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鄧靈
靈寶市是全國著名的“蘋果之鄉”,1921年引進栽植以來,經過90年的艱苦創業和科學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壯大,已成為該市農業強有力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正是這個小產業,讓靈寶市加快了縣域經濟發展,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和農民果品經濟不斷增收。那么,靈寶果品產業是如何發展,為何有如此大的推動力呢?
1 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鏈
近年來,靈寶市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擴大基地規模,健全服務體系,推廣實用技術,有力推進了果品產業可持續發展。目前,該市已形成了三大循環經濟產業鏈。
1.1 “果—菌—肥—果”生態循環經濟產業鏈
利用每年修剪的大量果樹枝條和刨去的老樹樁,將其粉碎后,生產食用菌。蘋果木渣是生產食用菌上好的袋料,經過試驗和食用菌專家品嘗論證,用其他樹木粉來生產的食用菌遠不及蘋果木生產出的食用菌口感風味好。生產食用菌后,廢棄袋料是上等的生物肥,入園肥沃土壤。全市利用果樹廢棄的枝條和樹樁,發展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年生產規模達3000萬袋,實現產值1.5億元。
1.2 “果—畜—沼—畜—果”生態循環經濟產業鏈
在果園里養雞養豬,建沼氣池,畜糞入池,產生沼氣、沼液和沼渣,沼氣用來日常生活做飯、照明等;沼液用來噴灑果樹防治病蟲害,實現無公害蘋果生產;沼渣用來增加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強壯樹勢,提高優質果生產率。全市果園養豬15000頭,建設沼氣池3萬余個,有力推進了果園生態養殖、有機蘋果生產的循環經濟產業發展。
1.3 “果—加—飼料—畜—肥—果”生態循環經濟產業鏈
除優質果品進入市場銷售外,風落果、形歪果、殘次果等用于果品企業加工。經加工企業壓榨、殺菌、濃縮成果汁后,果汁出口創匯,果渣由飼料廠曬干、烘干后加工成飼料。飼料用來養豬、雞、牛、羊等牲畜,其糞便澆樹肥園,生產有機蘋果。全市建成大型果汁加工企業3家,飼料加工廠1家,年加工果汁10萬噸,生產飼料1萬噸,產值達14.2億元。
同時,蘋果樹干、枝條、樹樁經粉碎后,還用來加工高密度板;果渣除用作飼料加工外,還用來制作果膠。全市建成密度板加工廠2家,果膠加工廠1家,年利用果枝果樁25萬噸,生產纖維板18萬立方米,生產果膠1000噸,實現產值1.5億元。
2 拉長經濟發展產業鏈
該市果品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帶動了加工業、運輸業、貯藏業、銷售業、包裝業以及農資供應、食用菌生產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全市果品加工相關企業達到41家,特別是加工業,年果產品加工能力40萬噸,其中濃縮果汁24萬噸,年消化果蔬能力180萬噸,形成的果汁、果飲、果奶、果酒等10大系列、29個品種,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靈寶果品產業的發展壯大,不但帶動了加工、運輸、貯藏、包裝以及農資供應、食用菌生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還促進了旅游、餐飲、交通運輸等產業的興旺。目前,全市果品生產加工及運輸、貯藏等相關產業年實現產值27億元以上,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4萬余人就業,帶動果農年增收3億元,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