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新 張偉
摘?要:為提高教學質量,配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案例式教學法在食品營養與衛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了學生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實際工作的能力。
關鍵詞:食品營養與衛生案例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0(a)-0225-01
《食品營養與衛生》是研究食物、營養與人體健康關系的一門學科,是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加工、農產品質量與檢測、餐飲管理等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應用性和社會性,是理論與實踐并重、宏觀與微觀結合、強調知識與技能融通的課程,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疾病預防、增進人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2]。因此,如何組織好教學內容,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會怎么學,學什么,是教師教好這門課、學生學好這門課的關鍵的所在[3-4]。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哈佛大學”的情景案例教學課,是指教師選用專業實踐中常見的、具有一定難度的典型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方法。其核心是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即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與運用,豐富課堂內涵,激發教、學雙方的活力和效率[5]。
1案例教學的改革思路
以食品營養與衛生課程標準為依據,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案例教學的內容、案例來源及教學過程進行了設計。
案例教學目的是在學生掌握有關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作為一種重要的實踐教學手段,無論從學生角度,還是從教師角度,案例式教學法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相比傳統授課法要大得多。因此案例式教學法只能在食品營養與衛生教學任務實施中的某些合適階段進行,不宜占用太多比例,重點放在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營養配餐、食物中毒與預防、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等幾個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項目。教學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業余時間深入社區、超市、大型農貿市場等采集案例,使學生了解我國居民的營養狀況和學好該課程的重要性。同時,鼓勵學生上網收集國內外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更多地了解目前的食品安全的形勢及對策,以及研究進展。根據學生的學習基本情況圍繞教學目標,由淺人深、由表及里,選擇和編寫案例。所選案例要與教學目標相吻合外,而且還應是教師自己能把握、學生易于認同和接受的。一個好的案例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1)來源于生活實際,所陳述的內容應該是在一定真實背景下發生的事實,基本情節不能虛構;(2)一般沒有唯一或固定的標準答案,并且要能引起爭論,在案例分析中要避免出現結論千篇一律、眾口一詞的現象。通過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發散型的思維方式。(3)案例篇幅應短小精悍,內涵豐富,內容相對集中,既能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也能符合大學生學習的特點。
2案例教學的實施
2.1 課前準備
教師在進行相關項目授課時,提前告知學生案例教學的有關要求,包括案例教學的課程安排、目的、意義和方法,并推薦相關的參考書籍、雜志和學習網站。學生在課外預先分組閱讀分析現有的資料和信息,發現問題、繼續收集所需信息、準備和列出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2.2 課堂交流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需要具備相當的課堂控制力,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能自然地融入角色,并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綜合、分析、討論。而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需要在對基礎知識充分理解和掌握下主動配合教師。在充分的課前準備基礎上進行課堂交流。每組派一個代表在課堂上展示作品,進行匯報。與此同時,其他組成員和老師對調查結論進行評價、提問、建議及改進,最后打分。通過這個技能訓練,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學中做、做中學”的一體化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2.3 總結提高
課堂討論交流完畢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并對具體案例問題及相關知識進行系統闡述,以加深學生對相關專業知識的理解,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對案例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
最后,我們還設置了一個技能拓展項目,對調查不合理的膳食如何調整。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課后完成該拓展項目。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知識的補充和能力的再提高。
3 案例教學的效果評價
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和同行進行食品營養與衛生案例教學進行了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內容的選擇、教學的組織、教學效果及存在問題幾方面。參與測評學生85人,認為案例教學內容安排比較合理的占91.5%,多數同學認為應該加大案例在教學過程的比重,理論授課時應多聯系新近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內容可長可短。對教學的組織工作滿意度占89.7%。對案例教學的效果評價優良的占94.3%,說明大多數學生是認可案例教學的。案例教學的優點主要體現理論聯系實際,不僅改善同學們的創新思維,而且提升了學生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案例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參與測評教師6人,普遍認為特別適合食品營養與衛生課程中應用性較強的有關項目的教學環節。案例教學一方面要求教師要有較寬的知識面、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另一方面,要想做好案例教學改革,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實踐和教學水平能力。
4 案例教學的體會
通過案例教學把營養與食品衛生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把過去傳統的“重教輕學”的教學模式轉變成啟發學生思考、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模式,同時將學生被動聽的課堂變為學生主動參與討論、積極探索的場所。案例教學法并不是一個固化的教學模式,仍然由教師主導整個教學過程,而應該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參考文獻
[1]尹曉菲,胡艷輝.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談[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
[2]張曉娜.食品營養與衛生學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信息,2010.
[3]尹曉菲,胡艷輝.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談[J].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