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工資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焦點問題。搞好國有企業的工資分配制度改革,不僅是調動企業職工積極性、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創新
分配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運行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工資分配是企業管理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經過20多年的改革,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隨著國有企業體制轉換和結構調整進入關鍵時期,企業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充分暴露出來。從工資的形成來看,分配行為不規范。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有企業用工開始實行勞動合同制,這種勞動合同制仍只是定性地表示企業與職工之間的勞動關系,而對利益關系基本沒有作出定量的規定。這使得目前國有企業工資分配隨意性較強,職工往往只能被動接受,勞動者作為勞動力市場主體地位被忽視。甚至還存在著少數非國有企業無視國家法律、法規,惡意克扣、拖欠勞動者工資,或者不執行國家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的現象。本文下面著重對工資分配制度的選擇與創新進行闡釋。
一、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的原則和目標
(一)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的原則
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的原則主要有:高效激勵和公平靈活兩大原則;具體表現為高效激勵,不養閑人和懶人,留住人才;公平付薪,分配靈活。分配原則要體現分配上的靈活性、競爭性、可負擔性、公平性和一致性。
(二)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的目標
分配制度的目標主要有三點:第一,分配目標要吸引和留住實現企業組織戰略目標的人才,體現人力資本是企業第一資本的經營管理思想;第二,分配目標要使員工安心、愛崗、敬業,并保持較好的工作業績和較高的工作動力;第三,分配目標要成為協調組織目標與員工個人發展目標的有力杠桿。
二、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的具體內容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的具體內容主要是按勞分配制和按生產要素分配制。
(一)按勞分配制
按勞分配制度,是分配個人消費品的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后,按照各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按勞分配制是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的基本制度。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勞”首先應當理解為是企業的“勞”。國家通過宏觀管理這只“手”,市場通過“看不見的手”,共同對企業進行按勞分配。企業“勞”越多,獲得的分配也就越多。一方面,國家和市場對企業進行按勞分配;另一方面,企業對職工也要進行按勞分配。在企業內部,“按勞分配”之“勞”就是個體的“勞”。
(二)按生產要素分配制
按生產要素分配制,是社會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商品和勞務生產過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貢獻大小給予的報酬,即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是指按照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時所投入的生產要素的多少,進行收益分配的一種方式。當前,按生產要素分配制是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的主要制度。
按生產要素分配制體現了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就是在社會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的基礎上,按各種生產要素在價值形成中所做的貢獻進行分配。生產要素具體包括勞動、土地、資本、技術、管理、人才和房屋等。
三、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的選擇與創新
目前,國有企業工資的基本結構有基本工資、崗位工資、技能工資、績效工資、計件工資、浮動工資和相關津貼等七個項目。下面就以某市國有A企業的不同職位進行分析:
(一)某市國有A企業高管職位的工資分配
對于某市國有A企業的高管職位,具體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和總監等職位,這些職位的工資分配如圖1所示。
圖1 某市國有A企業高管職位的工資分配
根據圖1,該企業可以做如下選擇:
a.總經理試用期套③~④級(3500~4300元);
b.副總、總監、總助試用期套①~③級(2500~3500元);
c.月標準產值500萬元或績效標準分數80分,標準計算值為1,產能或績效的增加部分按標準值核算,多還少補;
d.技能補貼金額為200~1000元不等,主要適用于特招的技術或管理人才,具體金額報經總經理審批金額發放;
e.調薪時機:
試用期過后或崗位調整執行一次調薪;
每年度的4月20日公司統一調薪一次(在公司工作時間滿1年以上的(含10~12個月)人員適用于此次調薪);
f.產能、績效工資占個人總工資的比例為20%~40%之間;
(二)某市國有A企業中管職位的工資分配
對于某市國有A企業的中管職位,具體包括部門經理、副經理、主管和秘書等職位,這些職位的工資分配如圖2所示。
圖2 某市國有A企業中管職位的工資分配
根據圖2,該企業可以做如下選擇:
a.部門經理試用期套③~④級(2700~3200元);
b.部門副理和部門主管試用期套②~③級(2300~2700元);
c.車間主管和總經理秘書試用期套①~②級(1900~2300元);
d.月標準產值500萬元或績效標準分數80分,標準計算值為1,產能或績效的增加部分按標準值核算,多還少補;
e.技能補貼金額為200~1000元不等,主要適用于特招的技術或管理人才,具體金額報經總經理審批金額發放;
f.調薪時機:
試用期過后或崗位調整執行一次調薪;
每年度的4月20日公司統一調薪一次(在公司工作時間滿1年以上的(含10~12個月)人員適用于此次調薪);
g.產能、績效工資占個人總工資的比例為20%~40%之間。
(三)某市國有A企業職員的工資分配
針對某市國有A企業的職員,具體包括人事專員、技術員、辦公室職員等,這些職員的工資分配如圖3所示。
圖3 某市國有A企業職員的工資分配
根據圖3,該企業可以做如下選擇:
a.人事專員、技術員和車間組長試用期套②~③級(1550~1950元);
b.生管、計劃員、辦公室職員、會計、出納、助理試用期套①~③級(1250~1950元);
c.質檢、倉管、司機試用期套①~②級(1250~1550元);
d.月標準產值500萬元或績效標準分數80分,標準計算值為1,產能或績效的增加部分按標準值核算,多還少補。
e.技能補貼金額為200~1000元不等,主要適用于特招的技術或管理人才,具體金額報經總經理審批金額發放。
f.調薪時機:
試用期過后或崗位調整執行一次調薪;
每年度的4月20日公司統一調薪一次(在公司工作時間滿1年以上的(含10~12個月)人員適用于此次調薪)。
g.產能、績效工資占個人總工資的比例為20%~40%之間。
(四)某市國有A企業職工的工資分配
針對某市國有A企業的職工,具體包括普工、臨時工、技術工和門衛等,這些職工的工資分配如圖4所示。
圖4 某市國有A企業職工的工資分配
a.車間技術工(如焊工、電工等)試用期套③~④級(1500~1800元);
b.門衛、車間普工試用期套①~②級(1100~1300元);
c.車間計件工資的按公司計件工資制度執行;
d.月標準產值500萬元或績效標準分數80分,標準計算值為1,產能或績效的增加部分按標準值核算,多還少補;
e.技能補貼金額為200~1000元不等,主要適用于特招的技術或管理人才,具體金額報經總經理審批金額發放;
f.調薪時機:
試用期過后或崗位調整執行一次調薪;
每年度的4月20日公司統一調薪一次(在公司工作時間滿1年以上的(含10~12個月)人員適用于此次調薪);
g.產能、績效工資占個人總工資的比例為20%~40%之間。
四、結語
本文首先介紹了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的原則和目標,然后再簡要論述了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制度,最后通過以某市國有A企業為例,具體分析了該企業不同職位下的工資分配方式。鑒于筆者知識水平有限,在創作文章之時難免有漏洞和不足之處,望在今后的工作與學習中不斷加深與提高。
參考文獻
[1] 沈玉瑞.推進企業工資改革的有效措施[J].時代金融,2011(9):25-29.
[2] 劉剛.對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國科技博覽,2012(2):56-62.
[3] 王哲.淺析國有企業改革中工資分配制度的變革[J].中國證券期貨,2011(3):34-38.
作者簡介:趙羽(1982-),女,天津人,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