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
我有一個7歲的兒子,今年剛上學,由于家里人都比較寵他,所以養成了調皮、任性的性格。平常他膽子很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點兒也不把我們放在眼里。我們交待給他的事,他也從不放在心上,基本上是左耳進右耳出。每當犯了錯誤,我們教育他時,他總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有時還跟我們頂撞。對此,我打過、罵過,可絲毫不起作用,事后還是老樣子,我真不知道該怎么教育這樣的孩子,請老師為我指點迷津,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威信的家長呢?
A
家長:您好!
一般來說孩子在小的時候都對自己的父母充滿了崇拜和敬畏,大人怎么說,他們就怎么做。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有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如果家長做事表里不一,說話陽奉陰為,常常向孩子許諾,卻又常常不能履行承諾。那么長此以往,家長就會在孩子的心目中漸漸失去威信。我認為現在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不輕易向孩子許諾。有的家長為了敷衍孩子的某些要求,常常給孩子許諾,而事后又不履行。許多家長認為只要當時能夠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時間后他們就會忘記。而事實上,對于大人說過的話,尤其是對他們的承諾,他們會牢牢地記在心里,即便有些孩子懼怕家長,不敢在家長的面前提及,但在他們的心里也一直期待著。因此家長們在給孩子承諾前,最好事先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兌現,若不能兌現,一定不要給孩子承諾。一旦承諾了,那就要做到言出必行。
注意細節。在社會上生存,有時候家長不得不說一些違心的話或謊話,這些話孩子當然不能理解,他們只會認為大人虛偽、不誠實。因此在說這些話或做這些事時,家長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因為自己的一舉一動,會言傳身教地影響著孩子。
與孩子一同成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如果家長不加強學習,可能孩子提出的許多問題自己都不能夠回答,這樣會大大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孩子成長了,我們家長也要跟著孩子一起成長,這樣你才能永遠是孩子的驕傲和榜樣。
教育與愛相結合。當孩子犯了錯誤時,一般我們家長都會嚴厲地批評和教育,但一定不要忘記,教育孩子的同時,一定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訴孩子,你是愛他的,你這樣做完全是為了他的成長著想。
家長不要相互拆臺。一方在教育孩子,另一方一定不要橫加阻攔,或是對教育的方式指手畫腳,持否定的態度。一方在教育孩子時,另一方最好不要插嘴,默默地站在一邊,表示支持,即便對對方的教育方式有什么異議,也不要當面拆臺,可以私下交流,給對方留足面子。
不重復哆嗦。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抓住重點和典型,不要大事小事都絮絮叨叨,數落個沒完,也不要重復了一次又一次。這樣會讓孩子生厭,也會影響自己的形象。
(周禮 四川省安岳縣高升中學教師)
責編: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