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迪
2季度經濟數據出爐,GDP增長7.6%創12個季度以來經濟增長新低。經濟增速下滑是否見底,股市布局時刻是否經到來,專家各持說法,選擇在市場低迷時期逆勢發行的益民核心增長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韓寧日前表示,A股市場目前的估值水平無論從市場看,還是從行業看,都處于歷史底部。在經濟回暖時做行業配置決策不僅僅要考慮到估值的合理性,更要考慮到各個行業的成長性。
經濟增速見底三季度或回8%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告,2季度國內GDP增速為7.6%,韓寧表示,2季度GDP數據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市場預測區間為7.3-7.8),對于經濟走勢,韓寧相對樂觀,他認為隨著寬松的貨幣政策逐步顯效,3季度估計GDP會重回8以上。
“其實除了關注2季度的GDP數據,還應該關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以及6月份消費增速。”韓寧進一步解釋到,1-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20.4%,相比1-5月份增速小幅反彈0.3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寬松貨幣政策的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固定資產投資率先反彈,盡管企業去庫存的進程仍在進行中,但是2季度去庫存的速度明顯快于1季度。
“此外,6月份消費增速為13.7%,相比5月份增速下降0.1個百分點。考慮到CPI的下降,實際消費商品數量可能并未出現顯著下降。”韓寧認為,需求好轉的原因,主要來自于日趨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日趨積極的財政政策,盡管各項指標環比改善的幅度不大,但是可以認定,經濟增速已經見底,未來3季度GDP增速謹慎估計將達到7.8,樂觀估計可能會重回8以上。
韓寧認為,下半年A股市場在與政策博弈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震蕩行情,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混合型基金具有先天布局的優勢。記者了解到,益民核心增長基金正是兼顧投資者對于資產增值的需求以及風險收益的考慮設計的,在資產配置及靈活的倉位設置上能攻守自如,在市場低迷時,可調低股票倉位,力求最大程度避免損失;在后市看漲時,可調高股票倉位,力求更大程度地獲取收益。
新興產業助推經濟增速回升
有經濟學家也表示,7.6%的增長率雖然略高政府目標,但將促使政府采取多種手段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而濟增速減緩正是為經濟轉型提供了時機。韓寧認為,在經濟轉型之時,具有壟斷資源優勢、規模經濟、品牌、核心技術、產業整合等相關因素的持續高成長公司未來將有可能發展壯大,在“十二五”規劃下的新興產業在未來5年內的成長性有可能要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2-3倍,成為國內經濟和A股市場的主力。
從成長性出發,益民基金看好“十二五”規劃下的新興產業,即新能源、新消費、新醫藥、新材料等。韓寧認為有四大理由。
首先,新興產業符合國家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導向,在資金和訂單方面都能夠得到政府最大限度的支持,收入和利潤都將領先其他傳統產業出現反彈;其次,新興產業的共同特征是在技術、市場和管理方面擁有核心競爭力,具有良好的業績彈性和估值彈性;再次,新興產業既是全社會創新的策源地,將引領全產業的創新方向;最后,單一產業的超常規成長將創造全新的產業鏈,形成縱向和橫向的需求的連鎖增長。
目前來看,隨著經濟底和估值底“雙底”已現,隨著 “穩增長”的結構性政策陸續出臺,業內人士認為,預計下半年降息和降準等寬松政策仍將陸續到來。投資者可根據判斷適當配置成長性較強的股票或者是成長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