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0日,針對滬上出現的“硬蛋黃”雞蛋,上海市農委表示,上海市地產蛋禽質量安全可控。農業專家表示,蛋黃變硬,有可能天氣太冷,也有可能飼料中棉酚物質添加過多,而且后者可能要小于前者,上海本地蛋出現“硬蛋黃”可能性極小。而外地產存疑雞蛋進入上海問題,工商部門開始進行調查,下周公布結果。
2012年2月9日,針對外地產的存疑雞蛋可能進入上海流通領域的情況,工商部門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調查,至11日已對全市5個區的大型超市和賣場進行抽檢,包括發現問題雞蛋的聯華桃林路店。上海市工商局表示,在日常流通環節食品抽查中未發現雞蛋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對于媒體報道中涉及的雞蛋,工商部門將跟蹤調查。目前相關超市、賣場的進貨渠道和索證索票尚未發現問題。
2012年2月10日,上海市農委在其新浪官方微博發布權威消息稱:該市每年地產禽蛋約6萬t,大多由萬羽以上規模養殖場生產。近幾年,上海市在養殖場標準化建設、飼料質量安全來源監控、雞病防控等方面加大了投入。
“問題蛋”經媒體報道后,上海市農委立即要求本市家禽行業協會對該情況分析管控,加強禽蛋生產行業自律和管理。蛋禽行業協會秘書長馬國賢則表示,上海地產雞蛋的飼料以玉米、豆粕、麩皮為主,每天大概100t雞蛋上市。
據介紹,上海90%雞蛋產自江蘇。在現已發現的“硬蛋黃”雞蛋中,因飼料問題而曝光的也很少。上海動物衛生相關專家則表示,上海地產雞蛋的質量一般都有保證,出現“硬蛋黃”雞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