用體系的建設
民營企業要想切實改善融資難的現狀,首先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即樹立現代化的融資觀念,積極加強自身融資信用體系的建設。目前,很多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還是以內源為主,融資觀念相對落后,不敢承擔相應的融資風險,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必須積極轉變融資觀念,盡快建立科學完善的融資管理制度。同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的信用狀況,積極加強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使企業盡快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盡量規避或減少在融資過程中遭遇的各種融資障礙。
(二)豐富民營企業融資的手段與渠道
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現狀,民營企業應當積極尋求融資方式的多樣化,改變過去以內部融資和銀行融資為主要融資渠道的傳統融資模式,在外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要積極拓寬融資思路,注重融資方式的創新。例如,民營企業要善于利用國家的政策進行融資,可以開展融資租賃、融物租賃等融資活動,要敢于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等。
(三)大力發展和完善我國的金融體系
為了更好地滿足民營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需求,我國應當有針對性的就目前的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進行完善與發展,為民營企業的融資活動創造更加良好的外部條件,例如,大力發展我國的信用擔保機制和民間擔保產業,通過信用擔保機制的完善擔保機制,加強擔保機構的職責履行,約束擔保機構的行為,這對擴大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是非常有利的。
(四)提高融資人員的綜合素質
民營企業要想切實改變融資難的現狀,提高融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高融資人員的綜合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必須要對員工進行融資準則、財務管理制度以及與之相關的財政政策等方面的系統培訓,不斷提高會計等融資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融資技能和法律道德意識,減少融資環節的腐敗現象,不斷提高融資人員的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蕊. 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分析與制度環境構建[J]. 財經政法資訊,2010(04).
[2] 劉倩薇,楊惟舒. 淺析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及相應對策[J]. 中國商貿,2011(05).
[3] 何俊駿,陳玉菁. 基于博弈視角的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研究——以溫州地區為例[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1(02).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