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剛 劉婷 馮泓博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有煤炭企業的管理與變革面臨著重大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文章設計了平衡計分卡導向模式,通過緯度轉換對國有煤炭企業績效考核進行探索。
【關鍵詞】平衡計分卡國有煤炭企業績效考核
一、平衡計分卡概述
平衡計分卡是由哈佛商學院教授羅伯特.卡普蘭和復興方案公司總裁戴維.諾頓在1992年發明的一套企業績效評估和戰略管理的體系,它是從財務、客戶、內部經營、學習與成長這四個方面,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能操作的衡量指標與目標價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設計旨在建立“實現戰略制導”的績效管理系統,進而保證企業戰略有效的執行。因此,人們通常稱它是加強企業戰略執行力的最有效的戰略管理工具。經歷了20年的發展,平衡計分卡已經發展成集團戰略管理的工具,在集團戰略規劃和執行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國有煤炭企業績效考核的突出問題
國有煤炭企業是整個煤炭工業的支柱,從歷史上看,國有煤炭企業曾是我國煤炭工業的基礎,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其歷史功績不可小覷。隨著進入市場經濟階段,國有煤炭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發展核心競爭力成為重大的現實問題。由于歷史和環境原因,目前我國國有煤炭企業績效考核還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在:①與企業戰略脫鉤,戰略沒有明晰,員工對戰略不明確,各人有自己的見解。②績效考核觀念和定位存在嚴重的錯位,大部分員工對績效考核認識僅僅停留在考核的層面上,有些管理者也認為績效考核就是控制和約束員工并沒有從戰略管理、改善本企業績效的高度來看待績效考核。③考核指標制定缺乏科學性。所以,國有煤炭企業需要引進更加切實有效、先進的管理績效考核方法來彌補現有績效考核不足,平衡計分卡是首選,并且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平衡計分卡在應用時的改進
平衡計分卡在國外的應用已經很廣泛,但由于煤炭行業特殊性以及我國特定國情,平衡計分卡在我國國有煤炭企業運用,完全照抄照搬國外及其他行業的內容和模式顯然是行不通的,必須對其加以改造,吸收其合理部分,開發和設計具有自身特色的平衡計分卡,促使煤炭企業戰略和使命在生產經營各個方面得到體現,保證各指標間的相互協調和驅動。下面主要研究平衡計分卡四維度向國有煤炭企業績效考核要素的轉換角度,分析要素之間的關系。
(一)財務與經濟責任的轉換
財務指標是企業效益的指標情況(如利潤),最終要體現股東利益,體現企業的生存能力。國有煤炭企業的財產所有權歸國家,國家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原則授權煤炭企業管理國有資產。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管理的財產享有占有權、使用權和依法處分權。國有煤炭企業具備法人資格,其生產經營活動關系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所以它的發展必須對國家承擔經濟責任,政府和國家處于“出資人”、“授權者”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看,國有煤炭企業的“股東”應該是政府和國家,企業對國家承擔著一定的經濟責任。基于這樣的想法,對應于企業的財務維度,我們把企業績效考核中的財務維度轉換為經濟責任維度。
(二)客戶與管理績效的轉換
在企業看來,客戶是其銷售終端和服務對象,同時也是其利潤的來源。從終極角度看,沒有客戶就沒有企業,企業因客戶而存在。同樣,國有煤炭企業作為組織的一種形式存在,需要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也需要面對市場,面對客戶。但是,衡量顧客是否滿意的基本標準就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及對外關系等考核指標。如何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就在于如何提高國有煤炭企業的管理績效。對應于企業的客戶維度,可將客戶維度轉換為管理績效維度。
(三)內部流程與安全質量標準化的轉換
內部流程作為平衡計分卡反映企業內部運行狀況的一個層面,是衡量內部流程績效變量設置情況的重要指標。國有煤炭企業的平衡計分卡內部流程主要是從產品管理、運營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績效考核。國有煤炭企業的安全質量標準化是指將標準化工作引伸到安全工作中,是企業所有標準化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的內涵就是企業在其生產經營管理中,要自覺貫徹執行國家和地區或部門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并依據這些法律法規來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方面的規章制度和標準,使得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得到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有效貫徹實施,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使企業的安全水平得到相應的提升,使企業的人、機、環境處于最佳的安全狀態下運行,進而保證企業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又好又快發展。從這一角度看我們需要把內部流程維度轉化為安全質量標準化維度。
(四)學習和成長與可持續發展的轉換
學習與成長是企業創造長期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平衡計分卡中,學習與成長緯度是要為學習與成長變量設置衡量指標,其目標是將注意力引向企業未來成功的基礎創建中。一般來講,平衡計分卡的前三個層面只能揭示人才、系統、程序的現有能力和實現目標績效所必需具有的能力之間的差距。為彌補這一巨大差距,國有煤炭企業必須加大投入,不斷優化企業的流程并加強信息技術和ERP系統的構建以使員工獲得新技能和提高員工滿意度等。因此,我們嘗試把平衡計分卡中的學習與成長維度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維度。
四、結論
本文從理論上探討了構建國有煤炭企業平衡計分卡的導向模式和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緯度的轉換,為平衡計分卡在國有煤炭企業應用提供理論依據,不足的是僅僅分析了緯度轉換,具體的指標選擇和權重分配還有待進一步探討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鄭麗紅.煤炭企業導入平衡計分卡的思考[J].煤炭經濟研究,2006(10):46-48.
[2] 王景波.基于平衡計分卡的煤炭企業績效評價研究[D].山東:山東科技大學,2007.
[3] 張金壽.試論平衡計分卡體系在煤炭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08(1):72-73.
作者簡介:嚴剛(1986-),男,河南信陽人,西安財經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財務管理。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