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閉瀟麗
【摘要】運用廣西自治區1991-2010年的經濟數據,對廣西城鎮居民收入、農村居民收入及城鄉收入差距與保險密度四個變量進行協整分析,并對其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加對保險需求具有促進作用,而廣西居民收入差距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卻和保險需求具有反向變動關系。所以必須全面提高全區居民生活水平,降低城鄉收入差距,才能促進廣西保險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居民收入保險密度收入差距
保險業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支柱之一,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為金融產品,不僅是普通大眾日常消費的一種商品,而且也是調節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所以大力發展保險業對一個地區乃至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非凡。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保險業逐步發展壯大,期間雖經歷了一些波折,但總體看來,仍得到了長足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保險業的發展十分迅猛,截止到2012年7月份,我國共有4家保險公司入圍世界500強企業,并且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放開,越來越多的外資保險公司入駐我國,我國保險市場競爭逐漸加劇。盡管如此,我國的保險業仍面臨著如亂收費、理賠難和市場準入不規范等諸多問題,但從今年保監會連續出臺的多項政策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并采取了相關措施,所以,我國的保險業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無風險,無保險,廣西是災害發生比較多的地區,這給保險公司在當地留下了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近年來廣西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型保險公司入駐廣西,給廣西經濟發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而如何促進保險業在廣西的發展,使之更好地服務當地社會經濟,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是當地監管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兩個角度探究居民收入差距和保險發展的關系,并試圖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供相關部門參考。
一、實證分析
(一)數據的收集與處理
根據數據的可得性和真實性,本文選取了1991-2010共20年間的數據,并處理如下:保險需求用保險密度(y)來表示,收入水平分別選取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來衡量,其中x1、x2分別用城鎮cpi和農村cpi進行處理為實際可支配收入(cpi以1990年為基期100),居民收入差距dis=x1/ x2,為了排除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影響,我們對y、dis、x1、x2這四個變量分別取對數。所用數據均來自廣西統計信息網和歷年《廣西統計年鑒》。
(二)數據平穩性檢驗
我們采用迪克-福勒檢驗(DF)來判斷廣西保險需求(y)、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x1)、農村居民人均收入(x2)和收入差距(dis)這四個序列是否存在單位根,并判斷各個序列的平穩性,所采用的統計軟件為Eviews6.0。檢驗結果如下表:
表1 單位根檢驗結果
變量 ADF 檢驗回歸式(c,t,k) 5%臨界值 結論
Log(y) -2.61368 (c,t,1) -3.658 非平穩
Log(x1) -6.46117 (c,t,0) -3.6736 平穩
Log(x2) -4.02519 (c,t,0) -3.7332 平穩
Log(dis) -5.46062 (c,t,0) -3.6901 平穩
@Log(y) -3.61856 (c,0,1) -3.02997 平穩
注:檢驗類型中的c為常數項,t為趨勢項, k為所采取的滯后階數,臨界值是由MacKinnon給出的數據計算得出。
從表1中我們可以得出, log(y)是非平穩數列,而log(x1),log(x2),log(dis)都是平穩數列,把log(y)進行一次差分后得到的@log(y)序列是平穩的,所以,這些變量都是一階協整的。
(三)各變量的協整檢驗
我們采用Engle-Granger兩步法進行檢驗:
首先對變量建立如下模型: log(y)=C1+C2log(x1)+C3log(x2)+C4log(dis)+μt,然后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對其進行回歸,得出以下結果:
log(y)=4.5695log(x1)-2.9265log(x2)-2.3526log(dis)
………………………………………………………………(1)
T統計量 (7.3537) (-3.667) (-14.118)
R^2=0. 99DW=2.322
結果分析:我們可以根據模型的DW值得出其不存在序列相關,R^2的值為0. 99說明模型整體擬合得非常好,并且根據各個變量的T統計量的值得出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log(x1)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log(x2)及城鄉收入差距(dis)對保險需求log(y)的影響是顯著的。
然后,我們對回歸模型殘差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如下表:
表2 殘差的平穩性檢驗結果
變量 ADF 檢驗回歸式(c,t,k) 5%臨界值 結論 DW
E -2.726 (0,0,0) -1.959 平穩 1.925
由檢驗結果可以看出-2.726<-1.959(5%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拒絕E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所以模型殘差序列E是平穩的。檢驗結果表明人身保險需求log(y),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log(x1),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log(x2)和收入差距log(dis)存在協整關系,具有長期的穩定性。
我們可以從協整回歸的結果得出:廣西自治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保險需求呈正相關關系,城鎮居民收入提高 1%可以使廣西保險需求增加約4.57%;而保險需求對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彈性系數為負,說明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不能使保險需求獲得提高,這說明廣西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還停留在維持他們基本生活需求的較低階段,還未達到購買保險這一商品的收入水平;同時我們還可以得到居民收入差距log(dis)的系數約為-2.35%,即廣西的城鄉居民收入增大1%,廣西的保險需求將降低2.35%,說明居民收入差距和保險需求也是反向變動關系。
城鎮居民收入與保險需求之間的實證分析符合收入與保險需求之間的經濟理論關系,即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加促進了保險需求,而農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卻對保險需求沒有任何促進作用,這表明廣西自治區保險的消費者集中在城鎮,而在農村的消費者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第一,廣西城鎮經濟收入水平和消費支出總額均比農村高,所以城鎮居民對保險消費需求有較大能力;第二,城鎮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比較注重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具有較強的風險意識,購買保險的積極性很高。第三,城市人口比較集中,便于保險公司營銷,造成了保險公司重視城市市場而忽視了廣大的農村市場的銷售局面。
(四)誤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簡稱ECM)
由上面的協整檢驗,我們可以得出廣西保險業的發展和居民收入情況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但在短期內各變量的關系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由此,我們根據上述協整關系建立廣西居民收入情況和保險需求的誤差修正模型(ECM),下面是ECM的結果:
D(log(y))=1.246D(log(x2))+2.36D(log(dis))
+0.7476D(log(y(-1)))
-2.45D(log(x1(-1)))+
T統計量(3.181577)(4.632335)
(5.9494)(-3.6167)
1.515D(log(x2(-1)))
+ 1.56D(log(dis(-2)))-0.786e(-1)
………………………………………………………………(2)
(2.7514)(3.5117)(-4.3515)
R^2=0.72 ,DW=2.339
其中(1)為長期協整模型,而(2)為短期修正模型。從(2)可以看出,廣西農村居民收入log(x1)對保險需求log(y)當期和滯后一期的短期影響彈性分別為1.246和1.515,與長期影響不同,均為正效應,說明在短期內農村居民收入的提高會加大對保險的購買。而在短期內,城鄉收入差距和城鎮居民收入對保險需求的影響系數均為負值,說明了ECM對保險需求的短期修正作用。從(2)進一步看出,保險需求與居民收入關系的長期均衡效應對短期動態的修正幅度為78.5757%,如果上一年的保險需求長期均衡誤差為負,則通過城鎮人均收入、農村人均收入及城鄉收入差距的變動帶動本年的保險需求往高的方向變動,反之如果保險需求過快增長則可通過誤差修正項使保險需求增長變慢。我們也可通過誤差修正項的T統計量看出,廣西保險需求和居民收入關系在短期內比較穩定。
二、結論與啟示
本文分析了廣西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和保險需求的關系,實證分析的結論表明城鎮居民收入與保險需求呈同向變動,即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加會促進廣西保險業的發展,而農村居民收入與保險需求呈反向變動,說明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沒有帶來農民對保險消費的提高。廣西目前的保險市場主要消費者還集中在城鎮,而在農村的消費者卻很少。 就廣西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而言,城鄉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對保險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本文的分析對于促進廣西保險產業走上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道路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對廣西地區政府機構來說,要始終把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全區人民的收入水平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只有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才會加大對各種商品(包括保險)的購買。第二,必須逐步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在保險消費中,高收入人群的保險需求只占保險總需求的小部分,而且很容易會被滿足。因此,擴大保險市場的首要任務就是擴大保險消費人群,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險需求,這就需要政府機構及相關部門積極采取舉措,縮小城鄉間的居民收入差距,以壯大廣西保險市場的發展。第三、政府應該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合作,積極引導保險公司在農村的發展,使保險業獲得發展的同時增大農民的福祉。第四,保險公司應積極開拓農村保險市場,擴大對三農的承保范圍,加快這些險種的開發,不斷創新、設計出迎適合農民的保單,全面提高保險覆蓋面,使廣大的農民也能消費起保險這一金融商品。
參考文獻
[1]張宇晴. 我國保險需求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29).
[2]梁波.收入差距對保險需求影響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理人,2006(08).
[3]唐金成.現代保險學[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1.
[4]王中昭,李麗明.計量經濟學實驗及例題分析[M].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徐峰,男,漢族,安徽淮北人,廣西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保險學;閉瀟麗,女,壯族,廣西南寧人,廣西大學商學院2011級金融學保險方向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