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宗憲說自己奉行的投資三不策略是:一是經營事業絕不碰股票;二是不賣Johnnie Walker(蘇格蘭威士忌品牌),寧信“啤酒理論”;三是不怕失敗,只怕上錯戰場。
“因為我比較有錢嘛。”臺灣綜藝節目主持人兼歌手吳宗憲常常在自己的節目中開玩笑地說出這句“欠扁”的話。當別的主持人開玩笑說吳宗憲長得矮時,他會用財力“突出”自己——挽著女嘉賓的胳膊,說:“看看這幾間大樓,你要哪一間?”
吳宗憲是真的有錢。這位曾連續3年年收入破億元新臺幣、蟬聯臺灣藝人收入排行榜冠軍的諧星,也是娛樂圈出了名的投資大亨。在最近接受臺灣《商業周刊》采訪時,吳宗憲說起自己奉行的投資三不策略:一是經營事業絕不碰股票;二是不賣Johnnie Walker(蘇格蘭威士忌品牌),寧信“啤酒理論”;三是不怕失敗,只怕上錯戰場。
幾年前,吳宗憲投身LED(發光二極管)產業。2009年6月,他又往產業鏈的上游發展,成為印刷電路板上市公司翔升電子董事長。據臺灣《商業周刊》報道,吳宗憲會投資LED,就是研究過啤酒理論。他說,高價洋酒像Johnnie Walker,仿冒多,但啤酒價格低,沒人仿冒,Cost is everything(成本即一切),是電子業的競爭鐵律。《商業周刊》評論:吳氏的LED啤酒理論,就是靠“阿爾發光子”——他投資成立的公司掌握技術專利,加上翔升電子整合上下游產業鏈,靠只有對手1/5的“山寨”價格,參與照明市場的競爭。“當我有能力做出價格僅為別人兩成的LED燈,一盞只賣800元新臺幣,壽命長達15年,肯定血洗照明市場。”吳宗憲說。
低價的啤酒無人模仿,大家去模仿的都是高價、高定位的酒,在商業上,“啤酒理論”表達的是一種典型的低成本策略。低成本的實現,最主要的途徑就是技術創新。吳宗憲成立阿爾發光子科技公司進行研發,目前已掌握3項專利,解決了高亮度LED的散熱問題,所以其產品能在一般照明市場擁有競爭力。
除了是上市電子公司董事長之外,吳宗憲還經營多項產業,從成立唱片公司(發掘了周杰倫),到開設電視臺、投資房地產,再到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開出百家餐廳,廣泛涉獵。而多年前,由于判斷未來幾年臺灣經濟不會景氣,吳宗憲還把所有餐廳關閉了。
“一葉可以知秋,從客人點菜就可以知道臺灣經濟的未來。怎么說呢?這位客人以前進來總是說‘給我最好的,但現在卻研究菜單起來,還問有沒有打折,你就該知道經濟不好了。”
這種見微知著的敏銳眼光,正是優秀投資人所必備的素質。上世紀20年代后期,正值華爾街股市極度瘋狂之時,有一天,走在大街上的巴魯克停下來等待擦皮鞋時發現,盡管擦皮鞋的小男孩手忙腳亂,卻仍饒有興趣地與周圍的人聊在股票市場上賺錢的秘訣。巴魯克一回到辦公室就把股票拋售一空,從而在那場全球股市大崩潰中躲過了滅頂之災。類似的故事傳到中國又演繹出多個版本,只不過擦鞋男孩換成了證券交易所門口賣報紙的老大娘一類。不管故事怎樣敘述,故事主人公的洞察力都是創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