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拐點性機會到來
銀河證券
投資要點:1、未來三年電信投資趨于樂觀;2、預判無線網絡投資拐點漸行漸近。
2000~2011年國內網絡建設波動對通信企業投資回報影響顯著。對比中美二個市場的網絡投資,階段性高峰的間隔周期一般均為5年。從運營商歷史投資周期角度,國內目前的電信業務發展階段,驅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速二大關鍵因子在于網絡投資周期和經濟周期,在經濟周期增長臺階向下走的風險下,運營商唯有依靠新一輪的網絡投資來確保十二五的業務增長,當前對數據業務支撐滯后的無線網絡有可投資的巨大空間。
2008-2009年因為國家整體“四萬億”投資的經濟刺激政策所透支的資本開支,在2010~2011年已基本消化,2012年運營商資本開支占營收比實際已進入一個觸底回升的新上升周期拐點。而從歷史的網絡投資結構性進行分析,2013年運營商資本開支中有線、無線的占比結構將面臨較大的轉變,無線投資在運營商資本開支中占比預計將再度快速回升。
投資建議:下半年看好專網通信和無線板塊可能將近的拐點性機會。重點推薦:中興通訊、海能達、海格通信、星網銳捷。
醫療保健:個股業績打開估值空間
瑞銀證券
投資要點:1、醫藥板塊的整體上漲趨勢趨穩;2、不容忽視的公立醫院醫院改革試點推進。
預計醫藥板塊的整體上漲趨勢趨穩。往后看1-3個月,在基本面的支撐和估值溢價高位的拉鋸下,預計醫藥板塊的整體上漲趨勢將趨穩:一方面,我們預計未來3個月行業業績增速可能是全年最好的時期,而政策面仍平和,近3個月不會有超預期的重大政策出臺,板塊估值的下行風險有限;另一方面,板塊PE估值(TTM)溢價率已處于近年高位,基本反應了市場對行業業績增長恢復穩定增長的預期,進一步提升需要用業績和時間來換。同時,由于市場對經濟趨勢、政策效力的解讀可能出現反復,因此估計醫藥板塊的溢價水平和市場偏好也會相應波動,以波動和分化為主旋律。預計中報的業績增速將使醫藥板塊PE(TTM)下移,業績的分化將打開個股的上升空間。
不容忽視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推進。7月1日,北京和深圳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啟動,其影響深遠——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是由點到面、漸進而明確的過程,醫療服務將逐步成為醫院和醫生收入的主要部分,對藥品的依賴將會降低;醫院會有很強動力使用
藥品應用領域的分化將越發明確:輔助藥、不合理用藥將會縮減,高端專科仿制藥、品牌普藥有望逐步成為主導。
應該更多地關注攻守兼備的品種若攻守兼備品種順應醫改大勢,中報業績增長應可延續。建議關注3條投資主線。第一是醫保控費,進口替代類,推薦信立泰、恒瑞醫藥、恩華藥業;第二是縣域市場加速擴展的獨家中藥,推薦康緣藥業、以嶺藥業。第三十流通領域管制長期課題下具備完善終端直銷網絡的商業公司,我們推薦瑞康醫藥。
環保:投資加速兌現高成長
銀河證券
投資要點:1、從政策驅動到投資推動;2、從訂單預期到業績兌現。
近幾年來的環保板塊股價表現與政策規劃密切相關,主要原因是環保行業發展過程中商業模式的構建以及盈利空間的大小會受到政策規劃的影響。每次重大環保政策預期出臺,都是估值提升的前兆。環保行業在“十二五”期間總體的政策規劃已經出臺,接下來需要關注各細分產業的具體政策規劃以及相關投資項目的進展情況。
預測2012年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增長率將達到35%,“十二五”環保項目訂單在2012年將快速釋放。環保行業是典型的投資拉動產業,高增長機會在產業鏈上游。目前我國正在大規模新建環保基礎設施,“十二五”環保投資將至少有5萬億,到2015年將有望達到GDP的2.6%,到2020年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們認為目前環保板塊平均動態估值在30倍左右,下半年需要重點關注公司業績兌現情況。
建議投資業績有支撐、未來成長性明確和估值安全邊際較高的龍頭企業,行業整合及資產注入有望帶來超預期的業績增長,可以給予重點公司估值溢價。重點推薦:桑德環境、碧水源、龍源技術,分別給予50%、25%和25%的投資權重。
證券:業績風險逐步釋放
申銀萬國證券
投資要點:1、隨著市場的下滑,中報業績基本確定,券商股風險基本釋放;2、資本市場改革和券商行業轉型的邏輯沒變。
修正中報前瞻預期。上市券商2012年6月份的月報逐步推出,實際業績好于預期,平均超出預期10%左右,中信高于預期15%,廣發高于預期17%,海通高于預期8.8%,華泰(8.2%)、招商(6.2%)、光大(24%)。各家券商上半年凈利潤變化同比如下:大券商同比:中信(-30%)、海通(-12%)、華泰(-13%)、廣發(-8%)、招商(-41%)、光大(-35%);中小券商同比:國元(-33%)、方正(16%)、長江(7%)、西南(-16%)、興業(-18%)、宏源(1%)、東吳(-42%)、山西(-9%)、國金(-4%)、東北(14%)。
總體來講,行業上半年業績好于預期,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是2012市場指數相對上漲;第二是大券商業務結構逐步完善,與市場相關度逐步減弱;如對于融資融券業務,市場融資融券余額達到600億元,而2011年6月僅300億,2012年上半年融資融券約給行業貢獻20億凈利潤,約占行業利潤的10%。
隨著市場的下滑,中報業績基本確定,券商股風險基本釋放。前期隨著市場的下滑,券商業績令人擔憂,券商股有了較大幅度的回調。隨著上半年各月業績快報的推出,中報業績雖同比下滑,但好于預期。同時證券股相對于市場的PB 估值水平也較之前有所下滑,當前為1.08倍(相對市場估值),與08-10年平均1.31倍仍然相對較低,風險基本釋放,可以適當加倉。
資本市場改革和券商行業轉型的邏輯沒變。此次行業轉型的方向是從傳統的通道業務向資本中介的業務轉型,大券商依托其資本實力優勢已開始布局,接下來隨著資本市場的改革政策和行業創新轉型制度的完善,將構成行業的催化劑,預計未來1-2個月推出的政策有國債期貨、新三板擴容、代銷金融產品范圍擴大、約定式回購的放松等。
推薦標的:中信、海通、廣發、光大、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