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1年度中國B2C電子商務市場調查報告》,對我國B2C市場2011年的整體發展做了非常詳盡的分析。數據顯示,2011年整個網絡購物市場熱度不減,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表示,這主要歸功于人們網購習慣的形成、傳統行業的網購深耕、商家大規模促銷以及物流、倉儲、服務等相關鏈條的發展完善。
本報從2011年網絡零售市場呈現出的市場特征、政策背景以及市場交易規模與用戶增長勢態三方面為讀者精心解讀,以期能對整個B2C行業發展管窺一二。
媒體化加強 傳統行業觸網更深
2011年是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一年,特別是網絡零售行業的發展可謂風起云涌。淘寶一拆為三,比價購物盛行,凡客誠品啟動IPO計劃、電商倒閉風潮盛行等等。在這一年中被人們談論的最多的就是“電商寒冬”,面對這樣的境遇,電商企業該如何應對是各界最關注的事情。
縱觀2011年國內B2C市場,其呈現出以下行業特征,這也是2012年整個市場動態的一枚掠影。
特征:電子商務企業
與社會化媒體的合作加強
例如:京東商城登錄新浪微博后,消費者可以通過京東商城設在新浪微博的窗口購物,新浪微博只是扮演一個購物平臺的角色,無需考慮物流等相關情況。而在9月底,麥考林與新浪微博也達成戰略合作,在麥考林的新浪微博企業版推出促銷頁面。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認為,電商企業與社會化媒體的結合,將給用戶提供具有顛覆性的服務性產品。
特征:傳統零售企業“觸網”加強
隨著網絡購物的流行,傳統零售企業紛紛將傳統渠道的觸角向線上延伸,自建或收購網購平臺,爭食電商大蛋糕,欲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品牌。從目前情況來看,還有更多的傳統零售企業將加入這一行業。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認為,傳統零售企業觸網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特別是物流與售后是軟肋,如何處理好電商的物流配送問題,處理好售后的問題,是擺在這些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特征:電商一體化趨勢加強
2011年淘寶商城(現天貓商城)宣布38家垂直B2C網站入駐,這些網站具有較高知名度并且涵蓋產品種類豐富。在未來供貨商、品牌商、電商企業、物流公司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融洽,能夠給用戶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與貼心的服務,讓用戶真正“滿意而歸”。
特征:網絡零售企業的競爭
將從產品轉移到服務上
倉儲、物流、售后服務體系等基礎建設將會決定網絡零售企業的發展狀況,企業只有做好這些方面,才能大大提高用戶體驗。
特征:網絡零售行業趨于規范化
2011年10月31日,商務部表示,備受社會關注的《網絡零售管理條例》正在廣泛征求意見,時機成熟將盡快出臺。這也預示著國家對該行業的重視,未來網購體系將走規范化道路,消費者在這方面會更有保障。
特征:2011下半年
資本布局B2C開始緊縮
例如:12月奢侈品網站呼哈網的倒閉、網易尚品的關閉,電商企業的倒閉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讓整個行業倍感寒意。未來風投對電商企業的投資將更謹慎,電商企業想要拿到融資勢必不是件易事。
●市場勢態解讀
交易規模熱度不減 未來幾年或仍將激增
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熱度不減。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為3492億元,而截止到12月,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突破8000億大關達到8019億元,同比增長56%。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認為,網絡零售市場能夠保持較高的增長,主要歸結于以下原因:
1、互聯網已經成為用戶生活的一部分,用戶的消費習慣漸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2、更多的傳統零售企業也開始布局電商領域,開拓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3、2011年下半年的節假日成為網絡購物的高潮,如國慶節、“雙十一”、“雙十二”、圣誕節等等,還有即將到來的春節,讓消費者提前預支,掀起了一輪輪的網購高潮; 4、相對應的物流、倉儲、服務,也在發展中不斷提高。
用戶增勢成常態 未來幾年仍會穩步增長
目前,網絡購物依舊是互聯網上最吸引眼球的應用,2011年的網絡購物市場依舊火爆。特別是2011年年底的“雙十一”、“雙十二”、圣誕節以及春節,讓該年的網購市場掀起了一輪輪的高潮。
網購市場儼然已經從剛開始的“嘗鮮”到了現在的“常態”。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1.48億,占中國互聯網網民的32.9%。
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12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2.03億人,同比增長28.5%。 預計2012年及以后,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將持續增長。
●電商政策分析點評
相關部門加強重視相關法規相繼出臺
我國電子商務在供應鏈、運輸鏈、信息鏈、服務鏈等配套環節方面還很不完善。這些問題越來越受到包括以商務部為主導等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工商總局和郵政總局等有關部委也在各自職能范圍內采取積極果斷措施,各項扶持、促進與規范電子商務,尤其是網絡零售的相關政策法規等都相繼出臺。
1、商務部:《關于規范網絡購物促銷行為的通知》(2011年1月)
概要:通知要求必須杜絕各種價格欺詐和虛假促銷行為,網絡購物企業不得侵害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點評:該通知對企業促銷行為進行監督,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確保促銷行為安全可靠,保障消費者利益。
2、國家郵政局:《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 (2011年8月)
概要:《規范》針對快遞業務全過程作業的重要環節和關鍵質量控制點,規定基本要求,旨在指導快遞企業科學組織生產管理,解決因快遞作業不規范引發的服務質量問題。
點評:近年來隨著網購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其中暴露的問題也增多。才規范可從源頭上防范發生野蠻分揀、無序投遞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進一步規范快遞市場。
3、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加大打擊假冒偽劣違法行為的若干措施》(2011年7月)
概要:為切實履行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重要職責,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加大打擊假冒偽劣違法行為的力度,保護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提出若干措施。
點評:該措施的發布將對假冒偽劣行為加大監督,從而直接的促進了網絡零售行業的健康發展。
4、商務部:《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范》(2011年7月)
概要:為規范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經營活動,保護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公平、誠信的交易環境,保障交易安全,促進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文件制定本規范。
點評:此舉對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保障消費者權益具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