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婷
[摘要]本文通過對山東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分析及山東省服務業與蘇浙粵三省份的比較,認為山東省服務業發展相對來說比較滯后,并提出了促進山東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服務業 結構 比較優勢
一、山東省服務業發展概況
山東省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居于第三位,作為傳統的農業和工業大省,山東在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促進第二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鼓勵和扶持服務業的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山東省服務業無論是在總量上還是在結構上都發生了巨大地變化。
1990年至2010年山東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加了31.9倍,第三產業結構由29.8%增至36.6%,提高了6.8個百分點。山東省服務業在最近的二十多年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對比全國第三產業的發展來看,山東省第三產業的結構相對來說還是滯后的,低于全國水平6.5個百分點,目前山東省的產業結構還是“二三一”的類型。山東省2010年人均生產總值為41106元,根據國際服務業發展的規律,山東省人均生產總值居于中等收入水平,其對應的服務業的增加值為50%到60%。從這個角度來看山東省服務業比重嚴重偏低,服務業的發展存在很大的空間。
從山東省服務業發展的內部結構來看,山東省各地級市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不均衡,在17個地級市中僅有濟南市服務業的結構比重超過了50%,濟南和青島兩個地級市的服務業的比重超過了全國水平43.1%,還有三個地級市東營、菏澤和聊城的第三產業比重不足30%,遠遠低于山東省和全國的平均水平。山東省服務業發展不平衡,部分地區服務業比重過低。
表1 2010年山東省服務業各行業增加值及構成
數據來源:《山東省統計年鑒2011》
根據2010年山東省服務業發展的結構分布不難看出,山東省在服務的發展上傳統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所占比重較大,共占48.1%,現代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所占比重較少僅占27.2%,從要素稟賦的角度看,勞動密集型的服務行業如批發零售也、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所占比重較高,資金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所占比重為15.89%,知識密集型服務行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教 育所占比重為最低為7.14%。
二、山東省服務業同蘇、浙、粵服務業的比較研究
本文將山東省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和與山東省國民生產總值最為相近的江蘇、浙江和廣東進行比較分析,進而發現山東省服務業在發展總量和結構上與上述省份之間的差距,從而彌補不足,促進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1.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的比較
表2 2010年四省份國內生產總值、第三產業增加值及構成
數據來源:各省統計年鑒
四個省份中廣東省和江蘇省國民生產總值高于山東省,浙江省國內生產總值低于山東省,山東省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的位次與國內生產總值相同位于第三位,但是第三產業的構成比例上卻遠遠落后于其他三省。其他三省中第三產業比重最高的是廣東省為45%,高出山東省8.4%,差距較大。廣東省自1990年起其服務業的發展規模一直遙遙領先,遠遠高于其他三省,而山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在1990年~2004年服務業的發展規模差距不大,尤其是山東省和江蘇省,在此期間服務貿易規模幾乎相同。但是自2004年以來,山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的服務貿易的規模開始產生差距,層次愈加分明。
2.服務業比較優勢的比較
為了更好地對四省的各個服務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比較,筆者采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衡量魯、蘇、浙、粵四省的服務業內部各行業的比較優勢。
RCA指數,即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是美國經濟學家貝拉.巴拉薩 (Balassa Bela)于1965年測算部分國際貿易比較優勢時采用的一種方法,可以反映一個國家 (地區)某一產業貿易的比較優勢。后來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也普遍的在工業定位和地區專門化被應用,稱為區商。其表達式為
公式中Qik表示某時期i地區k產業的數量,∑kQik表示i地區所有產業的數量,兩者之間的比值表示k行業在i地區的所有行業中的比重,∑iQik表示所有地區k行業的總數量,∑i∑kQik表示所有地區所有行業的總數量,本文采用四省份第三產業總量來表示,兩者的比值表示所有地區k行業的比重, RCA指數即為某地區某一行業的比重除以全地區該行業的比重。通過計算得到不同的RCA,如果RCA大于1則表明該行業存在比較優勢,如果RCA小于1,則表明該行業沒有比較優勢。通過計算的到下表:
表3 四省市RCA指數
數據來源:各省統計年鑒
從表中可以看出山東省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業行業中存在比較優勢,但是2010年這些行業的比較優勢較2005年有所降低。在2005年,山東省第三產業中有三個行業的比較優勢指數不足0.6,到2010年各個行業的比較優勢指數都超過了0.6。山東省在其他服務行業中沒有比較優勢,但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這些行業的比較劣勢正在減弱,表明山東省在這些行業上正在迎頭趕上,但是在金融業和房地產業比較劣勢在擴大。其他省份中,江蘇省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和山東省最為相近,浙江省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和金融業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廣東省在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由此可見,山東省和江蘇省在勞動密集型的服務行業中占有優勢,而在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中存在比較劣勢,而浙江省在技術密集型產業中存在比較優勢,廣東省在知識密集型的產業中存在比較優勢。
三、山東省服務業發展的前景展望及政策建議
1.山東省服務業比重低,存在巨大地發展空間
江小涓指出“根據國際經驗,當一國收入達到中等偏上水平,服務業比重明顯上升的可能性增加”認為“我國服務也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時期”。山東省人均GDP大約為7000美元,已經達到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根據國際經驗,在此GDP水平上,服務業的比重為60%-70%之間,而山東省的服務業比重僅為36.6%,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十分巨大。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們對于服務的消費欲望和能力也在增加;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也使得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城市化的生活中,增加服務消費,存進服務業的發展。
2.充分利用山東省的地域優勢,積極發展服務貿易
山東半島和韓國、日本一海之隔,具有巨大的區位優勢,積極利用好這一優勢,增加與日、韓有關的服務貿易。促進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配套服務,如金融服務,商業資訊服務;結合區位特點加大發展服務外包、旅游和會展等特色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同時結合山東省自有工業資源、交通優勢和自然資源,積極發展與之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和旅游業;作為一個農業大省,山東省應積極發展與綠色農業和農業現代化密切相關的服務業,不斷擴大各方面的產業優勢。
3.積極鼓勵發展服務創新,促進服務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創新是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核心,與其他行業相比,服務業的創新具有更多的層次和領域。經濟規模的擴大,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間的分工和專業化程度已越來越大,不同的行業細分和專業化需要服務業在其中建立相互關系,山東省作為工業大省,根據工業的發展,創造新的與之向匹配、為之服務的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必將推動服務業的進步和發展;同時服務的創新也必將帶來工業的新發展,促進山東經濟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因此,應該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服務創新,存進服務業發展的速度和品質。
參考文獻:
[1]江小涓.服務業增長:真實含義、多重影響和發展趨勢.經濟研究,2011:第4期
[2]陳憲,程大中,殷鳳.《中國服務經濟報告2006》..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
[3]尚濤,陶蘊芳.我國服務業區位專業化與比較優勢變動—— 基于對稱性比較優勢指數與馬爾可夫轉移矩陣的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1:第4期
[4]崔錦榮,劉云海.我國沿海發達省份服務業競爭力比較研究.大連大學學報同,2012:第3期
[5]姚麗,劉小偉.山東省服務業發展的比較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07:第3期
[6]許建平,蔡蘇文,郭曉鳴,王麗.山東省服務業發展現狀的統計分析.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第2期
[7]郭力.加快山東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