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從文,馬學祥
肉雞腹水綜合征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以肉雞腹腔內潴留大量淡黃色漿液性積液和右心室肥大為主要特征,并伴有明顯的心、肝、肺等內臟器官病理性損傷的疾病。該病主要發生于4~6周齡的仔雞,死亡率高達30%以上,是危害養雞業較嚴重的疾病之一。對肉雞腹水綜合征的流行特點、發病原因、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其防制措施進行了綜述,以期為該病的防制提供參考。
1流行特點
1.1季節性
該病全年均可發生,多見于冬季和早春。冬春季節,養雞場為了保溫而忽視了通風,造成雞舍內有害氣體濃度增高、氧氣供應不足所致。
1.2發病日齡
該病多發于4~6周齡發育良好、生長快的肉雞。
1.3品種與性別
雖然該病在各類家禽中均有發生,但多見于高產和快速生長品種的雞。通常公雞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母雞,這與其生長快、耗能高、需氧多有很大關系。
2發病原因
肉雞腹水綜合征的病因很復雜,多數人認為是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雞長期處于缺氧狀態,為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肺循環和心跳次數增加,結果不僅引起肺壓升高,同時也增加了右心室負擔,導致右心室代償性肥大而擴張、松弛、衰竭,全身血液回流受阻而瘀積于外周血管內,致使腹腔內器官充血、血壓升高,血液從肝、腎、心等器官表面漏出,蓄積于腹腔,形成腹水。引起肉雞腹水綜合征的常見原因有遺傳因素、營養因素、環境因素、生物毒素因素和其他因素等。
2.1遺傳因素
長期以來,肉雞的選育往往只注重生長性能方面的選育,而忽略其心肺功能的提高,以致心肺功能不能適應機體旺盛的代謝需求,潛伏著心肺衰竭的發病傾向,易導致機體缺氧而引起腹水。
2.2營養因素
少數肉雞養殖戶過分追求料肉比和生長速度,采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顆粒飼料,有的甚至添加大量油脂,且不加限飼,使肉雞生長更加迅速、耗氧量增多而導致機體相對缺氧,因此更易引起肉雞腹水綜合征的發生。飼料中的營養物質缺乏,如維生素E、磷、銅、鋅、錳、硒的缺乏也易引起腹水綜合征的發生。
2.3環境因素
寒冷季節養殖戶為了保持雞舍的溫度而忽視通風,導致雞舍內空氣中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升高,氧氣含量下降,造成一種缺氧的環境,而處于快速生長期的仔雞代謝旺盛,因長時間不能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使雞的肺臟造成損傷,加劇機體的缺氧,誘發腹水綜合征。另外,飼養密度大、雞舍寒冷潮濕、環境消毒劑用法不當或過量等原因,也易引起腹水綜合征的發生。
2.4生物毒素因素
生物毒素以黃曲霉毒素危害最為嚴重,可引起雞肝臟嚴重器質性損害,而導致出現腹水。凡飼喂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飼料或使用黃曲霉毒素污染的墊料,都極易發生該病。
2.5其他因素
某些疾病,如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可引起肉雞心、肺、肝病變而引發該病。飼料中有毒性油脂或食鹽等中毒,直接損傷肝臟造成肝病變,可引起大量腹水潴留。
3臨床癥狀
病雞精神沉郁、羽毛蓬亂,食欲減退、飲欲稍增加,生長遲緩,雞冠和肉髯發紺。病情嚴重者可見皮膚發紅、呼吸急促、運動耐受力下降。該病典型性癥狀是病雞腹圍明顯增加,腹部膨脹下垂,腹部皮膚變得發亮或發紫,行動遲緩,有的站立不穩甚至腹部著地如企鵝狀。該病病情發展迅速,病雞常在腹水出現后1~3d內死亡。
4剖檢變化
肉雞腹部膨大,觸摸有波動感,剖開腹部,從腹腔中流出大量淡黃色或清亮透明的液體,有的混有纖維素性沉積物;心臟腫大、變形、柔軟,尤以右心房擴張顯著,右心肌變薄,心肌色淡并帶有白色條紋,心腔積有大量血凝塊;肺動脈和主動脈極度擴張,管腔內充滿血液。部分雞心包積有淡黃色液體;肝臟腫大或萎縮、質硬、瘀血、出血;膽囊腫大、突出于肝表面,內充滿膽汁;肺瘀血、水腫,呈花斑狀,質地稍堅韌,間質有灰白色條紋,切面流出多量帶有小氣泡的血樣液體;脾呈暗紅色,切面脾小體結構不清晰;腎稍有腫大、瘀血、出血;腦膜血管怒張、充血;胃稍腫、瘀血、出血;腸系膜及漿膜充血,腸黏膜有少量出血,腸壁水腫增厚。
5防制措施
5.1治療
目前對肉雞腹水綜合征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只能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使用強心藥(如苯甲酸鈉、咖啡因、士的寧、鹽酸麻黃素、醋酸鉀)對早期病雞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具體治療措施如下。
(1)患病雞出現腹水,應先抽出腹水,用12號針頭刺入病雞腹腔,然后注入青霉素和鏈霉素各20萬U,經2~4次治療后可使部分病雞康復。
(2)藥物治療。首先服用大黃蘇打片,20日齡雛雞1片/(只·d),其他日齡雞酌情增減,以清除胃腸道內容物;皮下注射亞硒酸鈉0.1g,配合口服維生素C和利尿劑,選擇敏感抗生素,以對癥治療和預防繼發感染,同時加強雞舍內外衛生管理和消毒工作。
5.2預防
(1)育種。由于肉雞腹水綜合征有嚴重的遺傳傾向,在進行家禽遺傳選育時,應選育出對缺氧和腹水綜合征有良好抗性的品系,同時要求種雞的心臟、肺臟系統較發達且發育較快,利用氧氣的能力較強;堅決淘汰有腹水傾向的種雞,從根本上解決肉雞腹水問題。
(2)科學配制日糧。在確保日糧中氨基酸平衡的同時適當減少蛋白質的供給量,嚴禁飼喂霉變飼料,控制食鹽的用量,不可飼喂含有過量菜子餅、棉子餅的飼料以減少各種中毒事件的發生;飼料中缺乏硒、維生素E、磷時也會導致肉雞腹水綜合征的發生,因此肉雞飼料中硒含量應不低于0.12mg/kg,維生素E也應適當增加。控制日糧中脂肪的含量,6周齡前肉雞飼料中油脂含量應保持在1%左右,7周齡出欄時不超過2%。
5.3改善飼養環境
在冬季要解決好保溫與通風的矛盾,在保溫的同時,每天定時對雞舍進行通風換氣,降低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含量;管理好熱源,嚴防煤氣泄漏,及時清理糞便,控制好雞群密度和雞舍的濕度,以減少腹水綜合征的發生。
5.4早期限飼
由于肉雞腹水綜合征的發病日齡越來越小,可以采用全價粉料代替顆粒飼料、合理限飼(減少5%~10%的日喂量)、控制光照時間等措施,以減少雞的采食量,降低其生長速度,有效地減少腹水綜合征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可使死亡率降低25%左右。
5.5做好藥物預防工作
做好各種傳染病的防疫工作,提高雞的抵抗力,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飼料中添加亞硒酸鈉,維生素C、維生素E及復合維生素B或抗應激多維素進行防治,也可適當添加利尿劑和抗菌藥物,以降低該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雞群一旦發生此病,應盡快消除病因,可在飼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劑以降低腸道脲酶活性,進而降低腸道的氨濃度,用量為125mg/kg飼料,可降低患腹水綜合征仔雞的死亡率。治療用藥要在獸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不能長期使用對雞心、肺、肝等有毒害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