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英
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土壤開始解凍,蘋果由休眠狀態開始了新的生命活動,這一時期是蘋果樹管理的重要時期,此時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當年果園的收益狀況。所以果農應抓好這一時期的科學管理。
1 病蟲害防治最關鍵
早春時節,病蟲害活動較弱或還沒有開始活動,是蘋果病蟲害防治的最有利時機,可以大大降低病蟲害發生基數,減輕全年的防治壓力,減少后期的噴藥次數,提高防治效果。(1)要刮除樹皮腐爛病斑、輪紋病斑及老翹皮,然后涂傷口保護劑。①春季是蘋果腐爛病發病的高峰期,3月下旬到花期前后,是防治腐爛病的最佳時期,此時樹液開始流動,腐爛病的病斑開始表現為水漬狀,很容易發現和辨認。因此應對全園進行幾次徹底細致的檢查,以便早發現早刮治,減輕或消除危害。刮治病斑時,一定要刮去1厘米的好組織,使其傷口成立茬,這樣便于傷口愈合。刮后須立即涂抹綠保丹、菌毒清、石硫合劑原液或20%以上的濃鹽水,同時還要徹底拾凈病皮、病屑。對于病斑較大的樹,已經影響到輸導組織的,應在花期樹體離皮時采用橋接技術進行補救(需在萌芽前準備足夠的一年生枝條,或利用根莖部位發出的徒長枝)。②對于枝干上發生的輪紋病,早春刮涂是防治的最好方法,此時尚未發芽和長葉,樹干的病瘤清晰可見,利于刮治和涂藥。要注意的是,刮治的方法與腐爛病有很大的不同,腐爛病由于大多是塊狀發生,所以要完全刮除病組織,而輪紋病的病瘤往往是遍布整個樹干或主枝,如果刮治過重時,反而會影響樹體營養的流動,進而影響樹體的生長,甚至還有可能造成死樹。所以對于枝干輪紋病的刮治,一定要輕,即用刮刀輕輕刮去隆起的瘤狀病斑,刮至樹皮附近時停止。刮后同樣要涂抹藥劑,并且要收集刮下的病皮組織。涂抹用藥可以參考腐爛病用藥種類。要防治輪紋病對果實的侵染,除了對果實采用套袋措施外,還應在套袋前針對果實噴2遍殺菌劑,藥劑可以選擇甲基托布津等具內吸作用的殺菌劑。(2)在萌芽前及修剪后全園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可預防和防治多種病害的作用,同時還可兼殺一些害蟲。一般是在4月中上旬噴灑。
注意事項:腐爛病的刮治看似簡單,但必須認真對待,不能圖省事。例如,有的果農將操作簡化成在病疤上用刀劃道,然后涂藥的方法,這種處理方式或許當年看不到病疤發展,甚至病疤也發干脫皮,但因為沒有完全清除病組織,極易造成病斑第2年復發,而且發病的面積會比原來擴大,起不到好的防治效果,還增加防治難度,浪費了人力物力。另外,要搞好清園,將病枝、葉、果及刮下病斑屑收集起來燒毀或深埋。還要注意刮刀要經常用藥劑消毒,做到一斑一消毒,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帶了病菌的刮刀會在尋找新病斑的過程中造成繼發感染。
2 肥水應滿足養分需求
在上年做好秋施肥及澆凍水的基礎上,在土壤完全解凍至萌芽前土壤施肥1次,為萌芽、展葉、抽枝、開花、坐果補充營養。追肥的數量可因土壤、樹勢、樹齡、產量而定,一般在肥沃土質上的壯幼樹不追肥,瘠薄土質上的弱幼樹可少量追肥。初結果樹每株追施硫酸銨0.5~1千克或腐熟的人糞尿25~30千克。盛果期果樹,每株追施硫酸銨1.5~2千克或腐熟人糞尿50~100千克,如有條件應補施磷鉀肥,每株施過磷酸鈣2.5~5千克、草木灰5~10千克。這樣可提高產量和果實品質,并增強樹勢。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根據土壤墑情及自然降水情況,結合土壤施肥澆水1次,時間不宜過早,水量不宜過大(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以免造成土壤溫度降低,推遲萌芽。對年前未灌封凍水的果園,應及時澆水,以利果樹發芽、開花和坐果。
3 復剪與刻芽
花前復剪,是糾正冬剪失誤及彌補因氣候、機械損傷等破壞原來冬剪樹形的有效措施。該措施可以調整花芽、葉芽的比例,協調生長與結果的關系。對花芽較多的大年樹要適當疏掉過多和不充實的花芽,一般中型果品種,每2~3個葉芽留1個花芽,大型果品種每3~4個葉芽留1個花芽。同時還要更新細弱、衰老枝組,疏除過密枝、病蟲枝,輕剪營養枝;小年樹應盡量有花必保,并采取堵花修剪,提高坐果率。同時還要適當短截營養枝,減少當年成花量。需注意的是,蘋果花期常遇低溫、大風及晚霜危害,影響正常授粉坐果,應適當多留花芽,待坐果后再疏果。蘋果樹刻芽是春季管理的又一項重要措施。刻芽的主要目的是促發分枝,培養結果枝組,使其形成短枝,有利于成花結果。刻芽一般在清明之后進行。刻芽的主要對象是幼旺樹的營養枝、主枝背上緩放的直立枝以及高接后萌發的一年生枝條。刻芽方法是用鋼鋸條、小刀在枝條的中下部的芽子上方(距離0.5厘米)深切一刀,深達木質部,每個枝條刻芽3~5個。刻芽后萌發的分枝多數當年可形成花芽。
4 噴肥、放蜂
進入初花期(5%中心花開放),應及時噴1次0.3%硼砂加0.1%尿素+1%蔗糖水溶液,進入盛花期再噴1次0.3%硼砂加1%蜜蜂水溶液,以增加養分,利于授粉坐果,花期距果園500米以內放置一箱蜂蜜可保證授粉10畝左右,可提高坐果率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