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是一個農業大縣,是全國重要的蔬菜產地和集散地,地理位置優越,農業和人文資源豐富多樣,壽光又是一個經濟強縣,經濟實力雄厚,在全國經濟百強縣中位列前茅,農業大縣和經濟強縣的前提為研究農業旅游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體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一、壽光農業旅游和新農村建設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壽光經濟突飛猛進,連續幾年在全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名列前茅,截至2011年底,壽光地方生產總值達到542億元,財政總收入69.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1.6億元,進出口總額20億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53元,城鎮可支配收入26000元,先后獲得全國基層農技推廣示范縣、全國平安漁業示范縣、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先進單位、中國人居環境獎、省級生態市。在山東省率先實行新農保和基本藥物制度,同時也是山東省第一個新農合試點。壽光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國務院命名的“中國蔬菜之鄉”,壽光蔬菜市場交易品種多達300多個,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蔬菜通過壽光進行流轉,是眾多蔬菜運輸綠色通道的源頭。
壽光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農業文化和農業景觀,現在壽光擁有“AAA”和“AA”景點各1處,文物遺跡150多處,游覽景點30多處,已形成以科技博覽會為主,以五大樣板基地、三大示范園和兩條示范線為輔的農業旅游觀光網絡。為了更好的整合資源,壽光還舉辦了一系列的展會如中國(壽光)蔬菜科技博覽會、林海荷花節、黃桃節、采摘節、鄉村廟會等。
二、壽光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環境良好
壽光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北臨渤海萊州灣,地理位置優越,與濰坊市多個縣市區接壤,擁有56公里的海岸線,通過渤海可直接與天津及遼東半島進行客貨來往,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另外,壽光境內公路網密集,有多條省道和高速通過,與北京、濟南、青島、煙臺等城市車距大都在3、4小時以內。壽光屬于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2.7℃,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有利于農作物的多樣性,全年降水593.8 mm左右,且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季,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壽光的地貌為平原,境內無明顯突起,土壤有褐土、潮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濱海潮鹽土,其中大部分土壤為土質較好的褐土和潮褐土,只有北部較小部分為濱海潮鹽土,同時壽光境內還擁有各種湖泊、洼地及貫穿壽光的彌河,為農、林、牧、漁的全面發展、優質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資源豐富,客源潛力大
壽光的農作物資源豐富,擁有馬蓮韭韭菜、桂河芹菜、壽光大蔥、彌河灘銀瓜、王婆香瓜、綠光蘋果、壽光小棗等多種馳名中外的農業產品。畜牧養殖方面,壽光大雞又名慈倫雞,有生長發育快、適應性強、皮薄肉嫩,味道鮮美的優點,同時壽光大雞的蛋蛋質濃稠,蛋黃色深,在國際上一直享有盛譽;分布于壽光北部的渤海馬,經過引進外國的優良品種與本地馬雜交改良而成,具有個頭適中、抗病力強、耐力持久、遺傳性穩定,是國內比較知名的馬種之一。水產品方面,壽光擁有56公里的海岸線,各種貝類、魚類資源豐富,其中比較知名的有羊口大蝦、梭子蟹、小清河銀魚等,這些水產品不僅供應國內各大城市,更在歐美等國擁有巨大的市場。
壽光市的農業旅游市場需求巨大,山東省總人口數接近一億,其中非農人口約占百分之35%左右,還擁有廣大的學生資源,隨著消費觀念和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到農村去,鑒于壽光的交通便利度,以及各種綜合設施的完善度和農業知名度,這些潛在的客源將有很大一部分能夠成為壽光的實際客源,為壽光農業旅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壽光目前存在的劣勢
1.缺乏高素質人才,開發管理能力低
就壽光的農業旅游發展情況看,農業旅游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素質提高遠遠落后于高速發展的農業旅游。廣大的農民群眾缺乏現代的管理經營理念,對于農業旅游的管理開發能力欠缺。從事農業旅游行業的人員缺乏系統的培訓,對農業旅游的管理、服務、經營欠缺經驗,很多地方甚至由當地的政府官員兼任管理人員,造成對不能深度挖掘農業旅游資源的潛力,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雷同現象嚴重等問題。有的地方為了爭奪客源甚至進行惡意競爭,過度開發當地農業資源,造成對農村的生態環境、農村傳統文化和景觀的破壞。
2.配套設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壽光農村的大部分地區在交通、住宿、飲食等方面的配套設施已經比較完善,但是從整體來看,住宿和飲食衛生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為壽光的農業旅游興起的時間比較晚,而且壽光的農業旅游是從城區往周邊輻射,越是遠離城區的鎮村,在住宿和飲食方面的問題就比較突出,總體表現在,食宿缺少高檔場所,飲食衛生條件與城區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場所的接待能力不強,個別地區在旅游旺季擁擠堵塞,缺少一定規模的接待能力,給游客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3.旅游產品的開發創意性不足
在農業旅游的發展中,壽光部分地區對農業和農村資源的開發程度較低,農業資源不能有效轉化成經濟效益。同時, 由于對旅游產品的開發創意不足,深度不夠,產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不能形成較強的核心競爭力,與其他農業景區的產品雷同化現象比較明顯,使得游客的消費意愿不強,消費程度不夠。目前,壽光農業旅游的主要方式還是觀光旅游,活動的形式過于單調, 豐富的農業旅游資源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忽視了農業資源的整合和綜合開發,未形成與其他農業景區的差異性,不能滿足現代旅游市場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對旅游者的長期吸引力不足,容易形成一日游現象,缺少固定持久的客源。
作者簡介:張廣闊 在職研究生專業是農村區域發展學校的名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導師姓名:淮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