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國強

上周寫道“本周大盤隨外盤有所反彈,但成交量并未有效放大,從這個角度來講,操作的意義并不大,還需要觀望;……反彈之后再下跌可以減緩下跌趨勢線,從而使得下跌更加健康。此外,從60分鐘級別來看,這里開始構建形態,現在就看這一筆向下的落點,如果下破2188那么到2132沒有什么好懷疑的了……”本周大盤最低2152點,基本接近目標位2132。理論上這里要開始反彈的,IF空頭可獲利了結,激進者可伺機輕倉搶個反彈。當然只要IF有效跌破2152點可繼續開空。
筆者繼續理想模型系列,本期的翹曲與隆起模型主要來自理查德·威科夫。由于跨文化傳播的原因,威科夫先生在國內并未被廣大交易員所熟知,然而在20世紀初,他在美國卻是和杰西李佛摩爾一樣偉大的交易員,在長期的實戰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交易理論和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其門徒漢克·普魯登的著作《頂尖交易的三大技巧》。威科夫特別強調交易模型的識別與心態管理,在經典著作《金融心理學:掌握市場波動的真諦》中挪威人拉斯·特維德引用了其經典名言“聽聽市場在說別人什么,而不是別人在說市場什么。”
威科夫先生通過“極點”概念來判斷一個趨勢便是否終結。如果這一趨勢是一個明顯的強勁趨勢,“極點”之后,便進入另一個運動周期,這就是著名的“威科夫有機序列”,大量的“翹曲”和“隆起”是這個周期的特征;隨著這種盤局的發展,最終會走出它的價格方向……
這個交易模型有著深層次的哲學基礎,類似中庸之道。德意志銀行的安德魯·勞倫斯有一天仰望摩天大樓時,悟出一條著名的經濟學定律——“摩天大樓指數”:世界最高摩天大廈的落成,就是危機開始之日。這個以摩天大廈落成日期看經濟和商業周期轉變的“摩咒”指標,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屢試不爽。同樣,證券交易市場同樣可以用成交量長短做一個重要的指數,巨量大多是頂部或階段性頂部。拿下跌趨勢來說,每一次反彈的次級趨勢都以巨量終結,每一次地量都代表一個階段性的反彈起點;在上漲趨勢,每一次地量回調都代表洗盤結束,新一輪上漲即將開始,每一次巨量都代表階段性的頂點。這句話的重點不在讓我們高拋低吸,而是把握一個下跌趨勢中“巨量套現”與上漲趨勢中“地量吸貨”的逆市操作法則。正當下跌趨勢中,巨量大陽線使得大家集體癲狂的時候,我們則冷靜的套現;上漲趨勢中,大家見回撤跑路,我們則見地量不斷增倉。
這個法則使用起來很簡單,只要找出一段時間內的巨量與地量,重要是結合趨勢理論。實際上除了突破重要頸線需要放巨量外,其它的巨量都要小心為妙!這讓我想起歷史上著名的“李斯三嘆”,一嘆“米倉碩鼠”,要趨炎附勢;二嘆繁華似錦,“物禁太盛”;三嘆平淡是真,“蔡門逐兔”。在資本市場,確實應該是察顏觀色,趨炎附勢,只不過觀的是市場的臉色,攀附的是價格的趨勢;在隆起位置注意巨量套現與階段性頂部的產生;并要明白市場終歸要趨于平淡,從哪里來的終歸要回到哪里去,“漲有多高,跌有多深”。市場從來不以個人意志或政府意愿為轉移,該漲的時候按也按不下去,該跌的時候扶也扶不起來。這就是資本市場亙古不變的道理,我們都必須內化入心,唯此方可立于不敗之地。
最后敬告各位朋友的是,筆者7月14日前往老撾進行為期一個月以上的田野調查,以期對老撾的宗教、社會文化進行深度的思考,并對個人內心進行一次沉淀。期間專欄暫停,回來之后繼續。謝謝各位,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