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敏軍
摘要:針對現今實訓課程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種“雙軌反饋”的教學機制,形成較完善的反饋鏈,充分體現以學生的主體,教師為輔助,因材施教,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關鍵詞:實訓 雙軌反饋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b)-0160-01
現今,實訓課程的重要性在停息化教學中的地位已不言而喻。它能幫助學生消化理解知識點,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目前實訓課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課內實訓,即實驗課。一般安排在理論課后,如2節理論2節實驗,幫助學生快速消化知識;另一種則在課程快結束的時候,在學期末選定一個集中的時間進行訓練,也稱為整周實訓,它是檢驗學生在一學期以來的整體學習情況。
實訓課程授課標準一般比較規范,“工學結合”[2],有明確的實訓目標,也有詳細的實訓大綱,大多采用項目教學法來進行授課,并將實際的項目劃分為子項目進行練習,希望能通過這種強化的上機操作達到學生掌握相關技能。
然而,在實踐中這樣的實訓課程標準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的基礎不同,興趣愛好也不同。而實訓課程事先已經定好了目標和要求,大多教師也是按照事先定制好的實訓內容去授課,這會造成部分學生無法達到該要求,這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調整實訓內容。針對這樣的問題,筆者提出了一種“雙軌反饋”教學模式來改善實訓教學中的問題。
1 基本概念
所謂“雙軌反饋”法就是加強實訓課程中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加強反饋的收集,“以實用為歸”[1],改變教師在實訓授課中存在的片面性,從而能做到因材施教,各有所學。
2 基本理念
“雙軌反饋”的教學模式的基本思想和特點分別如下。
本教學模式分為兩條主線:一條是教師的教學軌跡線;另一條是學生的學習軌跡線,稱為“雙軌”,有如鐵路軌道般,堅實而穩固。在此模式中,教師的所有教學活動都是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強調真正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以引導、演示、輔助為主,并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通過教師的一系列教學活動,貫徹“多看多練多想”學習理念,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其自主學習能力。
“雙軌反饋”模式(如圖1)的教學活動的分解如下。
2.1“演”與“看”
教師的“演”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時根據動漫教學的特點,通過動作表演(或讓學生現場表演)或放映優秀作品,展示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則仔細觀看思考,注意細節。
2.2“教”與“學”
在確定教學目標后,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互,了解學生在觀看后的反饋信息,開始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關鍵知識點教學,解答學生觀看思考時所產生的疑惑。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互,檢查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理解程度。
2.3“巡”與“練”
此后,便開始讓學生練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適度調整練習內容,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理解上較模糊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練習。學生在自由練習時,教師開始巡查解惑,同時收集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反映出的各種問題,并迅速予以集中講解,及時讓學生消化。
2.4“聊”與“拓”
這部分主要體現在課后,教師根據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獲取的反饋信息,安排學生的課后的“拓展內容”的練習,讓學生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教師可通過各種信息平臺如:QQ、手機等進行指導,通過交流指導,可得出學生在練習拓展內容的反饋信息。
2.5“引”與“訓”
這部分主要是指教師在學期末,根據課程安排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實訓項目。教師根據平時獲取的所有反饋信息,引導學生進行訓練,將知識點進行整合,融會貫通,達到強化技能的目的。
“雙軌反饋”教學模式,體現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強調了師生的互動行為,教師收集到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對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適度調節練習內容,強化學生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具體實施及要點
該教學模式在實施要注意以下幾點。
3.1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
充分體現實訓課程的特點,學生要多練、多想才能提高操作水平。
3.2反饋信息的及時處理
教師在授課過程注意將收集到的反饋信息及時的處理,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有針對性的調整實訓內容。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因材施教,適度的降低學習難度,而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則可以加大實訓的難度。
4 教學效果
筆者運用“雙軌反饋”教學模式在一個班中進行了試點,并在學期末對全班45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有97.8%的學生支持到該方法的運用,獲得了較高的認可,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5 結語
“雙軌反饋”教學模式,符合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如:動漫專業)教學的特點,它體現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強調了師生的互動行為,教師收集到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對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適度調節練習內容,強化學生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賀定修,楊洋,朱彩蓮,等.高職實訓課程建設[J].衡陽師范學院,2009.
[2] 李占軍.“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實訓教學模式探索[J].職教論壇,2006(1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