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予 曹文鋒
【摘要】本文以當前農村社會保障現狀為基礎,分析進行農村社會保障的必要性,找出現實農村社會保障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并從資金籌集、法律制度的構建、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社會保障制度農村保護
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還是在“保城鎮”,廣大農村人口不能享受到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這種現象的存在,說明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還不算完善。農村社會保障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之一。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建立較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它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中之中。
一、農村社會保障現狀
(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實施并不理想
目前,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人數數量較大。表面上看,會覺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開展得不錯,但實際上,參保人數占應該參保的比例還較低,只有12%。參保人數的比例不夠高,說明目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發展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
(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現狀
我國傳統的社會救濟方式不規范,不統一,實施中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救濟方式以臨時救濟為主,定期救濟以集體救濟為主,而且只對“五保戶”和困難人口提供救濟。國家和集體籌集了大部分社會最低保障資金,是社會保障資金的主要來源。但就現實來看,由于財政支出不夠,資金短缺,需要社會保障救濟的人數又很多,農村人口只能按照最低標準享受社保待遇。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甚至難以貫徹落實。
(三)城鄉差距大
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目前保障的主要是城鎮。農村的醫療、養老、低保等社會保障都還處于試點或探索階段。城市的失業保險、住房公積等保障,在農村還不能實施。由于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差距,使城市和農村的社會保障差異很大,城鄉二元化嚴重。
二、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社會保障的層次低,范圍小
首先,中國農村的最低社會保障標準還處于低水平,不能完全保障被救助對象的基本生活。其次,在農村中以養老、醫療保險等為重點項目實施的只占小部分,并沒有大范圍地、全國性地推行。另外,私有企業和農村人口密集的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三資企業對農村勞動者幾乎沒有進行社會保障,造成很大的社會保障空白。
(二)社會保障的資金不夠
盡管從20 世紀90 年代初我國社會保障改革開始,政府就逐步增加了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入,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支出的絕對數額亦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但農村社會保障費用支出占全國社會保障費用支出的比重仍然一直在極低的水平徘徊。社會保障財政支出仍嚴重偏向城市,對農村投入水平偏低,不足以支撐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近年來,農村收入增長緩慢,農民沒有足夠的錢來進行養老儲蓄,不少農民不得不考慮放棄投保。在這時,農村社會保障缺乏足夠資金,無法幫助農民,為農村社會保障事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大大削弱了農村社會保障。
(三)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機構低效,缺乏法律保障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體制不健全,缺少專門對農村社會保障金進行管理的機構。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金往往是集征繳、使用、管理三權于一身,沒有其他部門進行有力的監督管理,使基金使用、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存在諸多風險和問題。同時,在法律上,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尚未確立,社會保障尚未立法,也就沒有形成法律體系。農村社會保障沒有法律可以依附,致使農村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缺乏約束力。
三、改善農村社會保障的對策
(一)建立多方籌資體系
農村社會保障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資金缺乏。基于中國的國情和經濟水平,目前,要使農村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符合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合理負擔的原則。國家出資部分可以通過國家稅收,發行國債,國企資產及收益等途徑來解決。農村集體也應該出一部分農村社會保障資金。其資金來源,可以取自鄉鎮集體開辦的公司與企業的利潤。對于農戶繳納的部分,應該采取一些教育和鼓勵的措施,讓農民積極繳納。這樣來保障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促進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
(二)擴大農村社會保障范圍
為了做到公平,應該在全國盡可能大的農村范圍內實現較完善的社會保障,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無后顧之憂。要以中小企業職工、城鎮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為重點人群,有序開展社會保險的參保擴面工作,進一步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讓更多的居民擁有基本的養老和醫療保障。要發展農村社會保障,擴大其影響力和作用范圍是必要的。
(三)加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設
首先,應該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大力推進立法工作并科學地確立最低保費。然后再確定保障的對象。保費的標準的設定,應該要適合地區經濟。保費不能過低,使農村貧困人們生活不下去。保費也不能過高,而讓人們懶于工作,靠保障生活。而界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要以通過最大勞動努力仍達不到最低生活標準為衡量標準。
四、結語
我國農村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加強對農村的社會保障,可以體現我國對民生問題的關注。雖然目前農村社會保障還存在各方面的缺陷,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研究這個問題,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相信不久,我國就可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參考文獻
[1]康亞紅.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幾點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1(30):77-78.
[2]陳共.財政學[M].北京: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張露.淺論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法治與社會,2011(05):221.
作者簡介:黃嘉予(1992-),男,四川瀘州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曹文鋒(1994-),男,遼寧盤錦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